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評論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多元文化下的戲劇評論
在「烏鎮戲劇節」參加國際青年劇評工作坊
二○一七年的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除了如過往幾屆一樣匯集多國豐富多元的劇目,讓年輕創作者施展身手的「青年競演」,涵蓋講座、論壇、工作坊等的「小鎮對話」系列之外,今年還與「國際劇評人協會」合作了「青年劇評工作坊」,邀請各國劇評人共聚一堂,一起看戲、討論、交流。拓展美學視野之外,更重要的是,劇評人透過交流認識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專業人士、不同國家的劇場發展、不同體系背後的處事思維,及每一個鮮明而獨特的個人特質。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香港戲劇歷史終能保存 資料庫網站開張面世
作為「當下的藝術」,表演藝術的保存著實不易,可喜的是透過政府的計畫資助,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在努力兩年後,終於完成「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畫」網站的建構並上線發表,讓有心了解香港戲劇歷史者有爬梳之處。首期計畫將二○○六至一四年的香港劇場資料統整及電子化,並進行了四十五位劇人的訪談。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上海音樂學院《湯顯祖》 評論風暴看始末東
一位研究生發文評論母校上海音樂學院製作的歌劇《湯顯祖》,點出七大硬傷,隨後發了一封親筆道歉信自稱評論行為無知、愚昧,反而引爆討論個人觀感被指稱為人身攻擊,發文行為被指為不尊師重道,一不小心學生成了網紅網論沸騰,連中共機關報《光明日報》都以文章反問:如果目光倒回明朝,湯顯祖怕批評嗎?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一紙「道歉信」 揭露中國劇評圈「公開的秘密」
五月初,一封由上海音樂學院學生發出的「道歉信」在表藝相關圈子中廣為流傳,該信作者因之前對母校的製作發文評論,隨即被關切,所以發了公開道歉信「承認錯誤」。由此事件看出中國劇評圈的人情壓力與價值混亂,但仍有人企圖從中突圍「說真話」,如匿名寫評的獨立劇評人「北小京」,單位如「安妮看戲」與「奚牧涼文字倉庫」兩個微信公眾號合作的「觀劇評審團」等。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演出者抗議下紙媒撤評論 引發評論人反彈與焦慮
評論人Arthur Kaptainis評論加拿大歌劇團的文章,被加拿大的《國家郵報》網站撤下,引發了爭議討論。原因是加拿大歌劇團要求《國家郵報》更正這篇評論中的兩處錯誤,卻被說成是施壓,因而公布往來e-mail自清,卻從中看出編輯對表演評論在數位時代中缺少讀者的不滿,也引發了表演評論人對未來的焦慮。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中國國家話劇院搬演《杜甫》 引來「詩聖」發「密函」
整修六年、終於重新開張的上海美琪大戲院,定位為「精選劇場」,並將每年四月演出季命名為「琪遇季」。今年首個「琪遇季」邀來中國國家話劇院的《杜甫》,由王曉鷹執導,以杜甫曲折的人生經歷為主要線索,塑造他正直憐憫、憤世嫉俗、錚錚鐵骨的知識分子形象。但《杜甫》上演後,網路卻瘋傳一封來自「唐朝詩人杜甫」的「密函」,原來是評論者假托杜甫口吻,對演出表達「意見」。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傳統」照見彼此 探討網路時代的劇評未來
台灣與德國,近幾年來在戲劇上的交流頻繁,這次更有德國資深劇評人約爾根.貝爾格應邀訪台,並與四位台灣劇評人紀慧玲、傅裕惠、郭亮廷、吳思鋒共聚,對兩國的評論專業養成、劇評傳統影響,與應對網路時代評論的方式,進行經驗的分享與交流。
-
經典解剖室
從戲劇評論的無聊舉動說起──
我第一次閱讀《不可兒戲》的印象是,這部人人譽為經典的劇作實在乏善可陳,純屬無聊之作,更不了解他何以如此狂傲。後來有緣拜讀他的小說The Picture of Dorian Grey才對他稍有敬意。真正體認到王爾德的鬼才是多年之後,為了評論一位學者對《不可兒戲》的評論,重新品嚐《不可兒戲》,才驚覺這是一部劃/跨時代的巨著。
-
十週年專題
永遠的十三角關係
是遇上知音的快樂,或是愛恨交錯的糾結?創作者與評論者之間,總是有這麼一層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藉著問卷的導引,我們試著釐清這複雜的糾葛情結,發現沒有宿世怨仇,一切都是愛之深責之切。
-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依附在大衆文化之下的法國《影音視綜覽》
盧貝松的電影《聖女貞德》為媒體舉行的首映會結束後,電影公司方面要求《影音視綜覽》週刊Telerama先不要做評論,等影片上市後一星期再評論。該刊果眞沒登出評論,卻在電影評論欄中將電影公司的要求複述了一遍,影片在法國上市後深受此舉的影響而遭逢敗績。每期銷售量達八十萬份的《影音視綜覽》,不僅在法國電影界具有權威性,它同樣在電視、廣播、音樂、戲劇、美術各方面影響廣泛。筆者最初以為它只不過是一份「電視週刊」罷了,後來終漸漸瞭解它,深受到這個「法國文化界奇蹟」的吸引與震撼! 剛在二〇〇〇年慶祝創刊五十周年的《影音視綜覽》週刊,一九五〇年創刊時稱為《廣播電影》週刊Radio-Cinma,五個工作人員,銷售量八萬份左右,它在廣播電視上嚴謹的報導與評論逐漸受到歡迎,隨後陸續將電視及其他各類藝術納入,規模與銷量與日俱增,終演變成今日具有一百八十位職員、銷量突破八十萬份的大格局。 在兩百頁左右的篇幅中,主要電視台與文化性廣播電台的節目表已佔了將近一半的比例,但這些節目是經過描述與評論的。評論則以「搶先報」的方式呈現,也就是說,節目尙未播出之前,記者早已到各電台聽、看或瞭解過節目的內容與水準;所有評論過的節目依水準分成三級:三個T字記號到一個T,讀者只要依照這個指示,就足以選定、瞭解該週想收看或收聽的節目了。 另外的一百多頁篇幅,則留供各類文藝時事的報導與評論,由於每門藝術所分配到的篇幅相當有限,記者們必須以最精簡有效的方式去呈現:豐富而吸引人的圖片、扼要而中肯的敘述。某些較大的文化事件,則另出「號外」,以專冊詳加介紹。例如半年前,布烈茲(P. Boulez)指揮管弦樂團演奏斯特拉溫斯基的《春之祭》,伴奏「吉普賽人馬戲團」(Zingaro)的演出即有專冊介紹。 《影音視綜覽》週刊的奇蹟在於:將文化送進大部分法國家庭,讓大部分法國人在「懂得」看電視、聽廣播之餘,還會受到各類藝術的吸引。薄利多銷的策略(一期不到五十元台幣)更有助於此奇蹟的蔓延。 文字|陳漢金 東吳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文本之外的文本
總地來說,戲劇與語言的關係是息息相關的,本篇企圖從從德、美、法、日等不同語系,或鄭重推薦,或區域分析,分別窺探這些語系裡的戲劇類雜誌所包裹的現象。
-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很資本主義,但也很另類藝術
紐約《村聲週報》是美國規模數一數二的免費週報,幾乎每個在紐約市的人都翻過這份週報,除了另類走向的文章、詳盡的藝文娛樂情報,戲劇舞蹈方面的藝文評論的權威性更與紐約時報齊名。該刊戲劇版主編布萊恩.帕克斯說道:舉辦歐比獎有助於讓大家知道村聲週報的存在,而給獎本身有助於將外百老匯劇場活動「合法化」。它告訴大衆,在那些小劇場中也有好的作品。
-
經典解剖室
變性、變種、變革
本刊新闢「經典解剖室」一欄,邀得編劇家紀蔚然前來主持「操刀」,以每月連載的方式,逐一剖析《櫻桃園》、《六個尋找劇作家的角色》、《真正的西方》等十二部歐美現代戲劇經典作品的骨架與血肉,透過詳細的文本分析,檢視這些名作的結構與内容,重新探索它們的時代意義。經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正是因為它禁得起反覆的閱讀與詮釋。本期首先端上解剖檯面的,便是在歷史上引發多重解讀及爭議的易卜生代表作《娃娃之家》。
-
回想與回響 Echo
也聽露露說些什麼
與其將《露露聽我說》解釋成婚姻的第三者,筆者寧可將之視爲現代人的心靈失衡。許多人在世紀末的光怪陸離中失去了自己,期望透過別人的經驗、算命、風水、心理分析等方式,找到一個可以依循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