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剧场、歌剧及电影导演作品闻名的薛侯上月辞世。(AFP 提供)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知名导演薛侯 艺术人生谢幕

法国知名的剧场导演巴提斯.薛侯,于十月七日因肺癌辞世,享年六十八岁。薛侯的创作领域横跨剧场、歌剧与电影,而且都留下不少经典之作。十五岁就立志当导演的他,自认「老是不如人」,所以在艺术的路途上不断努力,也不想受限,担任过多个剧场的艺术总监,却从没有自己的班底,一路「探险」至今,人生精采落幕。

法国知名的剧场导演巴提斯.薛侯,于十月七日因肺癌辞世,享年六十八岁。薛侯的创作领域横跨剧场、歌剧与电影,而且都留下不少经典之作。十五岁就立志当导演的他,自认「老是不如人」,所以在艺术的路途上不断努力,也不想受限,担任过多个剧场的艺术总监,却从没有自己的班底,一路「探险」至今,人生精采落幕。

以剧场、歌剧及电影导演作品闻名国际,曾得到莫里哀奖及坎城、柏林影展最高肯定(电影《玛歌皇后》La Reine Margot一九九四年得到坎城评审团大奖,《亲密关系》Intimité二○○一年受颁柏林影展金熊奖),本身也是演员及剧作家的巴提斯.薛侯(Patrice Chéreau)十月七日因肺癌逝巴黎,得年六十八岁。不断在创作形式及空间塑造上追求自由,也对人性阐释及政治理念充满兴趣,年纪很轻就展露锋芒的薛侯,走得有点匆忙,但丰富的「探险」旅程(他如此形容自己的创作企图)及作品,已经在本世纪充分散发光芒。

十五岁立志当导演  认真不懈

十五岁起就在中学的戏剧社担任演员及导演,而在一九六六年廿二岁时就成为巴黎郊区莎图市剧院(Théâtre de Sartrouville)的总监,这是薛侯剧场生涯的开端。就像其他大部分在六八社会运动前后时期开始参与创作的剧场人,薛侯坚持社会主义理念并公开表明从事政治剧场的立场非常鲜明。他先后将马里沃(Marivaux)、拉毕许(Labiche)及 德国剧作家连兹(Lenz)的作品搬上舞台并得到好评。

父母分别是画家及插画家,薛侯从小奠定的美学基础及观察力主要来自绘画,除了叙述自己常一边读剧本一边画图外,十五岁就立志当导演的他还说,自己一辈子不断努力只因为觉得老是不如他人:画得没父母好、写得没传统经典好、旋律节拍掌握也比不上同学,所以要不断努力取得「发言的位置」,说「我想说的故事」。

薛侯不希望被局限的理念,也可从他持续跨界及转换环境看出:从经典剧本到现代创作;从舞台剧、歌剧到电影;从初期执掌莎图市剧院、米兰的皮寇娄剧院(Piccolo Teatro),到七○年代的国立TNP剧院(TNP de Villeurbanne)及八○年代的南特尔市杏树剧院(Théâtre Nanterre-Amandiers)等。渴望自由的艺术家除了不想拥有自己的剧团或创作班底外,不恋栈既有成绩、勇于冒险的精神,为他的创作生涯带来两段特别引人瞩目的高峰。

从不拘泥  晚年风格愈趋俭朴

七○年代末期与著名指挥家布列兹(Boulez)合作华格纳的《指环》,以「角色表达」为首,彻底挑战歌剧界的传统,让歌剧演员作更自然的演出而不只是随时注意自己是否唱得准确。这项「革命」获得空前成功,让观众几乎忘了在台上演出的是歌剧演员!此时薛侯不过卅多岁。接下来则是八○年代南特尔市杏树剧院时期与现代剧作家戈尔德思(Koltes)及惹内(Genet)的合作:初期薛侯以自己一丝不茍的态度在舞台、服装及导演工作上巨细靡遗地作了完整诠释及大量基本功,却被讥为只看到字但连句子都没读懂,完全抓不到剧作的精髓及其政治意图。而薛侯则以持续不挠的态度及尝试作回应,最终得以将自己的舞台语言去芜存菁地融入剧本,将戈尔德思作品《棉花田的孤寂》作了令人难忘的首演。

南特尔市杏树剧院时期后,薛侯的剧场美学呈现愈来愈偏向简朴风格,比方二○○三年的《费德尔》是在观众间进行演出,极简的舞台布置特别得到瞩目,大部分剧评认为导演藉「贫瘠」来表达对剧中主要人物「无罪」的极度支持,也有人觉得是繁华看尽的薛侯已经进入不需物质即可表达灵魂的阶段。

离世前几天还跟友人提到,可不希望后人把某条道路或某间学校以己为名来作为纪念,「千万不要,」薛侯说,「我的遗嘱中得特别注明这点。」是因为骄傲、谦逊,还是预感无法掌握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呢?大概都有吧, 但这些对一直往前、从不回头看的薛侯来说,现在应该也不太重要了。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