编舞家古名伸新作《乱码2010》将在十位表演者——包含九位舞者与一位音乐家——的共同即兴编创下展开一场场无法预期未来的挑战,有如一个球队,如何传接球,如何出招接招;不说故事,但在非语言的肢体动力行为中,却照见浓缩版的人生,舞者上演的可能是爱情、事业、家庭、自我等林林总总,观众亦可在观看中搜寻线索,编制自己的故事……。
古舞团《乱码 2010》
9/3~4 19:45
9/4~5 14:45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9/11 19:45
9/12 14:45
高雄县卫武营艺文中心281栋展演场
INFO 02-2502-1080
乱码,电脑语言在制码与解码间的混乱无法解读,有如肢体语汇从符号化解构至纯粹性的混沌和难以形容。
从制码(encode)到解码(decode)途经转换与转译之中间过程,从你的电子发信到我的收信乱码,是一连串看得懂及看不懂的字元组合。而肢体语汇应该被懂吗?又是如何被懂的?如果肢体语汇能被理解,那是因其依附於戏剧文本或语文象征系统中,具有默剧式或符号化的特征。「但是当肢体动作进入到全然的纯粹性时,它是无法解读的。」编舞家古名伸说:「此时『纯粹』独立存在,有自成一格的美感方式,可被纯粹的眼睛来欣赏。」身体原初的性质是完全独立的,有别于文字和戏剧,它不受社会制约,是存在于身体中能量的流动和抒发,所谓乱码,就是回到纯粹的身体状态。
十位表演者同台共同即兴编创
古名伸舞团新作《乱码2010》,起源于上述思路,却在十位表演者——包含九位舞者与一位音乐家——的共同即兴编创下展开一场场无法预期未来的挑战,有如一个球队,如何传接球,如何出招接招,这种自由灵活,这种即兴,是奠基在成员本身的成熟度上。乱码之不可知,来自于九名舞者如何编织过程,如何在互动中下判断与下赌注,如何在一个晚上变化万千,将即兴发挥到最高点。例如当一位舞者进场,谁要跟进?谁要退出?谁不想进去?又如关于身体互动的信任感,是来自于相信他人,还是相信自己,不论别人出什么招,自己都可以接招?第一颗棋子落下,其他人如何拿捏自己这颗棋,如何进退,完全没有限制,亦完全地充满身体讯息的传导、沟通、与接收。在集体编舞时,「同时观照」是重要的,两组双人舞,舞者同时注意著舞伴、另一对舞者、及观众,双人或许拆组换手,或许变成四人舞,在刻刻时机中流动出肢体与空间的线条变化。「每个人的命运不是操纵在一个人手中,而是共业的结果。」古名伸诠释。舞蹈进行中含有接触即兴技巧,更有来自不同传承背景、不同跳舞方式,但却真实有型的专业和素人舞者在自然转换形式中精采交手,当然,也包括古名伸本人及她的一段独舞。每个现场,九个人都在思忖:「今天想要怎么样?」每个晚上,都是完全独立的事件。
“Tune each other!”跳舞时,如何感受到旁人的存在、如何进行至同一轨道?在现场中的调频,发生在舞者与舞者之间,也发生在舞者与观众间。舞者一次次地调整至对彼此的更深入了解、自己更加相信自己、对互动事件的反应更快。「非语言沟通之前需要有基础,那是来自一种敏感度、警觉性、身体疆域的可塑性,因此随时愿意去调频。」在动作、行为、接触、精力方向之中流衍出高低起伏、起承转合、生聚灭空。美国知名舞蹈音乐作曲家克劳蒂亚.昆恩将现场即兴演奏,除了控制时间长度,音乐家的乐器与舞者的身体仍在不断地即兴中。
不说故事却看见浓缩版的人生
为什么要做即兴舞蹈?基础内涵其实是古名伸对于人生艺术的重大信念,她说:「一,我相信艺术是生活的缩影;二,人生充满变化,这是毫无争议的。而一加二,创作即是还原人生与生命的本质。」是的,《乱码2010》不说故事,但在非语言的肢体动力行为中,却照见浓缩版的人生,舞者上演的可能是爱情、事业、家庭、自我等林林总总,观众亦可在观看中搜寻线索,编制自己的故事……然而,「每个人的个别故事并不重要。」古名伸说:「变化的形式本身才是重点。」在舞蹈中变化,在互动中变化,在艺术、生活、生命中变化,乱码,不用解决,而是敞开跳入充满未知变化的一次次旅程。
接触即兴 借力使力玩身体
接触即兴(Contact Improvisation)是由史提夫.派克斯顿(Steve Paxton)发展出纯肢体性的舞蹈形式,一九七二年于纽约正式被定名成立。创始人派克斯顿自述接触即兴的发源是受到禅学及日本的合气道影响,许多转换动力的原理类似于太极拳的推手。
接触即兴通常是以双人舞的形式进行,舞者们在身体时而接触、时而分开的状态下,利用身体的「接触」和动作的「即兴」,感受彼此给予的重量。借力使力是接触即兴最主要的技巧,当舞者双方接触时,并不是单纯的碰触,而是将身体的重心交给舞伴,进行重心的互换,产生新的动力,支持彼此动作发展下去。所有的动作完全仰赖舞伴的讯息与默契,强调舞伴间的倾听、沟通与信任,例如力量的施与受、动作的相互回应、及引领与跟随的关系。舞者用彼此重力的转换,互动出各种即兴创作,借此训练触觉的敏锐度和当下的直接反应。接触即兴技巧被许多舞蹈家与艺术家应用于创作之中。(韦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