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约/束》之后,台湾豫剧团再度挑战莎翁经典,这次挑上的是喜剧《量.度》,透过研究莎剧多年的学者彭镜禧与陈芳的编修,这次的剧本忠于莎士比亚原著的奥义,保留论辩的哲思,探讨宽恕与七情六欲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同时兼顾法、理、情。而导演吕柏伸更期待借由莎剧对人性的深度刻划,结合传统戏曲的美学,提供观众思辨的空间。
台湾豫剧团 豫莎剧第二部《量.度》
6/8~9 19:30 6/10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6/22~23 19: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INFO 02-33939888
二○○九年,台湾豫剧团推出移植自莎剧经典《威尼斯商人》的《约/束》,由国内学术界、现代剧场界、豫剧界的重量级人士所联手打造。《约/束》在表演手段上,高度融合东西方戏剧精神,发挥中国传统戏曲之长处;在改编上,既忠于莎士比亚原著之精义,保留故事原形,又以三个重要的「约束」情节,串起了复杂的人性冲突、爱情友情的挣扎、守约与背盟的纠葛,成为台湾豫剧跨文化作品中的成功典范。该剧远征莎士必亚的故乡,获邀在伦敦举行的「第四届英国莎士比亚双年会」演出,获得来自廿九个国家两百多名莎学专家的肯定,也曾赴大陆河南豫剧的故乡演出,成绩不斐。
省思原著意涵 剧名新译有深意
今年,台湾豫剧团再度和莎士比亚相遇,新作《量.度》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量罪记》Measure for Measure。研究莎剧多年,负责剧本修编的台大教授彭镜禧说,历来中译剧名有《一报还一报》、《恶有恶报》、《请君入瓮》、《作法自毙》、《自作自受》、《将心比心》,多偏重于考量善恶消长和中国传统「果报」关系的对应。此次,他翻译此剧,正名为《量.度》,是省思原著的深层意涵后,希望呼应其慎重断案、剧中关於伦理、法律与欲望的情节错综复杂,如何合乎中道的量罪与宽恕主旨。他强调,「量度」一语典出《圣经》,意即不随意论断他人,免得被论断。「翻译的过程,是我与莎士比亚原著的对话,而我也会将这样的对话经验,转介到现代观众身上。」彭镜禧表示。
共同参与剧本修编的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芳认为,莎翁的剧作几乎都是挪借前人故事,再透过各种繁复的修辞技巧或文字游戏,在思想深度与人物塑造上,加以创造。莎剧在世界剧坛屹立不摇,是跨文化剧场的最爱。传统戏曲,是历史悠久的程式性剧场;唱念化的语言、虚拟化的身段、类型化的行当、象征化的脸谱、写意化的舞美,在当代剧场各种创新思维中,如何体现莎剧的语言魅力、剧情张力,乃至人物复杂深沉的心性,又要如何延续《约/束》的成就并有所突破,是这个制作的一大挑战。
忠于原著奥义 保留论辩哲思
《量.度》故事描述南平王因故离城,请安其乐暂代摄政,权世可协理政务。安其乐执法严峻,下令逮捕让未婚妻怀孕的慕容白,并在游街示众后处死,目的是杀鸡儆猴。慕容白游街途中遇到朋友卢逑,托他赶往修真观,代为请求其姊慕容青,去向安其乐求情。慕容青往见安其乐,两人在「法、理、情」间有了一场精采的激辩。而慕容青的美貌与机智,也蓦然唤醒安其乐潜藏的情欲。安其乐乃要求慕容青以自己的贞操来换取弟弟的性命。
《量.度》的剧情有阴错阳差的巧合,也有皆大欢喜的结局,历来总被归类为喜剧,但内容涉及情理法的辩证,已经超过表面的嬉笑怒骂,因此也常常被视为莎翁的「问题剧」。导演吕柏伸说,过去莎剧改编,大多著重剧情的诠释,忽略莎士比亚的精神面。这次演出的剧本忠于莎士比亚原著的奥义,保留论辩的哲思,探讨宽恕与七情六欲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同时兼顾法、理、情;借由莎剧对人性的深度刻划,结合传统戏曲的美学,而非光就形式上的著墨,希望提供观众思辨的空间,非常适合政治人物和法界人士省思。
剧中主要角色,将由豫剧皇后王海玲饰演南平王,萧扬玲饰演美貌机智的慕容青,刘建华则挑战诠释剧中心理转折多变的安其乐,观众将可看到王海玲与刘建华母女同台飙戏。音乐设计耿玉卿、灯光设计Jack、舞台设计张哲龙,均为一时之选。此外,该演出将首度与春之声管弦乐团合作,以古典音乐伴奏,融合豫剧优美唱腔,也是东西方文化的精采撞击。
吸收跨界创作人才 豫剧走出新格局
豫剧是源自于河南的剧种,又称梆子戏。在台湾,这个不具语言优势的剧种,在京剧、歌仔戏等主流剧种的「夹杀」中,向来更具存亡的危机意识。近年来,台湾豫剧团不断吸收跨界创作人才,开发崭新题材,希望打破传统豫剧的刻板印象,加入现代剧场的元素,在剧本编修、舞台美术和表现手法上下工夫,为的就是吸引年轻观众走入剧场,看见台湾豫剧的新风貌。
除了与台南人剧团艺术总监吕柏伸的多次合作外,台湾豫剧团前年推出的《梆子姑娘》即以舞台剧的形式,回顾豫剧皇后王海玲从艺五十年的心路历程,找来跨现代与传统的导演李小平执导。以戏曲罕见的女巫、边疆等题材入戏的《花嫁巫娘》,由现代剧场出身的戴君芳与编剧施如芳联手,挑战女性情欲题材。 取材作家王琼玲小说《美人尖》,更找来电影导演林正盛跨刀。首次执导传统戏曲,林正盛以电影经验融入豫剧,将舞台影像化,突破传统。(廖俊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