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凯得维尔演练《战马》里的鹅。(Simon Annand 摄 英国国家剧院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为偶呼吸,给偶呼吸,与偶呼吸

《战马》原始偶师的秘技工作坊侧记

配合《南非高地的沃伊采克》演出,伦敦巴比肯中心特别邀请《战马》原始制作的三位偶师,举办为期两天,名为「操偶秘技」(Secrets of Puppetry)的密集工作坊,对《战马》里精妙偶戏瞠目结舌的我,怎能不挺身一试,亲探其中奥秘?

配合《南非高地的沃伊采克》演出,伦敦巴比肯中心特别邀请《战马》原始制作的三位偶师,举办为期两天,名为「操偶秘技」(Secrets of Puppetry)的密集工作坊,对《战马》里精妙偶戏瞠目结舌的我,怎能不挺身一试,亲探其中奥秘?

工作坊由芬.凯得维尔(Finn Caldwell)、托比.欧林(Toby Olié)和艾尔.奈杰林(Al Nedjari)带领。三位从一开始就参与了《战马》的制作发展,本身也是经验丰富的偶师和演员;《战马》在伦敦与纽约的训练计划由奈杰林发展,凯得维尔和欧林则担任《战马》百老汇版的偶戏副导。

参与工作坊的学员卧虎藏龙,不但有现职偶师与演员,更有导演与定格动画艺术家。导师们将学员分成三小组,轮流体验三人个别带领的主题课程。 欧林指导空间与韵律,奈杰林专注于动物偶的发展与表现,凯得维尔则著重在偶的生命与感情,之后学员再重组,合力发展出偶戏片段呈现。

托比.欧林:「空间与韵律」

欧林开宗明义地说:「演员和偶在舞台上有什么不同?演员要演戏(act),偶要活著(live)。」

学员各取了两支一百公分左右的木棍,直立分握为偶。从绕场走路开始,借由改变握棍的位置、步伐的角度与重心、落地的轻重与声音,节奏的变化,以及两棍的距离与对应关系,测试各种年龄、体态、性别等的表现可能。

接下来的是个别练习:先从「正面」与「负面」的两堆纸条中抽选题目,纸上只有一个形容词,包括「胆怯的」、「歇斯底里的」、「兴奋莫名的」、「挑逗的」,和「充满勇气的」等。欧林点人上场演出,由其他学员判断其角色特质,且分析缘由。答案揭晓后,欧林会给予建议作修正再演,让学员们评断是否较贴近该词,并讨论这次的角色表现与之前有何不同。全体轮番上阵后,欧林点名「不耐烦的」与「满心期待的」出场,在众人建议下发展出夫妇逛街买鞋的喜剧片段。

大张牛皮纸是下一个生物创作素材。或撕或揉或折,学员只能对手上的纸做三次改变,然后得从动作、呼吸、行径等,界定该生物特点,确认后与其他生物接触互动,再来得择一合体;这变种生物随将探索所在空间,然后死去。纸质的灵活赋予生物角色的可能性,与随机拍档融合后,如何生,如何动,如何死,完全考验操偶者间的协调度与空间支配能力。木棍与牛皮纸这两种迥异的偶,内在的韵律不同,与外在空间的对话质地和方式也不一样;欧林要学员从最单纯的元素开始思考,让偶活起来,而非拘泥于偶的细节。

艾尔.奈杰林:「动物偶的发展与表现」

这节课取自《战马》的偶师训练。一开始,奈杰林放映了马的生态纪录片,要学员仔细地观察马是如何起始和结束动作,以及马自觉和不自觉的动作,身体重量的分布,个别与群体行为,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和各自的气质与性情。

学员单手持气球为马头,练习安静吃草,听到巨响后抬头,再低头继续。奈杰林提出三大重点:「呼吸(Breath)」、「转折(Corner)」、「静止(Stillness)」。首先要调整呼吸,与马一致;把焦点集中在马,不要有多余不必要的动作与表情,操偶者才能隐身。马在舞台上的每个动作需要比实际缓慢,才能让观众有接收讯息的空间。

「转折」是掌上乾坤偶剧团的技巧要点,转折点必需乾脆清楚,但不等于用力或夸大。转折后的「静止」能令偶聚焦,有真正的放大效果,也让观众有反应的余裕。但静止不等于停止,偶必须继续呼吸活著,一停止,生命就被抽离了。

头部动作后是脚。两人一组前后站,两手各持木棍为脚。彼此协调呼吸节奏后,由前脚带领,练习踏步与慢行,并以声响传递小跑、疾奔、止步等动作指令。然后三人一组,加上练习过的马头,分批演出前述的吃草片段。

透过亲身实际操作与彼此观摩,让人确切看到一切被放大的细节:有的马活过来了,有的还是一个气球和四根棍子,有的活得断断续续,有的只活了半截,而有的是操偶者一时忘形演得太过,将焦点转移到自身,让马当场消失了。

芬.凯得维尔:「偶的生命与感情」

凯得维尔先用一颗球为偶,在学员间传递,当作是飞行器在太空中行进;学员必须制造音效和反应接手时的动量与路线,但得拿捏分寸,太刻意或太爱现,都会变成操偶者的个人秀,飞行器也会立刻被打回原形。在与偶的共生关系中,偶师如何隐身尽职而收全效?这练习看似单纯,实则不易掌握。

用两大张牛皮纸和一卷胶带,凯得维尔三两下扎出一个半身高的人形,这就是学员将苏活的基础文乐偶。三人一组,以「在睡梦中因某事惊醒」为题演出片段。在不交谈的情况下,三人必须以呼吸作协调,呼吸节奏与声响的转换意即睡眠与意识状态的改变;三人不但得将注意力集中于偶,更需反应彼此的动作,以免造成上下身各司其主的窘境。

凯得维尔提挈了三个要点:「呼吸(Breath)」、「聚焦(Focus)」、「定点(Fixed Point)」。「呼吸」既是偶的呼吸,也是操偶者的呼吸。学员往往因专注到屏气凝神,忘了调节自己的呼吸,反倒扼杀了偶的存在。借由呼吸的改变,可以外化偶的内在。「聚焦」是偶师隐身的要诀:偶师必须全心全意地把舞台交给偶,将己身的注意力贯注到偶,观众才能跟著只看见偶。「定点」既是戏的结构所需,也是操偶者本身需要厘清确认的表现。

在进行结业呈现之前,导师拿出掌上乾坤今年七月刚出版的新书,为学员们导读了创团者巴索.琼斯(Basil Jones)写的偶戏守则,第一条说的就是偶师的献身(Devotion),不仅是意识形态上的,更是舞台上的行为操守,还包括实际肢体上或需忍受的僵硬酸楚。一呼一吸之间,偶师与偶的关系从主从渐趋平等,到偶师消失于观众视界,进而成就了偶戏。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