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会座谈人有来自亚洲各华文城市的策展人、学者和艺评人。(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 提供)
香港

「节」与「城」的共生 各地策展人座谈交流

在十一月香港「新视野艺术节」进行同时,也举办了「节与城:共生的可能与挑战——亚洲交流座谈会」,邀请来自亚洲各华文城市的策展人、学者和艺评人,探讨「艺术节如何有机地与社会、艺术家和观众连系对话,使文化能植根于城市?」而这次的交流,也有助于往后建立各城的艺术节网络。

在十一月香港「新视野艺术节」进行同时,也举办了「节与城:共生的可能与挑战——亚洲交流座谈会」,邀请来自亚洲各华文城市的策展人、学者和艺评人,探讨「艺术节如何有机地与社会、艺术家和观众连系对话,使文化能植根于城市?」而这次的交流,也有助于往后建立各城的艺术节网络。

今年是每隔两年举行一次的「新视野艺术节」开办十周年,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特邀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策划「节与城:共生的可能与挑战——亚洲交流座谈会」,与会讲者包括来自亚洲各华文城市的策展人、学者和艺评人。座谈会于十一月「新视野艺术节」期间在香港文物探知馆举行。

首办相关座谈  串接各城艺术节脉络

大型艺术节被视为文化机遇的例子,多以欧美为范,如英国的爱丁堡在艺术节期间同时进行艺穗节、阅读节等成功打造城市形象,催生的经济效益令亚洲城市对「节与城」的互动甚有期望。但打造成功艺术节的法门何在?到底我们在拷贝的同时,其文化和精神的深耕又是否被重视?正如座谈会宣传文案所提出的要探讨的问题:「艺术节如何有机地与社会、艺术家和观众连系对话,使文化能植根于城市?」正是此次交流活动举行的目的。

研探这个课题的大型座谈会,在香港是首度举办,因此交流的经验更有助往后建立各城的艺术节网络。活动邀请了北京的独立戏剧节策展人水晶、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耿一伟及康文署艺术节办事处高级经理陈昌雄,于「艺术节让我城动起来!——策略与实践经验谈」一场中,分享艺术节的策划理念和运作经验,是一次「民间」与「官方」实践大不同的互动对话。水晶与耿一伟同时都是艺评人,从评论者到策展者一路走来,他们对「为何办艺术节?」、「如何办艺术节?」均有不同的看法。

在水晶分享中国民间策动艺术节的限制与机遇的同时,香港康文署作为主办者采取相对审慎的发言策略,客观仔细梳理「国际综艺合家欢」和「新视野」两大艺术节「做过什么」是总结了过去十年的成果,对与会观众来说亦不无参照的地方,亦见三地间在不同政策、资源和文化影响下,艺术节的同、异与变化。

透过艺术节  让人们更认同城市

至于「我们让艺术节动起来!——文化认同与观众拓展经验谈」一场中,则由同时带著「新加坡音乐才子」陈国华与香港舞蹈家梅卓燕合作的寓言式歌剧诗《玉鸟飞》来港的「新加坡艺术节」总经理刘祺丰首先发言,他集中分享当地艺术节的几个获得很多社区回响和公众参与的项目,透过他们对艺术节的参与,建立其认同感,同时也吸引了来自不同社群的新观众。刚完成了「澳门国际音乐节」的澳门文化局文化活动厅厅长杨子健虽然谦称自己接手艺术节不久,但也从在当地探索拓展社区力量、与众同乐的实践,看到澳门发展艺术节的方向与方式。

在「圆桌讨论及与观众交流」一场中,长期参与大中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莫健伟提出对艺术节长远而能持续发展的关注,包括重新思考策划艺术节的目的,和怎样与观众维系深化的关系,提问和思考对与会者来说都具启发意义。正如耿一伟在座谈会前的访问中表示,一个城市之所以需要艺术节,是为了让人们彼此更亲近,「艺术的分享让他们之间有了超越地域的关系」,座谈会有助开展日后交流的更多可能。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