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报纸媒体萎缩,专业的表演评论家失去发表舞台,对作品「一言定生死」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但因网路及社群媒体的兴起,评论却是愈来愈多且愈来愈快。原本报纸的专业评论逐渐被艺术公关所取代,这样的评论生态,未来会怎样发展,谁也不能预见。演出、评论、观众的关系,还在继续改变中。
传统的百老汇剧场与评论的关系,是开演夜制作人与演出团队在时报广场附近的餐厅里彻夜庆祝,等到凌晨报纸出来,看评论决定庆祝可能继续下去或是草草了之。
「一言定生死」的时代不复在
但是当二○一一年《蜘蛛人》音乐剧演出时,在有史以来最长的一百八十二场预演期间,每晚的演出情况、观众反应,第二天马上就在网路聊天室上流传,其热烈程度,甚至逼得一些主流媒体的评家不得不在正式开演前就发表评论。等到二○一三年NBC电视剧Smash要呈现百老汇的现况时,剧中虚构的音乐剧Hit List第一场预演,台上还没结束,剧组已经在台后搜寻Twitter的留言。
这是今天纽约评论界的写照,由于纸业媒体萎缩,专业的评家是愈来愈少,但因为网路及社群媒体的兴起,评论却是愈来愈多,而且愈来愈快。纽约不但是全美的表演艺术中心,也是媒体中心,所以其生态就是其他地方的缩影。
如果要问评论的目的,大概最主要的是给观众买票时提供一个指南。也许在不太遥远的过去,真的曾经有评家可以「一言定生死」的时代,像是上世纪中期的剧评家Brooks Atkinson、乐评家Harold Charles Schonberg,都有笔力千钧的声誉,直至八○年代,《纽约时报》剧评主笔Frank Rich仍可以在其回忆录宣称,是他的鼓吹让松罕的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能演到六百场。
但即使权威如Rich,也挡不住当时以《悲惨世界》和《歌剧魅影》为首的「英流」入侵。至于进入廿一世纪,百老汇早已认清票房与口碑往往不可兼得,所以各种由电影改编、由旧曲串成的所谓「点唱机音乐剧」,不管评论怎么骂,还是层出不穷。要想看评论的影响力,只能去话剧、有限档期的、及剧场容量小的外百老汇里去找。这还是就演出场次稍多的戏剧而论,至于像舞蹈、音乐等常只有三五场的演出,等到评论出来(最快也要隔一天),早就下场收台,就算观众想看也看不到了,实在说不上对票房的影响。
报纸专业评论失去舞台
有一定知名度的评论还是不少,除了《纽时》是各家中最具权威也是剧迷最爱挑错的对象,其他还有剧评《洛杉矶时报》的Charles McNulty和《芝加哥论坛》的Chris Jones、乐评如《华盛顿邮报》的Anne Midgette、《纽约客》的Alex Ross、《洛时》的Mark Sewd,舞评如《纽约客》的Joan Acocella等,但他们的影响力都只限于圈内人。这是为什么近年报纸杂志裁员,评论家都是第一波失业的。绝大多数美国地区报纸,早已不再刊评论,要有也是转载通评社或其他大报,而且这通常只是影评。美联社在去年决定停止评外百老汇及歌剧,就是归因于没有市场需求。
消失于报纸媒体的评论,转进0与1的网路间,但这个虚拟世界没有既定的规则,不须遵照演出单位的时间表,等开演后才评,这个世界尤其喜欢你来我往的互动,最热中的活动就是挑著名大报评论的错。网路普及影响的不只是评论,连纯属资评性的listings,都愈来愈少见于油墨。《纽约客》、《纽约杂志》的改版,都大幅减少罗列的演出表,伦敦的Time Out自去年底停止列古典音乐,芝加哥的Time Out更是完全转到网路上。
但说穿了,评论虽多,除了业界中人,没有谁会花时间上网来读,这也是为什么《纽时》的评论,还是在纽约演出者最在乎的。就算不能促成在纽约多卖几张票,好的评论,还是可以把节目推销到其他地方,毕竟一纸《纽时》的佳评,在全世界的表演艺术圈里,还是有金字招牌的效力。然而纽约演出多如牛毛,即使是每天都有独立艺术版的《纽时》也无法一一细数,抢夺版面的竞争就更加激烈,也因此专业评论不断减少,艺术公关却是愈来愈多。
这样的评论生态,未来会怎样发展,谁也不能预见。演出、评论、观众的关系,还在继续改变中。
美国艺评哪里看
《纽约时报》www.nytimes.com
《洛杉矶时报》www.latimes.com
《芝加哥论坛》www.chicagotribune.com
《华盛顿邮报》www.washingtonpost.com
《纽约客》www.newyor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