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400周年纪念包括以现代汉语翻译莎剧,图为将到中国大陆和香港巡演的《亨利五世》。(Keith Pattison 摄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 提供)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如何「白话」仍有原味? 莎剧翻译真是个问题

美国知名的「奥瑞冈莎士比亚戏剧节」近期宣布,邀请多位剧作家把莎剧翻成当代英文并演出,因为莎剧的语言历经四百年,对现代观众来说确有理解上的困难,之前的白话译本多只为了让人理解原文而非演出用,但这个翻译计划的译本将会上台演出,影响势必不同以往。如何让白话本上台演出,而不失莎剧语言原味,正是争议所在。

美国知名的「奥瑞冈莎士比亚戏剧节」近期宣布,邀请多位剧作家把莎剧翻成当代英文并演出,因为莎剧的语言历经四百年,对现代观众来说确有理解上的困难,之前的白话译本多只为了让人理解原文而非演出用,但这个翻译计划的译本将会上台演出,影响势必不同以往。如何让白话本上台演出,而不失莎剧语言原味,正是争议所在。

翻译,还是不翻译,这是个问题。

更精确的说,这是「奥瑞冈莎士比亚戏剧节」(Oregon Shakespeare Festival)最近宣布,委约卅六个剧作家把全部莎剧翻成当代英文并演出,在美国莎剧圈子里引发的问题(这个计划预定翻译的作品有卅九部,包括作者仍有争议的《两贵亲》(Two Noble Kinsmen)和《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

莎士比亚难懂是事实,他是如毕卡索所说的「偷步」大师,从剧情到字汇都是旁征博引,还自创了不少新字,历经四百年来字义的改变(双关语和喜剧的意在言外最容易随时空转变而丧失其意义),让字典成为读莎剧必备的工具。再加上为戏剧效果、音节韵律变化而改变的句型,那就更加难以在全无准备的情况下,一听(或读)就明白。这是为什么市面上早有好几个版本的莎剧「白话」翻译。

新译让人听懂  但失了原味?

现存的这些翻译,是为了帮助人了解莎翁的原文,不是要取代原文在舞台上演出,所以原来的韵体形式都不存在,译文不考虑到在讲话时需要有的换气,或是语气上的轻重缓急。奥瑞冈的翻译计划,就是要顾及到这个需求,让译本在某个程度上,还是能保留莎翁的味道,从演员口中讲出来不会听得味如嚼蜡。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计划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位在美国西北部的奥瑞冈莎剧节,自一九三五年创立以来已经在美国累积了相当的地位,近年来在社区外展和鼓吹多元文化上尤其受好评,名为“Festival”,实际上一年有七个月的表演,所以他们的计划有一定的影响力,好几个剧团已经宣布会试用这些翻译本。

虽然所有单位都强调,新译本只会是偶尔使用,大部分的表演仍是用原本,主事者还指出,从莎翁的时代起,所有的演出都会因需要而删改台词,但莎学界的反应,可以想见是「不以为然」。在他们来看,戏剧的精髓是语言,这个如果拿掉了,就失去其存在意义;尤其是很多莎剧故事,是「盗用」,其不同于前人之处,就在他能靠语言创造出人所不及的戏剧效果。

美国首屈一指的莎学者James Shapiro就说,欣赏莎剧不在于每字每句都了了,而是感受其语言所创造的气氛,好的演员正可以透过语气、表情、动作,来传达台词的意义。有的时候「让人听不懂」正是莎士比亚的目的,像马克白的独白是要反映他内心的挣扎,哈姆雷特的生字和冗长的句型,是反映「酸儒」的性格。他认为只要导演和演员完全了解莎士比亚的语言,就能找出让观众了解的表演方法。

大规模汉译  保留诗体形式

无独有偶的是,另一个庞大的翻译计划也在进行中,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去年底宣布,在莎翁逝世四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中,包括用现代汉语翻译全部莎剧,在北京、上海和香港巡演莎翁写的英国历史剧,及择选中文经典剧作翻成英文。

(全本或单本)莎剧已经有不少中译,最著名的朱生豪和梁实秋译本都是散文体,新译计划的不同处即在保留原来的诗韵体形式,译出可以在舞台上演出的语言。既然说是现代汉语,大概不会去借用五七言的形式,那么译者如何去传达原文里刻意创造的古典、粗野、或是艰涩的文句?译文要达到怎样的「老幼可解」的程度?忠实性和可表演性的分界在那里?看来太平洋两岸的莎剧翻译,要面对的问题竟然有诸多相似处。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