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柏伸
-
台南人劇團《Reality No-Show》 思辨與探究社群真假虛實
劇場編導演蔡柏璋睽違台灣劇場六年後的最新力作《Reality No-Show》,聚焦於「真相╱謊言」,上週末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首演後,好評延燒。
-
2023兩廳院藝術出走《寶島曼波Formosa》 全台四縣市免費獻演
邁入第九年的「兩廳院藝術出走」與長期支持公益的跨國企業攜手合作,即將於10月21日至11月11日展開全國巡演,一路在花蓮、台南安定、台中豐原及屏東九如等地免費呈獻原創音樂劇《寶島曼波Formosa》。今年與台南人劇團共同推出新作,力邀女星方文琳、方宥心、張仰瑄領銜主演,以工地秀為概念打造一場充滿台味的音樂劇體驗,歡迎民眾相招來看。
-
戲劇 爵士音樂劇《第十二夜》
打造莎翁音樂劇品牌 用歌解決一切事情
台南人劇團製作,呂柏伸導演、柯智豪作曲、趙啟運作詞,改編原著的《第十二夜》爵士音樂劇,將演出背景設定在三、四○年代的上海灘百樂門,以爵士樂為基底,呈現陷入愛河時,眾人的貪、嗔、癡、慢、疑,以現場樂隊搭配唱演俱佳的一票優秀演員,說學逗唱演出每位戀人「當局者迷」的痴狂喜劇。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一喜一悲 折射生命寓意
台南人劇團的「春天戲水」系列來到第四年,從水源市場移師到新北市藝文中心,推出分別由廖若涵與呂柏伸執導的兩檔作品:《海海人生》與《夜鶯之戀》。《海海人生》是編劇趙啟運的原創新作,故事以一位有閱讀障礙、流轉在各種臨時櫃的櫃姊為中心展開,偏於喜劇氛圍;《夜鶯之戀》則是英國劇作家Timberlake Wertenbaker改編希臘神話中被化為夜鶯的悲情公主裴洛美的故事,以古探今。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豫劇天后王海玲 挑戰旦行李爾
莎劇經典中的「李爾王」,可說是演員最難駕馭、也最想挑戰的一個角色。這回臺灣豫劇團「豫莎劇」第三部曲《天問》,即為豫劇皇后王海玲量身打造「旦行李爾」,演繹這位飽經磨難、在權勢與親情風暴中發狂、最後幡然悔悟的複雜人物。導演呂柏伸要王海玲拿出看家本領,花旦、武旦、青衣都要上場,除了看她對角色心理的細膩詮釋,還可看到她的一生絕學,令人拭目以待!
-
焦點專題 Focus 實戰案例一:台南人劇團
推口碑場拉抬票房 新舊作輪演磨好戲
去年推出「春天戲水」系列,首次嘗試駐點長銷演出形式的台南人劇團,今年繼續「戲水」,推出一新一舊兩製作,讓觀眾溫故知新。去年透過口碑預演場、藉此擴散觀眾吸引力有成,藝術總監呂柏伸今年則貼合作品主題,與同志社團合作,希望能讓更多非原本觀眾進場體驗。呂柏伸與新銳導演許芃都強調,長銷劇的演出,可以讓劇作有機會修正,編導演員也能藉此磨練與成長。
-
特別企畫 Feature
錯立身?做中學?
順應創新改革潮流的要求,原本「演員中心」的傳統戲曲舞台,逐漸出現了西方現代劇場的「導演」角色。戲曲導演的職能多為新編戲服務。因應現代劇場技術條件,也為貼合現代審美品味,加以對新創作劇本的詮釋、整體風格的樹立與表現,使得導演地位日益隆崇,所受倚重也愈發受到關注。
-
特別企畫 Feature
呂柏伸 改變舞台景觀 打造豫劇新貌
呂柏伸在英國接受現代戲劇的訓練,主要專注在「戲曲與莎士比亞(戲劇)結合」的跨文化研究,參與臺灣豫劇團的豫劇演出,剛好可以檢驗自我的學習理論。從《劉姥姥》到「豫莎劇」的二部曲《約/束》與《量.度》,呂柏伸仍尊重戲曲表演傳統,但從視覺上革新,在信任感增加之後,更開始強化演員對角色的認識,甚至以現代劇場觀點重新思考戲曲音樂的處理。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豫劇《量.度》 河南梆子再與莎翁交手
繼《約/束》之後,臺灣豫劇團再度挑戰莎翁經典,這次挑上的是喜劇《量.度》,透過研究莎劇多年的學者彭鏡禧與陳芳的編修,這次的劇本忠於莎士比亞原著的奧義,保留論辯的哲思,探討寬恕與七情六慾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同時兼顧法、理、情。而導演呂柏伸更期待藉由莎劇對人性的深度刻劃,結合傳統戲曲的美學,提供觀眾思辨的空間。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講台語的《海鷗》 飛入台灣的日治時空
《海鷗》是台南人劇團「西方經典台語翻譯演出計畫」的第七號作品,契訶夫的劇本向來以自然寫實著稱,戲劇性薄弱,語言貼近生活,不同於以往台語轉譯西方經典時的強調劇場形式,這次導演呂柏伸將《海鷗》的時空背景移植到台灣日據時代的中期,全劇融入濃厚的台灣本土元素,十九世紀的俄國鄉村與日據時期的台灣農村,兩個時空情境遙相呼應、產生對話,藉此引發在地觀眾的共鳴與感動。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之五:中生代導演躍上大舞台
被迫「轉大人」 大小空間一樣「好玩」
對照國外演出空間的多元可能,就硬體條件而言,台灣非大即小的劇場空間條件,影響了不同世代創作者的發展可能,或許也是這群劇場中生代編導被迫「轉大人」的現實考量。然而,以創作者的理想而言,大劇場未必只能承載通俗性的內容,也能兼容實驗的空間,小劇場到大劇場不是唯一選項,也不是截然二分的優劣分類。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百變爵士女伶
爵士樂從早期流傳在黑人中下階層社會的音樂,在二十世紀初期一躍成為中產階級品味的象徵,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的匯流,爵士樂的形式和風格越來越多,大樂隊搖擺、咆勃、酷派、硬式咆勃、自由、前衛、Bossa Nova、融合,每個階段都在社會、經濟、政治等大環境的交相撞擊下,創造出許許多多不同的爵士樂特色。其中,為廣大樂迷熟知的爵士樂手包括: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鋼琴大師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比爾.艾文斯(Bill Evans),小號手路易.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查特.貝克(Chet Baker)、邁爾斯.戴維士(Miles Davis)、歌手莎拉.沃恩(Sarah Vaughan)、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和艾拉.費茲傑羅(Ella Fitzgerald),這一連串名單列下來,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以樂器演奏來說,爵士樂幾乎是男人的天下,但要說人聲演唱,能名留樂史的似乎都是女人。 爵士樂,為何偏愛女「聲」?在洋溢著爵士風情的盛夏,本期的特別企畫提出了這個問題,並請到資深爵士樂評人深入剖析,究竟爵士女伶迷人的地方為何,能在男人當道的爵士樂圈獨領風騷,讓樂迷為之傾倒,成為票房賣座保證?從歷史演變、聲線表現、詮釋風格、舞台魅力、爵士女歌手有何能耐與男歌手分庭抗禮?當前走紅的爵士女歌手跟前輩們,又有何不同之處?此外,在眾多的爵士女歌手中,本刊也為讀者歸納六種類型,從自由揮灑的狂野唱功、柔情可人的甜美女聲、撫慰人心的鄉村民謠、低沉感性的慵懶嗓音、進階版的即興擬聲、以及才藝出眾的樂壇奇葩,只要你願意打開耳朵,必定能選到最合你胃口的爵士女聲。 台灣這幾年流行的「創意市集」,是許多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將創意和想法付諸成商品,透過或設於街頭、社區或大型活動的生活風格場域,實踐從創意到創業的夢想。而在國外行之有年的「藝術市集」,又是什麼呢?本月在德國,將有一個專為舞蹈所舉辦的表演藝術市集「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這是個能讓藝術家與策展人交流的平台,許多表演者的心血在此被看見,從而踏上全球的舞台;但這也是藝術家理想與現實的殺戮戰場,
-
焦點專題 Focus
正視市場考驗 劇場中生代的大舞台挑戰
台灣劇場界「世代斷層」警報解除了嗎?持續在中小型劇場耕耘的劇場中生代編導如王榮裕、呂柏伸、符宏征、王嘉明,今年紛紛將作品推上大劇場。雖然對他們而言,從小劇場到大劇場不是唯一選項,也不是截然二分的優劣分類。但當表演藝術只是娛樂市場的選項之一,面對商業行銷越來越緻密的手段,市場考量與創作理想的天秤如何平衡,或許是這群中生代導演的劇場之路,所面臨更大的挑戰。
-
焦點專題 Focus 雖然做「大」 仍愛小劇場
呂柏伸 面對大眾口味 自然心看待
在歷練多次大劇場的經驗後,面對普羅大眾的看戲口味,呂柏伸則以自然心看待,「如果有兩千個觀眾喜歡看我的戲,那也沒有非要追求到八千個觀眾。」雖然從小劇場跨足到大劇場,他看待作品的標準絕非以數字作為考量,「台灣的劇場不應該認為從小做到大才叫做成功。」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從失憶開始 一連串的人生問與答
蔡柏璋自編自演《Q&A》 期許為個人創作轉型
《QA》由蔡柏璋自編自演,並找來實力劇場演員姚坤君、黃士偉跨刀演出。全劇敘述結構如電影蒙太奇般,回憶和現實流動穿插,時空則隨著主角展開過往人生的追尋,從台北、倫敦到柏林。蔡柏璋說:「人類之間應該有更多共同性存在,我們對很多事情的提問是共同的,所以我一直想寫一個故事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連結在一起,傳達人類相通的情感。」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台南人劇團《Q & A》
台南人劇團即將推出的《Q A》,首先吸引我的是蔡柏璋。這位新銳編導這幾年的作品《K24》、《木蘭少女》的確夠「銳」,有著一股內在爆衝並等待發作的冷、猛、厲與痛。看似六、七年級生的基調,卻有著不協調與不穩定的城府。我承認我還無法完全辨識他,因此對他極度好奇與佩服。 第二眼令我非趕緊買票不可(也因此買到了五折票)的原因是,姚坤君與黃士偉的演員組合。這就對了,姚坤君被壓抑的神經質早該與這類氣質翩翩卻隨時可翻轉表演性格的師哥演員搭在一起,這才是郎才女貌、棋逢敵手。(希望他們戲中是對手)即使不是單挑的一對,也足以吸引了我。 導演權「落」在呂柏伸手上,這更是最起碼的保證了。從《安蒂岡妮》到《利西翠妲》到《木蘭少女》到《美女與野獸》,你以為你看多了,但其實跟「蔡柏」有點像,似隱藏著什麼話還未說破,一次完美的結合?!等待爆衝?! 最後,《Q A》原來是雙關語,關於記憶與追尋。這不由讓人想起賴聲川的《如夢之夢》,同樣是一場失憶的生命循環與追索,賴導的場景集中於中國上海、台北與法國,蔡柏璋的場景一躍進入了倫敦、柏林與台北。上一代的中國情結至此有了分水嶺,我們流向全世界流向無血緣的地球地表,最終畫個圓,那才是極大與自由的圓。 文字|紀慧玲 劇評人、資深藝術文字工作者
-
演出評論 Review
如何一掬深情感動的淚水?!
新編的《閹雞》在劇終前展現了一個戲劇情節的高潮將末,使得最後的場景潺動著感人的餘韻,而部分觀眾或許能從導演每個場景的轉換、布幕的升降與音樂的出入,感受到這樣徐緩的節奏與某種寧靜的本質。單就劇場呈現來說,已能令人滿足。
-
特別企畫 Feature
想像,那個時代的那個女人——
在文本的演繹上,導演呂柏伸忠實保留林摶秋所留下《閹雞》兩幕六場的情節之外,返回張文環小說的全盤架構,加強以原著小說女主角月里的角色鋪陳為主要脈絡。鑒於時代的隔閡,他擔心以現代觀眾的欣賞,是否難以接受、不易理解劇情的進展。於是,他委請國內知名編劇王友輝額外增加序曲、尾聲兩場,企圖還原並突顯原著小說當中女主角月里的那份追求情慾自主的毅力和決心。
-
特別企畫 Feature 紀事七:選擇繼續任性的劇場三十世代
劇場三十世代,不想「轉大人」
持續在中小型劇場耕耘活躍的三十世代劇場編導如王嘉明、呂柏伸、符宏征,明年將推出的新創作不少,但是否曾想過接下賴聲川、李國修等劇場導演的棒子,跳上大舞台呢?答案是:沒有。滿腦子好玩創意的他們,仍然鍾愛中小型劇場或另類場地的挑戰實驗,也許無法製造表演藝術產業的「產值」,但堅持的是對創作自我的忠誠。
-
戲劇 呂柏伸捨形式返寫實,搬演就是一種詮釋
《馬克白》 演繹男人與女人的角力
台南人劇團導演呂柏伸二度執導《馬克白》,捨棄第一版充滿東方元素、形式化表演的風格,決定回歸寫實風格,因為「莎劇被留存到當代,即意味其共鳴度是高的,無須在地化,且搬演本身就是一種詮釋」。全劇由五名演員來演繹所有角色,將主軸放在男人與女人的角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