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话剧《推拿》,于九月初在北京首演,十月来到上海。该剧改编自毕飞宇的同名小说,由喻荣军编剧,郭小男执导,是剧场中少见以盲人族群为主角的题材,演员闭眼全盲演出,将挑战的舞台上灯光区位的准确性。
小说改编成其他文艺类型,传统由来已久,好比,小说是水,演绎而成的他种载体,则是新命名的各式饮品,所以关键是水质优良与否,造就可口的程度。近来,改编自小说而来的话剧,屡屡票房热收长红,源自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小说,在坐拥海量畅销的读者下,又转战话剧市场,人气节节高升。热门小说一旦被相中了,改编的浪潮,或是推进了魔幻虚拟影视,或是接著奔向真人实演的话剧,文艺型态转换的道路上,似乎都是脸熟的一家人。这几年白领话剧发展的走向,偏重于爱恋和搞笑与悬疑题材,在爱情中疯狂地搞笑和面临人生悬疑处的思考,反映了都市生活的单调与失能,开拓更多的演剧方式,期待更多元的表述手段,似乎想给都市丛林中压抑的空间,挥洒出些许点温暖和阳光……
盲人小说故事改编上舞台
话剧《推拿》的推出颇有这种摸黑走夜路的勇气,根据毕飞宇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原著曾在二○一一年获选茅盾文学奖,电视剧抢先在九月上档,替话剧打响了名号。
被誉为「最了解女性的男性作家」的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写作,并不是以同情与施舍的角度入手,本著对盲人群体最大的尊重与理解,描述了推拿中心里的盲人按摩师独特的生活,细微而彻底,温情的笔触贴近到这特殊群体的心灵漩涡,他们有著和一般人的爱恨情仇和酸甜苦辣,同样需要尊重与关注的精神和生活世界。《推拿》写出了这群不见光明人的乐观、忧伤、爱情、性欲、企图、狂想、颓靡,破除了我们对盲人认知的情感局限、有光亮方有一切的观点,其实,黑暗中也有无限可能宽广的天地,由此引发阅读者对于这一群体生命价值的深刻体认和省思。
改编这样一部细腻的文字作品,对于编剧喻荣军来说可谓是省力不省心,按照原有章节架构删减即可,好像是轻车熟路,一起动却发觉,转换他种载体,像是换另一双鞋走路——小说创作者用平底鞋迈步,走到哪写到哪,路在脚下,笔随心转;移植到剧场版,换成不同高度的鞋,用力不当,不慎摔倒的机会大大提高了!
喻荣军浓缩了原有的情节,集中三对盲人情侣为主线,部分角色合而为一,结局改成大团圆。大学时曾学了四年推拿,又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专业团队,提及改编的难题,喻荣军说稍不留神,就会陷在原著里,找不到出口。仅管《推拿》被转换话剧化,原作者毕飞宇表示,在创作中,也曾经历了艰难的徘徊,因此理解改编的难度,并将给予舞台二度创作充分的自由。
演员挑战闭眼全盲演出
风格华美巧饰的导演郭小男,在舞台呈现上将加入表现主义的手法,利用主题曲、舞台设计、多媒体、灯光、强烈紧凑的配乐手段,让观众充分体会到盲人的内心世界,希望与现代人的情感达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通」。演员采取闭眼全盲的演出,这将挑战的舞台上灯光区位的准确性,对于描写黑暗视界表达十分克制的郭小男认为「没有强加给人物的快乐,也没有过分的悲情,更没有矫情的粉饰,一切都真实得近乎残酷。」结尾处理会与小说非常不同,将会让观众感受到残酷的生活中仍有令人震撼的温情。
在国际盲人日当天的演出也将开放导盲犬入场,首创境内开放盲胞友善的风气,在「视而不见」的「瞎话」场域里彼此互动,不能用好不好看来定论,只能说参与者各个「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