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贝松的电影《圣女贞德》为媒体举行的首映会结束后,电影公司方面要求《影音视综览》周刊Telerama先不要做评论,等影片上市后一星期再评论。该刊果真没登出评论,却在电影评论栏中将电影公司的要求复述了一遍,影片在法国上市后深受此举的影响而遭逢败绩。每期销售量达八十万份的《影音视综览》,不仅在法国电影界具有权威性,它同样在电视、广播、音乐、戏剧、美术各方面影响广泛。笔者最初以为它只不过是一份「电视周刊」罢了,后来终渐渐了解它,深受到这个「法国文化界奇迹」的吸引与震撼!
刚在二〇〇〇年庆祝创刊五十周年的《影音视综览》周刊,一九五〇年创刊时称为《广播电影》周刊Radio-Cinéma,五个工作人员,销售量八万份左右,它在广播电视上严谨的报导与评论逐渐受到欢迎,随后陆续将电视及其他各类艺术纳入,规模与销量与日俱增,终演变成今日具有一百八十位职员、销量突破八十万份的大格局。
在两百页左右的篇幅中,主要电视台与文化性广播电台的节目表已占了将近一半的比例,但这些节目是经过描述与评论的。评论则以「抢先报」的方式呈现,也就是说,节目尙未播出之前,记者早已到各电台听、看或了解过节目的内容与水准;所有评论过的节目依水准分成三级:三个T字记号到一个T,读者只要依照这个指示,就足以选定、了解该周想收看或收听的节目了。
另外的一百多页篇幅,则留供各类文艺时事的报导与评论,由于每门艺术所分配到的篇幅相当有限,记者们必须以最精简有效的方式去呈现:丰富而吸引人的图片、扼要而中肯的叙述。某些较大的文化事件,则另出「号外」,以专册详加介绍。例如半年前,布烈兹(P. Boulez)指挥管弦乐团演奏斯特拉温斯基的《春之祭》,伴奏「吉普赛人马戏团」(Zingaro)的演出即有专册介绍。
《影音视综览》周刊的奇迹在于:将文化送进大部分法国家庭,让大部分法国人在「懂得」看电视、听广播之余,还会受到各类艺术的吸引。薄利多销的策略(一期不到五十元台币)更有助于此奇迹的蔓延。
文字|陈汉金 东吴大学音乐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