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千零一夜》现场局部。(吴垠慧 摄)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一千零一夜的剪纸故事

艺术家吴耿祯以剪刀为是「画笔」,透过各种材质与空间「剪」出他对世界的想法。最近展出的「一千零一夜九个海一片黄昏」,呈现了他《一千零一夜》剪纸计划的成果,透过剪纸与他人交换文字,互动中形成如同阿拉伯民间经典《一千零一夜》般的传说……

艺术家吴耿祯以剪刀为是「画笔」,透过各种材质与空间「剪」出他对世界的想法。最近展出的「一千零一夜九个海一片黄昏」,呈现了他《一千零一夜》剪纸计划的成果,透过剪纸与他人交换文字,互动中形成如同阿拉伯民间经典《一千零一夜》般的传说……

吴耿祯个展「一千零一夜九个海一片黄昏」

即日起~5/29  台北 尊彩艺术中心

INFO  02-27971100

一把剪刀、一张纸,剪出生活所感,剪出一千零一个故事。擅于剪纸的吴耿祯,透过剪纸的过程,与材质对话,与当下思绪对话,也与外界对话,近来他借由《一千零一夜》剪纸计划欲收集当代版的「一千零一夜」。

吴耿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剪出一千零一张剪纸图样,他一次剪出四张一样的图样,其中一张便用来与他人交换文字。当参与者收到这张剪纸后,得书写与这张剪纸相关的文字,回复给吴耿祯作为交换的「礼物」。

保留了瞬息流逝的片刻

《一千零一夜》的剪纸成果,于尊彩艺术中心举办的吴耿祯个展「一千零一夜九个海一片黄昏」展出,三张长桌排满红色剪纸相当可观。虽然他诗意描述「开门见山是剪纸,是夜是海是黄昏」,但不难换算出,若以一年、每天都是工作天的情况计算,吴耿祯一天平均生产三张以上的剪纸(包含淘汰的不满意之作)。故而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不只是剪纸图样的成果,更是艺术家以数量压迫自己从事「生产」,把创作当「功课」、把自己当生产机器的具体展现,这使得作品在面对展示时,采取了清单似的陈列方式,借以呈现出创作生活的精神状态。

《一千零一夜》剪纸图样的灵感,来自生命场景的某些片段,吴耿祯自述以「用写日记或慢跑的节奏来规范自己」,同时他让图样之间维持一致性的风格,例如都具有流动性的线条,图样包括了他使用的牙膏、人们抽烟的手势、人体局部、动物甚至纯粹的三角几何图形等,在剪纸的过程中保留了瞬息流逝的片刻。

参与者们在收到剪纸之后须写下「心得感言」,展场展示周书毅、李幼鹦鹉鹌鹑、许悔之等人的手写稿中,有诗文短句,也有具体成篇的文章,「对我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艺评。」吴耿祯如是认为。

这样互动型计划并非吴耿祯的第一次,但数量庞大却是前所未见。过去,中国剪纸手艺由母亲传给女儿,剪纸承载文化的传统,女儿既传承手艺,并加以改造,剪纸让人们生活的故事代代相传,一如阿拉伯民间经典《一千零一夜》,借由口述流传著不断被改编的故事。

「我希望整件作品经由不断交换,能留下传说般的文字。」倘若在不同国家或城市展出,就能收集不同区域的故事。透过交换的指令创作,吴耿祯欲让整件剪纸作品「最后只剩下文字」,挑战视觉艺术最终能否变成「文字阅读」。

以剪刀为画笔

吴耿祯毕业于实践大学建筑设计系,现为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研究生。大学时因看到光线流泄进入室内,他随手剪出图样贴在窗户上,因为透光,剪纸图样弥漫著迷人的空间感,此后开始投入剪纸研究,获选第二届「云门流浪者计划」奖助,前往陕北探访民间艺术,吴耿祯体悟到剪纸图样富含寓意,可作装饰、驱邪、治病和节庆之用,而后驻村期间也探访了欧陆的剪纸艺术。

在林怀民眼中,初识时头发又蓬又乱、充满焦虑的吴耿祯,而今可以「安静」地完成庞大的剪纸计划。从最初的小窗花,吴耿祯多年来挑战不同性质的空间场域,除了一般展场,他曾参与路易.威登、爱马仕等时尚空间的设计,也担任「李清照私人剧团」《白素贞》和金枝演社《仲夏夜梦》的古迹环境剧场等舞台设计工作,和与MeimageDance跨界合作舞蹈《亲爱的》,拓展当代剪纸的运用范围。

吴耿祯拒绝定义自己是剪纸艺术家,只想单纯创作,剪刀是「画笔」让他体认世界,因而对空间与材质从不设限,他曾利用爱马仕回收的丝巾、皮革当成剪纸素材,在新作「影像剪纸系列」中则是将摄影输出在「宣影布」上。这是一种质地良好、可供制作书画复制品的纸材,吴耿祯将他在不同城市旅行拍摄的照片输出在宣影布上,再加以裁裁剪剪、变成另一种诗意的影像花纹。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