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整体的音乐活力是建立在音乐创作、学术研究、音乐教育、表演、评论、录音工业等各环节间紧密的共生与互补关系上。在德国,音乐杂志种类丰富,不论任何从事与音乐相关的职业者或音乐商品的消费者,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音乐杂志,表现出音乐资讯的高流通性与整个大音乐环境的成熟发展。
因为特殊的历史因素及政治现实,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只限于大城市里;音乐活动百花齐放的景象,可以由各地大小城市皆拥有专属的乐团与音乐剧场这一点来证明。《歌剧世界》Opernwelt评论各地剧院首演与新制作,访问歌手与指挥、报导其动向与登台的时间地点,专文介绍乐坛新兴之星(如一九九九年二月号报导我国旅德指挥家吕绍嘉),并评述新出版的歌剧唱片与相关书籍,可说是关心此地歌剧表演最新动向者与旅行各地看表演的歌剧迷必备的参考指南,也是德语区里最重要的歌剧演出评论杂志。每年十月出版的年鉴里,总结过去一个乐季以来最重要的制作,并由各地的乐评家选出年度最佳演出、歌剧院、指挥、男女歌手等;不仅立论权威,深受推崇,而且报导多著重在作品的世界首演与勇于创新的新制作上,反映出德语区音乐界不断突破传统的特色。
《管弦乐团》Orchestra每期最后几十页各地剧院与乐团招考歌手与乐手的征才广告,大概是所有音乐院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获取资讯的最佳管道之一。读者群多为在各地乐团就职的乐手,该杂志有不少工作合约的法律问题、乐团演奏技巧的讨论。另外,从在地音乐传统的角度出发所做的城市音乐史硏究,以及地方媒体乐评的刊登,让读者对全德各地的音乐文化活动一目了然。
在编排及取向上近似英国的Gramophone,《唱片论坛》Fonoforum可能是德国唯一一本、针对一般古典音乐发烧友的音乐期刊。除了明星演奏家的动态与专访、新发行录音的简短评鉴、经典唱片的历史回顾以及音响器材的介绍外,绝大部分的篇幅是由唱片公司与音响店的广告所占去。这也反映出此类杂志在现代媒体社会中所扮演的提供音乐商品资讯、刺激音乐市场消费的角色。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德国生产的古典音乐唱片出口到世界各地,此地的爱乐者并不需要购买唱片就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如果缴的税不算在内的话),经由现场演出以及电视广播,享受一流的音乐节目;也因此,在台湾一般音乐杂志里常见的,从版本比较出发,纯粹从录音来谈演出的唱片评鉴,在德国除了这本杂志外并不多见。
由此观之,电台里源源不断的音乐节目及剧院、音乐厅的演出,才是德国一般爱乐者精神养料的主要来源。而事实上,真正精采深入的乐评与报导,多散见于一般报纸艺文版面(Feuilleton)与广播节目中。或许对于很多人而言,广播电台以及公共电视台(如法德合作的Arte与3sat)每月发行的节目简介才是最重要的「音乐杂志」。
文字|林育立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