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起,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特地举办了香港第一个「国际剧场工作坊节」,邀请多个海外单位,就各种美学议题与剧场形式,在香港举行公开讲座、对谈与工作坊。此活动引起香港剧场界的高度兴趣与期待,艺术发展主管刘祺丰即表示,工作坊节目的在于「制造更多讨论空间,启发更多新创作,开拓本土表演艺术的新领域」,为「日后双方合作埋下种子」。
今年八月起至十一月,西九文化区管理局邀请八个各有特色的海外单位,与香港多个团队就不同美学议题和剧场形式合作进行公开讲座、对谈和工作坊,正式启动第一届「国际剧场工作坊节」。八月头炮主题是「纪录剧场」,由德国团队「里米尼会议记录」(Rimini Protokoll)剧团的史蒂芬.凯奇(Stefan Kaegi)与「前进进戏剧工作室」和香港歌德学院合作,团队过去的创作强调剧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取材社会场景和事件,作品在城市不同空间流动,「非职业」的演员素质更打开作品的开放性。
启发未来创作也为合作埋下种子
这次活动一推出就引起香港剧场界一阵轰动,都对西九这次有策略地推动交流,让香港创作人更广泛地接触当代剧场不同形式和美学尝试充满期待,凯奇的公开讲座更坐满了整个麦高利小剧场。艺术发展主管(剧场),来自新加坡的刘祺丰在工作坊节的介绍中说这是一个两年一度的、关于当代表演艺术节目创作方法的长期项目,目的在于「制造更多讨论空间,启发更多新创作,开拓本土表演艺术的新领域」,为「日后双方合作埋下种子」。
在不少西九以往与剧场业界交流会中,大家除了对硬体建立的时间表和规模感兴趣外,对软体的配合和发展也有很多讨论,特别是本地创作是否能够在量和质两方面追上,不过香港创作目前有太多外在条件限制和影响其发展,而在内容、形式、创意和视野各方面的开拓,才是最要面对的问题。
这次工作坊节的野心很大,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密集式(绝大部分工作坊集中在十至十一月进行)把以往鲜有来访的国际艺术团队引介来港,对本地创作人,特别是已经演出、教育、巡回缠身的一众前线者来说,要抽出一整周时间参与工作坊需要很多协调和配合,而且有些工作坊是在同一周进行,加上对这些海外艺术家的陌生感多少削弱参与的动力;相对来说公开讲座的吸引力便较大。
如果主办单位是要透过工作坊节让本地艺术家有喘息、讨论、学习和交流的空间以激发新创作,那么在策略上便要仔细思考目前客观环境的现实条件——这不表示要完全「配合」情况,事实上主办单位也在尝试开出另一条新的交流和学习的进路——但至少有空间可以让艺术家可以消化,这对创作的长远和深度发展才有所裨益。
多样化的剧场创作方式来港交流
十月初第二节工作坊是与「香港话剧团」及「易卜生国际」(Ibsen International)合作,剖析挪威著名剧作家约恩.福瑟(Jon Fosse)的作品,邀请到与福瑟合作多次的戏剧文学指导,来自奥斯陆国家剧院的海格.托瑞森(Hege Randi Torrensen)主持。十月中刚完成的第三节活动主题是「与社会批判式的对话」,约迪.阿赫默.戴祖天(Yudi Ahmad Tajuddin)及奥高云.柏沙(Ugoran Prasad)来自印尼的「车库剧场」(Teater Garasi),他们把剧场视为发声和表达意见的平台,作品对应著社会政治议题,对雨伞运动后的香港来放说,这种研习经验相当珍贵,亦见主办单位的心思。
之后陆续登场的包括讨论剧场构作的克里斯托夫.莱普奇博士(Prof. Christoph Lepschy,德国),探讨形体、文本和舞蹈写作的安伦.路甘安.奥仁(Alan Lucien Øyen,挪威),介绍感官剧场的晏尔奇.芳卡斯(Enrique Vargas,西班牙),介绍实时表演的杨.法布尔教学团(Jan Fabre Teaching Group,比利时),及自动创作法及自动剧场的安提.汉普顿(Ant Hampton,英国)与基斯顿费.迈奥咸 (Christophe Meierhans,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