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北京来台演出的黄盈工作室《黄粱一梦》。(广艺基金会 提供)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2012表演艺术回顾/ 现象观察三:两岸三地剧场交流的新局面

从单向输出到理解合作 铺展华文剧场未来格局

去年两岸三地的剧场交流分外热闹,可谓盛况空前,也让人看到未来合作的可能。本地剧场人看到的是中国的「市场」,中国剧场人看到的是台湾的「创意」,若能以台湾小剧场作为原创研发中心、中国提供制作资源与市场条件,两岸三地的艺术家从交流、认知、理解到合作,将可缔造华文戏剧市场的新格局。

去年两岸三地的剧场交流分外热闹,可谓盛况空前,也让人看到未来合作的可能。本地剧场人看到的是中国的「市场」,中国剧场人看到的是台湾的「创意」,若能以台湾小剧场作为原创研发中心、中国提供制作资源与市场条件,两岸三地的艺术家从交流、认知、理解到合作,将可缔造华文戏剧市场的新格局。

二○一二年两岸三地的剧场交流,堪称盛况空前。五月,由广艺基金会规划的「Bravo!喝彩网」大张旗鼓举办「青世代剧展」北京篇,邀请三位北京年轻编导作品访台,打破了过去台湾小剧场对中国单向输出的局面,开启两岸小剧场交流首部曲。无独有偶地,迈入第五届的「女节」,除了多位台湾剧场女将,另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的作品,展现当代女性创作者的关注焦点。此外,香港和台湾的展演交流由来已久,却缺乏整合的平台,「香港周2012」首度登台,为期十天的活动,来自香港十多个艺文团体轮番使出混身解数,展现生猛创意,更与台湾艺术家联手激荡创意,擦出火花。

台湾小剧场让对岸看到剽悍创意

两岸三地剧场蓬勃发展,但长期欠缺接轨机制。例如,中国现代剧场的发展与现况,对台湾观众而言,向来是陌生且面目模糊的。对于「小剧场」一词,台湾和中国即存在著不同的认知思维。一般来说,中国小剧场的「小」主要意义在场地上——约五百人座位上下的小型剧场,小规模演出;台湾小剧场的「小」意义在精神面上——以小搏大、甚至以小为傲,挑战传统和体制的大而无当,在美学上锐意创新,是一种外围的(Off)、实验的(Experimental)的小。

台湾小剧场登陆,得从九年前说起。二○○三年,北兵马司剧场举办了一个剧展,台湾表演团队包括外表坊、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金枝演社,身体气象馆等,以五部风格悬殊极大的作品,让向来对台湾剧场理解只有「表演工作坊」的中国观众大为惊讶与惊艳。台湾小剧场敢冲敢撞尝新实验的精神,「整体输出,套装营销」到中国的壮举,让对岸剧场界看到一个略具规模的台湾小剧场展示。随后,○七年、○八年和○九年,连续三年的两岸青年戏剧季,更让台湾小剧场更加深植于中国观众的视野。二○一○年后,导演孟京辉主导的「北京青年戏剧节」接续引荐台湾团队的平台,今年由狂想剧场《贼变》、外表坊《春眠》和毛梯剧团《黑白过》获选参加。

中港剧场造访热闹非凡

中国现代剧场作品来台数量,则在这两年达到巅峰,大型制作包括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鹿鼎记》、中国话剧院导演田沁鑫的《电影之歌》、《红玫瑰与白玫瑰》和《四代同台》等,小剧场作品则有「青世代剧展」北京篇,由北京大方晓月文化创意与爱尔兰盼盼剧院共同制作的《斗地主》、黄盈工作室《黄粱一梦》和优戏剧工作室《在变老之前远去》,以及北京瓢虫剧社曹克非和饭剧团姜均在「女节」发表的《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和《时间的代价》。此外,李清照私人剧团刘亮延的《白兰芝》虽然从编导到设计团队都是台湾主导,却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资的作品,台湾创意、上海制作,是个案还是未来两岸剧场互动新模式,值得观察。

第一次在台湾举办的「2012香港周」,除了主推香港话剧团《我和秋天有个约会》、进念二十面体剧团《万历十五年》等两档大戏之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港台两地艺术家携手合作的舞蹈节目《城双成对》,集合十八位香港舞蹈家与廿位台湾艺术家,在蔡瑞月舞蹈社户外打造长达六小时的舞蹈马拉松。港台文化合作委员会召集人毛俊辉表示:「我们一直积极推动港台两地的深度文化交流,希望以香港周为起点,每年固定举办,让所有台湾观众认识香港的文化创意。」

交流合作外也需克服环境难题

如何协助两岸三地剧场创作者彼此互相了解、进而协同合作,已是不争之需求,二○一一年底,由文化部推动,广艺基金会负责规划的「两岸表演资讯平台—Bravo!喝彩网」上线启用,期待两岸表演艺术活动的交流,脱离过去孤军奋战的处境,借由公开透明的对话机制,未来走向健全的市场时代。然而,尤其是前进中国,制度差异,仍待克服。广艺基金会副执行长暨北京办公室首席代表徐昭宇说,前进中国市场仍存在诸多挑战,尤其许多制度面的差异。例如中国政府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施许多补贴政策,但没有透明化无从申请;其次以北京为例,演出场馆很多,但场地租金是台湾的两、三倍,一般剧团很难负担。

更令台湾剧场工作者头疼的,是严格的审批制度。以台湾作品赴京演出为例,一路报批,从市政府、文化部到国台办,时间从两个月到半年不等,但在地团队平均只需两周,待遇大有差异。由于报批未过就无法售票,经常形成紧张的状态。两岸演出环境虽有差异,但不可忽略的是,中国市场急需人才和节目。徐昭宇指出,在政府政策鼓励下,各地兴起演艺聚集区,单是北京东城区剧院数将达六十家,西城区的剧院数目也不遑多让。在此情况下,剧场十分需要管理人才和内容,将是台湾人才和团队的机会。

几番互通有无下来,本地剧场人看到的是中国的「市场」,中国剧场人看到的是台湾的「创意」。若能以台湾小剧场作为原创研发中心、中国提供制作资源与市场条件,两岸三地的艺术家从交流、认知、理解到合作,将可缔造华文戏剧市场的新格局。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