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年以《操偶师的故事》让台湾观众惊艳的旅欧偶戏创作者杨辉,将带著新作《牛仔裤》再度造访。虽是布袋戏世家的第五代传人,但杨辉在创作上积极找出自己的路,戏偶的运用不限于布袋戏偶,剧场的运用也跳脱传统、结合现代剧场思维。而对历史非常感兴趣的他,也喜欢在创作中展现自己对历史的热情,与对小人物的关照。
国际剧场艺术节—杨辉&瑞士洛桑剧院《牛仔裤》
10/10~11 19:30 10/11~12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02-33939888
漂泊似乎是偶师的宿命,揹著戏箱流浪,在庙埕、市集、广场,以手中之偶寓喻人生,演绎古往今来,采集江湖传说,班雅明笔下说故事的人,在他们的身影里至今还能找到蛛丝马迹。
来自中国、现居法国的偶戏创作者杨辉,也可说是流浪之人。他的身世,若看过他于二○一二年来台搬演的《操偶师的故事》,便可略知一二。其父杨胜因偶师背景在文革时期遭批斗、饱受折磨,抑郁而终,一家人也因此颠沛流离。身为布袋戏世家的第五代传人,杨辉要一直到廿五年后,历经世界的漂流和几度重看自己的家传绝活,并在法国国家图书馆与父亲的纪录片重逢,才能再度回望这段家族记忆和故往人情。
「做这出戏时,我感觉自己身上背负了很沉重的十字架,但这是我自愿的。」谈及《操偶师的故事》一作时,杨辉不讳言遭逢各种不同意见的声浪,包括外界质疑他没有坚持传统,或是弟弟亲友说这不是记忆中的爸爸,为何这样说故事而不是那样说等等。但这段记忆何其敏感又沉重,一旦他选择继续在偶戏创作的领域深耕,传统与传承的包袱自然也像剧中的石头和巨龙那般具体地如影随形,而面对它,正是他给自己的人生功课。
流浪开启当代契机、突破传承包袱
决定要做这出戏之时,杨辉便想把个人记忆的纠缠提升至对历史回顾的视野。他首先做的功课就是关于一些伟大艺术家们的后代,如何在长辈确立艺术地位之后,寻找传承之路的自我冲突,例如梅兰芳与其子梅葆玖。「要像爸爸!」仿佛是个紧箍咒、世人检验后代作为的标准,也成为杨辉取舍的矛盾,于是他研究自家父祖辈各代的掌中戏形式,中间的差异与转变为何。好比爷爷其实是个单打独斗、闯江湖的讲古之人,专门在茶馆里以南管音乐为底、配上手中戏偶说古道今;而父亲在民国之初又受当时潮流影响,将京剧的身段、唱腔揉进家传的绝学里。
不过一代之差,杨辉的父亲已从讲古转换为著重戏曲形式的布袋戏,另立宗派。「那么我要走什么样的路呢?那一定是另一条路。」杨辉认真说道:「艺术的形式一定会跟著时代不断改变,而且还与创作者自己的经历有关。我父亲因为看了京剧、受到吸引而想要改革家族的表演形式,我也同样有属于我的人生经验和不同的世界观,而想要走出自己的路。」
廿多年的流浪岁月,像是杨辉从东方至西方的取经之路,提供他更多元的养分和更辽阔的创作空间。谦虚的他总爱在访谈时说自己书读的不多,在中国也没念什么学位,是个爱玩的粗人,但出国后的这段时间,就好像从旅行及与欧洲艺术家合作的过程里,念了剧场创作的中学和大学。「我认为过去的事物有被保存和传承的重要价值,但是传统的技术有机会可以在丢失时再被复制、恢复,真正难的却是在『精神』的传承。」而父亲传承给杨辉的精神,令他至今受用无穷的,是一句人人懂得的简单道理、珍贵在于是否实践:「眼见是师,到处为徒」。
杨辉的出走起始于一九八九年,弟弟决定到美国开餐厅,廿四岁的他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跟著离开家乡,独自到中南美洲展开这场再也回不去家乡的流浪。「那时我还在巴西遇到台湾的农耕队,大家讲起闽南话特别亲切,他们看我一个人,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和关怀。虽然那时还没去过,但因为这样,一直以来我对台湾就很有感情。」杨辉接著在阿根廷遇到一些在街头表演的偶师,彼此交流技艺、以偶对话,建立情谊。经由他们的带领,一路来到了西班牙,和他们一起参加各个城市的艺术节,在各种非正式剧场空间里推出小型的创作,机动性十分高。喜爱玩音乐、对摇滚乐也颇有认识的杨辉勇于尝试,常拿起身边的乐器就和当地的乐手一起即兴合奏,所以当时的小作品有不少可是以布袋戏搭上欧洲乐手的实验之作,自由的气氛让杨辉玩得很开心,也让他就此在欧洲留了下来。
从历史理解现在、想像未来
二○○三年,杨辉受邀到法国史特拉斯堡青年剧场国家戏剧中心教授布袋戏,秉持著「到处为徒」的精神,他开出了一个特别的条件,学生得教他一样当代剧场的知识作为交换,因而他一下获得了许多,也是他自己戏称的「中学时期」。当时的剧院总监卡利(Grégoire Callies),邀请他共同创作一出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当代剧场,由杨辉提议文本。「我弟弟听闻,马上说那当然是要演孙悟空,第一次一定是要拿真功夫出来才能服人。但我仔细想了一下,觉得要跟随我自己的创作兴趣,我不想要哗众取宠,我想让人看到深沉空灵的美。」于是他大胆建议了关汉卿的剧本《窦娥冤》,改名为《六月雪》,让西方观众体会到戏偶在一方空台、苍茫飘雪中也能无声地展现细腻情感。
这次的合作开启杨辉尝试不同类型的偶戏创作。他陆续和卡利合作了《唐吉诃德》和《奥德赛》三部曲,其中包含布袋戏、日本文乐、欧洲戏偶,甚至有半人高的自创机关偶,不同类型的偶并列台上相互运用,偶师也不再隐藏,反倒更加强调人与偶之间的关系,以求尽现历史洪流下的生存。杨辉对于处理历史的兴趣也在此时奠基,「创作《奥德赛》时,我曾经跟导演提议将同一时期各地的历史事件交叉呈现,像是美国一九六○年代的嬉皮、伍玆塔克音乐节,再对照拉丁美洲的革命、中国的红卫兵等等,以街头上的小人物为主角,处理得像电影剪接,让历史事件彼此呼应。不过导演最后没有采用,他比较偏向口语上的论述。」
对杨辉而言,这个没有采用的想法却是他在创作上的重要体悟,他对历史的热情,及对小人物的关照,反而是自己在剧场创作上天马行空的基础。这或许也像舞台上人与偶之间的关系,好像同为一体又好像两个角色,偶就如同幻想与真实的共同化身,也是复杂关系里的映照和显现,集历史于一身的镜像象征。「我很喜欢研究历史,而且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到哪里去,都会先把那个地方的历史看一遍。」以历史为根基,理解现在、想像未来。
然而,他也坦承,来到欧洲、转型创作当代剧场,当然因环境和自己的选择丢失了许多传统技术上的东西,「但是有一个是在中国比不上,而且更重要、首要的,便是创作的自由!」这个自由指的当然是中国高压霸道的审查制度,但另一方面,也关乎他打开眼界后所拥有的实验上的自由。他比较过去演出布袋戏时,总依照父亲所教、遵循传统的程式化,就是一个尽心尽力的工作;现在创作和演出偶戏,则变成扎扎实实的生活,挖掘内在的同时又要寻找多元和精粹,对自我的挑战更高。多年来能在欧洲持续教学、创作,并受到观众的支持,杨辉笑说:「很幸运,自己的作品有接上欧洲的地气。」
小人物的生存与纪实偶剧场
虽说杨辉拥有布袋戏的背景,但戏偶的造型却颇有个人风格,和传统戏偶的古典美相比,他的人物面容著重于坚毅的刻划。「传统的戏偶比较概念化,过于完美的雕塑讲究无杂质,我觉得反而去掉了『感觉』的部分,没有人性。」现在制作戏偶时,杨辉喜欢强调雕刻的手感,传达素描的感觉,他回忆这个改变来自于一次在西雅图旅行时,看一位木雕师父工作,「他直接拿斧头哗啦哗啦地砍出印地安人的雕像,那种大刀阔斧的力道实在很棒。」后来杨辉也为自己设计了不同的雕刻刀,制造深浅不一的纹路、刮出粗糙的质感,特别能表现人的性格、岁月风霜和生存的野性与韧性。
即将来台演出的《牛仔裤》一作,便充分表现了杨辉对于小人物的生存和历史的人文关注。「《操偶师的故事》是从历史的反射看现在,《牛仔裤》则是透过对现在的呈现,去提醒未来。我自己觉得这两出有它连贯延续的脉络。」《牛仔裤》描述一个名叫茉莉的女童,从乡村来到牛仔裤工厂,终被日以继夜的劳动压垮。在这出音乐极少的戏里,杨辉特别选了东西方都耳熟能详的〈茉莉花〉一曲,为小女孩命名,歌中的美好想像和寄托恰与苦闷的现实成对比;这反差一如象征自由不羁的牛仔裤,却是在人间炼狱的压榨下制造出来。
「我是先看到一本报导中国牛仔裤工厂的书,被里面一张照片深深震撼到。一个孩子全身脏兮兮地躺在一堆牛仔裤上,睡著的他看起来疲惫不堪。我才赶快看自己身上的牛仔裤是在哪里制造的。」杨辉忍不住到处问身边的朋友是否知道一条平常的牛仔裤从何而来,并展开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而范立新的《归途列车》和法国导演派雷(Micha X. Peled)的《中国正蓝—女工哀歌》两部纪录片,是他创作上主要的根据,尤其是他还使用后者于作品里,成为一部分重要的影像。「我在纪录片里看到整条河因污染全变成蓝色,沿岸的乡村都成了癌症村。我才意识到在全球化的压榨结构下,现在更严重的是污染。而这个社会生了太多的病,我们到底留下了什么给下一代。」这个迫切的忧虑让杨辉觉得必须要做这个主题。
由于从纪录片感受发想,杨辉刻意选择低限的叙事和较为单纯的操偶形式,将他想表现的议题以画面呈现,「我想制造出杂志里的相片感,搭配剪辑的录像,就好比皮影戏的概念。舞台本身就是一个大偶,将操偶的概念转换成舞台和布景的配置。」一片片像屏风的布景,在移动之间,既是投影幕也是空间的创造者,再搭配中间旋转的圆形舞台,不时制造出蒙太奇的视感。为了有精准的剪接效果,舞台全是自动马达装置,不能有一丝节奏上的失误,杨辉笑说演员就像在地雷阵上跳舞。对他而言,舞台设计在偶戏创作里先于一切,因为那是偶的表述空间、基本的体现场域,而《牛仔裤》外方内圆的空间概念,正是为了去隐喻不断运转的社会和时间结构。
谈到《牛仔裤》,杨辉不免遗憾,碍于制作经费和规模,他仍有未完成的创作想法;但无论如何,过程的研究与美学上的实验,对他的意义却非常重要。这是在他创作历程里,一出非常不一样、任性的创作实验,一反他过去喜欢幽默好笑、多样偶戏呈现的手法,转而走向沉重且凝聚的凝视,挖掘历史的深度和现在的关系,试图开创属于偶戏的纪实剧场。「我最感动的观众回馈是,不少欧洲观众看完戏后告诉我,他们主动写信给厂商抗议。我想这是做戏所得到最大的礼物。」
人物小档案
◎ 1964年生于福建漳州,是中国布袋戏世家第五代传人。父亲杨胜,是引入京剧唱腔身段而开创「北派布袋戏 」的代表人物。
◎ 1989年离开中国,到南美洲、香港与欧洲寻求演出机会,2003年落脚法国史特拉斯堡青年剧院,约工作10年,后来转任瑞士洛桑剧院偶戏导演。
◎ 在史特拉斯堡青年剧院时期,共同创作《六月雪》、《唐吉诃德》和《奥德赛》三部曲。2011年获洛桑剧院邀请,将家族的故事创作成《操偶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