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〇年代台湾「经济奇迹」将国人的生活水准向上提升。两厅院启用,国内外表演艺术团体一时间往来频仍,艺文展演热络不已,彷如地底酝酿积累的能量乍然迸现。曾几何时,扮演著推波助澜角色的表演艺术类杂志,已经几番潮起潮落,大半隐没入历史长河。
八〇年代,台湾经济的飞速成长,创造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经济奇迹」,也将国人的生活水准向上提升。接续而来的是,一群年轻艺术工作者藉著小剧场演出,冲撞濒临瓦解的威权体制,反映出要求突破政治禁忌的民意;于此同时,政府花费七十五亿元兴建的国立中正文化中心两厅院落成启用,国内外表演艺术团体一时间往来频仍,艺文展演热络不已,彷如地底酝酿积累的能量乍然迸现。
躬逢其盛的兴奋之情,如今想来,仍令人血脉贲张;曾几何时,也扮演著推波助澜角色,见证时代变貌、留下历史记录的表演艺术类杂志,已经几番潮起潮落,大半隐没入历史长河中。
量化指标检视音乐杂志起落
十五年前政府宣布「解严」,是台湾社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解严后,整个社会文化与价値观进入重新形塑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感到精神匮乏的民众,以最直接的参与艺术展演,来塡补心灵的空白,这股时代潮流也为表演艺术类杂志提供生存的滋养。
若以量化为一个观察指标,来检视「市场供需原则」下诞生的表演艺术类杂志,人口数或活动量都居于首位的音乐类,当然是这个小众市场里的主流。文化界闻人张继高在民国一九七三年创办《音乐与音响》杂志,援引哲人尼采的名言「没有音乐,生活将是一种错误。」作为发刊辞题旨,一方面透过这份刊物介绍音乐与音响的知识与资讯,同时以远东音乐社名义引进各种展演活动。在文化资讯荒芜的年代里,讲求品质与品味的《音乐与音响》,创刊号就再版了三次,举办的相关活动也广受欢迎,使这本杂志成为那个年代的一个文化符号。
《音乐与音响》带起一片音乐性杂志的出版热,接续问世的包括《音响杂志》、《全音音乐文摘》、《音乐生活》、《音响世界》、《乐典》、《唱片与音乐评鉴:音乐月刊》、《爱乐人》、《古典音乐》、《乐典》等二、三十种,在音乐知识和音响资讯同样贫乏的情况下,这些刊物的内容多半两者兼具,尤其唱片公司大量进口古典音乐CD,为满足发烧友的需求,CD评鉴、版本评比都是不可少的单元。这股风潮也使过去向为贵族和有钱人休闲娱乐的音乐,开始走进大众的生活。
百家争鸣的景况,为整个市场带来希望。有限的发行量难以维持生存,广告收入才是杂志生命之所系。曾任《音响论坛》副总编辑的杨忠衡说,一九九〇至九三年典型的发烧期,唱片公司是排队来抢版面登广告,而且一次刊登十几页,手笔之大,令人咋舌。
当分食这块大饼者日益增加时,也出现排挤效应,再加上近年来景气不佳,国外唱片公司纷传购并、音响公司枏继关门,市场严重萎缩,音乐杂志也吹起一阵倒风。曾为指标品牌的《音乐与音响》杂志,在张继高手中已因故停刊半年,一九九五年四月交棒给张国卿、郭志浩、陈志铭等人,苦撑年余,还是在无以为继下停刊。
被视为后起之秀,且发行量一度窜升到市场排名第一的《音乐时代》,是媒体出身的杨忠衡于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创办,怀抱「建立全方位观点,介绍本地当代音乐」的理想,风格新颖的《音乐时代》,创刊号上市两周就卖出八、九千本。纵使有好的开始仍难敌已现颓势的市场景气,终因亏损严重,在一九九九年四月转手年代公司;更名改版的《音乐年代》,还是在同年底划下句点。
音乐杂志逐渐在市场中失声,陈国修一手扶持的《唱片与音响评鉴:音乐月刊》,也于三年前全面改组,由出身新力唱片公司的陈幸政接掌经营权。他以商业手法操作这本音乐刊物,靠代理进口国际最大品牌伴奏CD来养杂志,维持数千本的发行量,九九年第四季到去年年初更传出已有盈余的捷报。可是他预估今年整个市场广告量会再掉三成,为力抗景气寒冬,不但做起长笛进口生意,并增资成立音乐人网站,将店销产品转为网路销售,以节省行销费用,同时为相关客户规划网站,为延续杂志生机而努力开源。
另一本力抗市场寒冬的《古典音乐月刊》,由开设唱片行的林智意创办,是个人兴趣的延续。这本杂志邀集专家学者撰稿,却不走学术路线,以推广古典音乐、唱片CD为主,曾获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肯定,订户多为公家及学校图书馆。
别人办一本杂志已难上加难,林智意看到古典音乐市场衰退、爵士乐人口渐成长,在前年八月又推出介绍爵士乐的《都会摇摆》杂志(之前还曾办过《非古典》,但内容广泛、定位不清,出版二十三期后叫停)。综合过去经验,他说:「专业才是存活之道,小众媒体应更求专精。」时代虽在改变,他相信小众杂志仍有生存空间。不过,鉴于音乐杂志的业务难以拓展,他以「四人办两本杂志」的方式,节省人事管销费用、降低成本,并代理进口古典爵士唱片、CD,增加营收;同时努力储备资源,计划两、三年内推出自行设计的网站,期与平面杂志相辅相成,透过不同管道来服务爱乐者。
除了音乐杂志之外,原本看好台湾近十万习舞人口,再加上无数爱舞观众,台北民族舞团团长蔡丽华也抱著一腔热血投入竞争激烈的市场,于一九九四年六月推出《台湾舞蹈杂志》。这本台湾唯一的舞蹈杂志,也经过改版、加强内容等努力,拼斗两年,订户千余,惨赔五百多万元,无疾而终。
同样在边缘挣扎,市场上仅见的传统戏曲刊物《大雅》,由爱好京、昆剧的夫妻档陈鹏昌和贾馨园创立,筹办演出和杂志双管齐下,近来在台湾带起了一片昆剧观赏热,还是无法拉抬杂志的发行量,至今仅千余位同好陪著他们坚持理想。
综合性质杂志如散弹打鸟
焦点明确、诉求对象清楚的音乐杂志,都难以通过市场试炼,内容涵盖音乐、舞蹈、戏剧等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杂志,虽然观照面广,却如散弹打鸟,发行和业务更难拓展,命运多舛。
一九九二年十月两厅院挟官方的雄厚资源创办的《表演艺术杂志》,曲高和寡,印行数量从创刊时的一万册,节节下降,至今仅余五分之一,若非政府支持,早就活不下去了;而今两厅院转为财团法人的政策和时间不明,杂志难以转型及规划未来,官方色彩是其助力,竟也变成阻力。
庄福文教基金会赞助出版的《盼盼表演艺讯》,在市场考量下,改版为涵括流行文化的《Pam城市情报》,还是难脱经营困境,只有宣告停刊。一九九四年连乙洲号召一群艺术爱好者集资推出的《大风表演论坛》杂志,以两张报纸型附赠CD的形式,勉强维持一万份发行量,即使靠人情协助,将成本减到最低,也难达收支平衡,另辟的财路是透过大风剧场筹办音乐、剧场表演,以及为企业策划音乐会等。朱宗庆击乐文教基金会在一九九八年四月创办《蓺类》,八月即因不堪财务亏损而宣告停止上市,改版为报纸型态后,作为其连锁教室推广儿童音乐教育之用。
反观目前在捷运站、电影院等据点都可以免费拿到的《破》周报,则属于综合情报志中转型还算成功的例子之一。《破》创立于一九九五年,其前身是附属《台湾立报》的周刊,其后独立出来,曾经历过一小段双周刊形式与短暂停刊,后来一九九八年再复刊,即转为今天拥有会员订户及免费索取的经营型态。《破》以另类、前卫、边缘、地下、同志等颇具争议性的主题,为本身树立了鲜明的形象;免费讯息刊登的内容,至繁至广地包罗了各项演出、展览、讲座、工作等消息,则满足了表演人及观众对演艺资讯的需求。
综观过去表演艺术类杂志的起起落落,景况凄惨,不外主、客观条件使然。其实,这些刊物有一个共同点──大多是文化人怀抱著崇高的理想跳入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除开上述例子,新象负责人许博允、屛风表演班的李国修等人都曾办过此类杂志,也同样铩羽而归。分析这些文化人的背景不难发现,他们懂艺术,却不懂经营,没有成本概念、缺乏市场操作技术,理想与现实无法兼顾,难获普罗大众共鸣,当资金散尽,又无力寻求企业奥援,最终只有向现实低头,退出市场。
从客观环境来看,民众的需求和时代趋势的快速变化,也成为此类杂志兴衰的关键因素。表演艺术一向被视为精致殿堂艺术,不同于流行文化易于贴近大众生活;而爱艺者面对这小众文化,又多以购票观赏的直接参与,作为完成支持的表现,仅少数观众为培养自己的观赏能力,再延伸阅读专业刊物,以至表演艺术人口数和专业杂志读者群始终有著悬殊的差距。此一吊诡现象,也値得研究。
再者,当报纸纷设专业版面、记者,持续报导相关资讯,甚且在过去五年来新兴的网际网路风起云涌,跨越时地、即时查阅各种资讯的便利,都使表演艺术类杂志的角色变得尴尬、模糊,被需要的比率也日渐降低。杨忠衡认为,一九九〇至二〇〇〇的这十年,表演艺术刊物已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达成阶段性任务,市场的衰退是必然趋势,但亦如同国外专家的评估,这类专业杂志未必会被网路完全取代,而是随市场消长起落。面对未来,唯有发挥平面媒体特色,加强内容和质感,才可能在夹缝中找到生存的空间。
曾为《表演艺术杂志》催生者之一、现任国立台南艺术学院校长的黄碧端,目前也是该校以介绍当代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观点》杂志的负责人,观察这类杂志生态多年,她认为,市场难以成长的原因,与本地民众缺乏深厚的表演艺术鉴赏基础不无关系,西方国家爱艺者看完演出后再讨论是常态,台湾却当作休闲,看完了就过去了是普遍现象,当初筹办《表演艺术杂志》就是希望建立评论机制、形成讨论的风气,没想到十年已过,成效有限。但她也强调,这本杂志纪录历史的功能不容忽视。
黄碧端表示,当前的经济景气跌落谷底、时代趋势转变,客观环境的变化对表演艺术类杂志的成长确实有很大的影响,但她仍抱持审愼的乐观,相信当景气好转,阅听人口增长,就是这些小众专业杂志的另一个春天。
文字|徐开尘 新闻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