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鹿鼎记》。(新象文教基金会 提供)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2010表演艺术回顾 现象观察之四:两岸戏剧交流新局面

大陆剧来台热络 台湾市场水土不服?

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鹿鼎记》、央视电影频道的《电影之歌》及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四世同堂》等大陆大型舞台与音乐剧,纷纷来台演出,台湾的观众反应不一,主观感觉上,似乎呈现水土不服的隔阂,热度不高。这中间的原因何在?而未来可以期待的交流戏剧类型又有哪些?

 

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鹿鼎记》、央视电影频道的《电影之歌》及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四世同堂》等大陆大型舞台与音乐剧,纷纷来台演出,台湾的观众反应不一,主观感觉上,似乎呈现水土不服的隔阂,热度不高。这中间的原因何在?而未来可以期待的交流戏剧类型又有哪些?

 

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两岸的戏剧交流似乎有了些许变化,尤其是台湾戏剧团体和作品赴大陆演出的人员与次数,有愈来愈多的趋势,模式也渐趋灵活与多样化,早先多半是剧团单打独斗、试水温的方式,二○○○年代中期有人居中协调、在大陆举办台湾小剧场艺术节之举,到了去年则是结合上海世博、台湾团队在场馆内推出多场演出;另外,传统戏曲界则是开发出一条「演出带学术研讨」的路线,在过去的经验里头,这条路线只要不受政治面因素影响,走得相当热络而稳定。

综观下来,台湾的戏剧作品如《暗恋桃花源》(赖声川与大陆剧团、演员合作)、《这一夜,Women说相声》、《宝岛一村》、《莎姆雷特》、《京戏启示录》、《跑路救天使》、《向左走向右走》等,在大陆的反应叫好又叫座,俨然是一股新世纪的「台湾热」。

同样地,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鹿鼎记》(宁财神编剧、何念导演)、央视电影频道的《电影之歌》(田沁鑫导演、李宗盛作曲、叶锦添服装设计)、以及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四世同堂》(老舍编剧、田沁鑫导演)等大陆大型舞台与音乐剧,纷纷来台演出,台湾的观众反应不一,主观感觉上,似乎呈现水土不服的隔阂,热度不高,我试著从几个角度来解释这个现象。

国家级院团来台  题材老观众难捧场

大陆的现代剧场主要分三大类:一、国家级的院团;二、以娱乐搞笑为主的文化公司;三、小剧场话剧组织。在台湾所看到的大陆剧多半属于第一类,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国家级院团的资源相对充裕,能够通过上级文化机关的审批,渡海来台演出,节目内容势必政治正确,至少是以文化正确来包装政治正确,如此来台的大陆剧在内容与形式上,便经常局限在一定的范畴之内,主题多半触及中国历史,刻意回避当代中国,表演风格与舞美效果则常极尽表现主义之能事,夸张、霸气、野气、硬调的充塞情绪,和台湾剧场观众长期所培养起来的审美经验,产生扞格不入之感,甚至是蔑视与轻忽的态度;反而,在面对同样来自境外的欧、美、日等节目演出时,却经常呈现出一种仰慕之情。

再进一步看,国家级院团所带来的节目,多半还是在「郭老曹」(郭沫若、老舍、曹禺)的写实主义作品美学范畴之内,虽然大陆剧在一九八○年代以后,有许多作品想方设法在形式上求表现,但最核心的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早已经是大多数创作者与作品的DNA了。

偏偏台湾的现代剧场发展,自两岸分治以来,几乎没有写实主义的美学传统,不是马森所批判的「拟写实主义」,就是一九七○年代的荒谬主义,再来就已经是一九八○年代以来的形式主义了;因此,「郭老曹」式的写实主义作品,较能够吸引老一辈观众的好感(但他们会逐渐凋零),至于中生代与年轻学生观众的情感结构,因成长与教育的环境迥异于当代中国,很容易在观赏时产生情感的断裂与疏离。倘若经常引进大陆国家级院团的台湾艺术经纪公司,不深入考量这个深层次问题,缺口只会愈来愈大。

白领小资娱乐剧  触及当代中国社会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类的节目:以娱乐搞笑与男女爱情为主的戏剧小品。到目前为止,这类大陆剧在台湾的舞台上几乎是消声匿迹,我多半是透过公馆商圈的简体字书店购买演出影音光碟,或者是YouTube网站来搜寻相关的演出片段,再者就是透过阅读相关资料,来了解这类节目。

以田晓威编剧、李伯男(被称为中国戏剧界的冯小刚)导演的《有多少爱可以胡来》为例,由戏逍堂制作出品,并与中国人民大学音像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光碟(ISRC CN-M03-10-0018-0/V.J),内容收录演出实况、主创访谈及精采剧照,内容触及当代中国都会男女的情爱、孤独与寂寞,一男三女的故事,刻划了「经济男」与「剩女郎」的形象,节奏轻快,人物性格洒脱爽朗,台词充满「郭敬明」式与「韩寒」式的简快文艺腔,夹杂著幽默、解嘲与伤感的人生/爱情智慧语录,演员个个具有郎才女貌的明星样,整体而论,非常符合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白领小资情调。

像这样的戏,在戏逍堂一年要演出六至八出,每年的总演出量在一百五十场以上,台北的Comedy Club差可比拟。问题是:这样的戏,有没有经纪公司或制作单位与他们接洽来台的演出事宜?台湾的观众会不会接受?根据我平日与年轻学生的接触,相对于「郭老曹」式的写实主义作品,他们反倒更期待能够在台湾看到当代中国戏剧的演出,内容是触及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与生活的,不一定是要国家级院团的。

实验小剧场凤毛麟角  期待交流引进

至于第三类的节目,则属凤毛麟角,除了王墨林几年前曾经引介上海的草台班到牿岭街小剧场演出之外,我们似乎看不到其他的大陆小剧场。这一个层次最具艺术性,也最具创新力与爆发力,可是对外交流却不如台、港、澳、新、马之间的小剧场圈,俨然自成一块,殊为可惜。

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市场缺口,也许是两岸戏剧交流相关单位可以再思索与加强的,特别是在内容的选定、主题的观照、形式的风格、交流的模式、法令的松绑、市场的整合等,都可以有更多灵活与弹性的做法,如此一来,观众的口味才不会被限制住,否则吃腻了,就会因噎废食。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