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荷兰作家杨恩.鲍威尔斯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沉没的红》以独角戏形式,带观众进入痛苦的回忆之旅。导演盖西耶特地将舞台打造成一间暗房,回忆的红光如同显影剂,以冲洗照片的动作取代作家坐在桌前的书写,过去的影像在黑暗中逐渐显现、陈列,好比记忆从脑海深处慢慢浮出。
世界之窗 比利时系列—基.盖西耶&东尼浩斯剧院《沉没的红》
9/26~27 19:30 9/28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我在森林里迷路,因为偏离原路。」五岁的小男孩在战俘营交互蹲跳,他大声答数、用力弹跳,在流满鲜血的炼狱里,寻找消失的方法。然而,他没有消失,日本兵随机扫射时,妈妈要他待著别动,卅年过去了,五岁的他仍困在原地、站在迷雾里。
舞台为暗房 让惨痛记忆显影
改编自荷兰作家杨恩.鲍威尔斯(Jeron Brouwers)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沉没的红》以独角戏形式,带观众进入痛苦的回忆之旅,面对爱之无能、生存之无解、记忆之无情,从告解的沉默、迂回、撕裂到破茧而生的平静。这部小说曾在欧洲引起极大震撼,出生于印尼的鲍威尔斯在二战期间和母亲、祖母与妹妹被关进日军的战俘营,饱受欺凌,满眼所见的血、日本国旗,甚至是红十字会的标志,都成为梦魇般的死亡红色。回到荷兰后,他恨透存在、对生命的美丽无感,直到四十岁时得知母亲的死讯,才让他再度回看那段童年恐怖的战俘岁月。
《沉没的红》是导演盖西耶所创作「记忆四部曲」的第三部,不对殖民与战争进行批判,而是将焦点放在个人的见证与私密经验,因为个人的故事背后即蕴含世界的历史,对记忆的剖析则意喻人的存在。盖西耶特地将舞台打造成一间暗房,回忆的红光如同显影剂,以冲洗照片的动作取代作家坐在桌前的书写,过去的影像在黑暗中逐渐显现、陈列,好比记忆从脑海深处慢慢浮出。影像本身就像记忆的碎片,组成这个藏在主角体内的迷失小男孩;五台摄影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演员,即时拼贴在舞台上的两块大投影幕,以呼应小说中主角与自己的倒影对望,残忍的自我剖析组成一幅支离破碎的肖像。
贴近小说意象 独白只减不改
演技精湛的演员德克.罗夫索夫特(Dirk Roofthooft)曾说,这些美丽深刻的独白,是一个演员一生难求的机会,自二○○六年起演出此角,近九年的时间,至今依然打动他并愈发感到演出此作的迫切。由于小说的叙事逻辑十分严谨,有如数学推理,直到最后,才能拼凑起所有碎片。为了能进入小说家的写作风格和意象,独白文字只有删减,没有更动。赤裸的私语、情感的迷宫,加上影像的诗意,《沉没的红》适切传达「记忆之不可能与无法遗忘」。这趟暗房里的深渊之旅,其实是对生命深切的绝望与渴望,在浪漫的想像中,对抗美丽的消隐退位,「没有金色双眸的鹿,突然出现在我眼前,站在湖的对岸,迷雾和雕像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