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捧雪》中文丑陈清河(右)主演裱褙匠汤勤,程派青衣王耀星(左)主演雪艳,唐文华饰陆炳。(国立国光剧团 提供)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人生悲喜欢快,一切「戏」出巧合?!

国光封箱戏「冒名.错认」 老将出马新秀灿亮

国光剧团今年的封箱公演以「冒名.错认」为题,排出《挡马》、《花田错》、《诗文会》、《荷珠配》、《一捧雪》与《凤还巢》六出剧码。王安祈说,冒名有意、错认无心,或许事出无奈或许灵机一动,可能悲剧收场也可能皆大欢喜,「机遇与巧合,总在命运的转折处,其所造成的错位,呼应的是现实中难以捉摸的人生样貌。」

国光剧团今年的封箱公演以「冒名.错认」为题,排出《挡马》、《花田错》、《诗文会》、《荷珠配》、《一捧雪》与《凤还巢》六出剧码。王安祈说,冒名有意、错认无心,或许事出无奈或许灵机一动,可能悲剧收场也可能皆大欢喜,「机遇与巧合,总在命运的转折处,其所造成的错位,呼应的是现实中难以捉摸的人生样貌。」

牛年封箱公演—「冒名.错认」

《一捧雪》

1/22  19:30  台北中山堂中正厅

《挡马》《花田错(选场)》《诗文会(选场)》《荷珠配》

1/23  14:30  台北中山堂中正厅

《凤还巢》

1/24  14:30  台北中山堂中正厅

INFO  02-29383567转402~410

台湾的传统戏曲从来不缺创作的活力,但舞台上的「角」儿后继无人,演员断层现象严重,反而是京剧艺术在台湾发展的一大罩门。国光艺术总监王安祈说,国光近年来积极投入「年轻化」与「现代化」的脚步,不仅呈现在年度新编戏的策划,在传统老戏方面也非常重视演员的传承与发展。依惯例在农历年岁末推出的「封箱公演」,今年除了梅派传人魏海敏、当家老生唐文华各自主演一场经典老戏,并邀请旅美知名昆曲巾生温宇航、青年老生盛鉴同台之外,更将由陈长燕、刘珈后、戴心怡三位外型亮丽的年轻旦角各自挑梁主演拿手好戏,王安祈表示,此三位加入国光都已有数年,共同的特点就是扮相出色而且习艺认真,近年来在「国光剧场」的传统戏演出的进境有目共睹。

《一捧雪》中,唐文华王耀星夫妻同台演夫妻

国光剧团今年的封箱公演以「冒名.错认」为题,排出《挡马》、《花田错》、《诗文会》、《荷珠配》、《一捧雪》与《凤还巢》六出剧码。王安祈说,冒名有意、错认无心,或许事出无奈或许灵机一动,可能悲剧收场也可能皆大欢喜,「机遇与巧合,总在命运的转折处,其所造成的错位,呼应的是现实中难以捉摸的人生样貌。」王安祈认为,戏剧情节铺陈难免夸张,「但这一切就是人生悲喜欢快、错综复杂的结合样貌。现实人生的确常在一眼之间、一念之间就有了转折变幻。」

第一天的戏码《一捧雪》,是六出戏中唯一的悲剧,由当家老生唐文华领衔。全剧由〈搜杯代戮〉、〈审头刺汤〉、〈雪杯圆〉三个段落组成,故事描述身怀家传玉杯「一捧雪」的莫怀古遭到明朝权臣严世藩与小人汤勤构陷,管家莫成只好为主人莫怀古替罪受死。唐文华在戏中「一赶三」,分饰〈搜杯代戮〉的莫成、〈审头〉的刑部大臣陆炳、〈雪杯圆〉的莫怀古,程派青衣王耀星主演〈刺汤〉的雪艳,与唐文华戏里戏外都是夫妻;剧中小人裱褙匠汤勤,是京剧方巾丑一行的重要戏路,由陈清河主演。

第二天的戏码全由青年演员挑大梁,《挡马》由专攻刀马旦、武旦的戴心怡与青年武丑许孝存合演,描绘杨门女将杨八妹女扮男装刺探军情的过程。刘珈后和陈长燕的戏路以花旦、青衣为主,其先后演出喜剧《花田错》的〈渡仙桥〉、〈绣楼〉中活泼可爱的丫鬟春兰,讲述刘家千金玉燕要招婿,却引发家丁误认新郎、新郎意外被人抢亲与错爱等荒谬情节,男主角卞机男扮女装之术潜入刘家。两出戏都出现了男扮女、女扮男的变装桥段。资深小生孙丽虹与张派青衣刘海苑合演《诗文会》,可说大师姐提携后进,为师妹助阵。

《荷珠配》重看传统貌,《凤还巢》魏海敏担纲压轴

另一出由陈长燕与青年武丑陈元鸿合演的《荷珠配》,则因现代剧场的挪借改编,而广为人知。三十年前,兰陵剧坊编导金士杰以该剧为本,发展出《荷珠新配》,内容转向对当代社会的辛辣嘲讽,表演形式也巧妙转化自京剧,被视为台湾现代小剧场的滥觞。如今重演《荷珠配》,王安祈认为,更能对照出它与《荷珠新配》的差异:前者表达小人物生存的无奈与荒谬,表面看似喜闹,底层是深刻同情与互相包容;后者则意在嘲讽,显出台湾当年急于自我批判并发声的心情。两者都代表不同的社会声音。

压轴的《凤还巢》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代表剧目之一,描述容貌丑陋的姊姊雪雁,因为羡慕容貌艳丽的妹妹雪娥可以嫁给英俊才子穆居易,出嫁日竟刻意顶替妹妹上花轿。谁知遇上同样容貌丑陋的朱千岁,因为觊觎新娘美色冒名迎亲,错上遇错,最后竟同时圆满了两段姻缘。该剧由魏海敏担纲主演,并请来温宇航、盛鉴助阵。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你暸的比演员还多—古今中外的喜剧老

「冒名.错认」的情节不仅发生在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上,在西方,不管是义大利即兴喜剧,或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剧作,都是常见的老梗。变装、易容、换身分,误认、机遇、巧合、摆乌龙,继而发展出错误百出、啼笑皆非的爆笑情节这样的手法,被称为「差异知悉」(discrepant awareness),指的是观众和角色队剧中情境的知识差异,有时观众知道的比角色多,有时观众和角色一起陷入当下的五里雾中,而在喜剧中,往往观众知道的比剧中角色多,喜感便由此而生。艺术总监王安祈说:「这样的戏好看,就是因为有趣、步步是惊奇。表演上,从造型到情绪,对演员是挑战,对观众是期待。剧情上,有忠孝节义也有亲情爱情,是多元呈现方式。」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