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场界以制作都会抒压剧知名的「开心麻花」,最近推出首部改编自自家话剧的电影《夏洛特烦恼》,靠著近十年培养出的话剧观众,一个月内累积了超过十四亿人民币的票房,从剧场分众到大众电影市场,可谓逆袭成功。但这是否证明表演艺术是有市场的?却也不尽然……
「开心麻花」第一部电影《夏洛特烦恼》在十月份上映,至十月底为止,票房已过十四亿人民币,不但超越同档期内最受瞩目的《港囧》取得第三高票房,逆袭成功,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票房成绩并非宣传行销之功,而是「自来水」(口碑)的结果。也可以说,《夏洛特烦恼》靠著开心麻花培养了近十年的话剧观众,创造了由话剧改编电影的成功范例。开心麻花这十年来创作了十多部话剧,塑造了白领纾压剧的品牌,目前打算以一年一部的节奏改编成电影,由话剧里的分众市场回归到大众的电影市场,成功的前景似乎可以期待。
为市场而打造 作品获利理所当然
说开心麻花的话剧创造了某种类型的喜剧或是某种分众市场并不为过,而且从一开始开心麻花的喜剧定位就是市场导向,也就是以观众的喜好为喜好的作品创作模式,所谓的市场型作品。简单地说,这类型的作品在创作动机及思维上是以最大多数的观众能够理解且可能喜欢的方式来创作,因此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取轻巧避沉重,明显娱乐倾向,表达形式上则揣摩大众心理,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机锋外露,避免冷场,因此在一百分钟的演出中抖出五十个以上的包袱是常见的。这种面对市场,产业化概念生产出的作品,只要保持对于大众口味的敏感度及灵活的操作,自然容易有所收获。开心麻花即将在年底股票上市,证明了它的产量及获利能力。
但是,开心麻花的成功是不是就代表著表演艺术是有市场的?并不尽然。首先,对于「市场」的概念必须厘清。开心麻花的作品是由市场品味决定创作的发想,甚至创作的手法。这种模式在中国并不少见,譬如这两三年盛行的「粉丝戏剧」,差别只是在市场上盈利的多寡和盈利是否持续。这种市场型的作品,在中国广大 且正在迅速成长的演艺市场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占有中国演艺资源最大板块的国有院团虽然已转企改制,但创作受到意识形态的束缚,作品面对大众时仍然一筹莫展,市场型作品的迅速崛起正当其时。当然,中国演艺版图如此庞大,除了开心麻花及所谓「粉丝戏剧」这些应市场而生的创作之外,从自我表达出发,关注艺术形式的表演艺术作品亦不缺,但就市场角度而言,那是另一种概念,少数作品可能经过适当的营运,结合适当的资源,可以达到在演出场次及获利上类似市场型作品的规模,但也有例外,孟京辉的先锋戏剧就以非市场型的作品,达到了市场型作品的营利规模。
两岸环境差异 不一样的市场思考
反观台湾的情况,表演艺术圈这几年常挂在嘴上的是表演艺术应该拓展市场,但市场究竟是什么?如果对照中国市场的运作模式,按台湾表演艺术创作及演出的生态来说,台湾其实并不存在表演艺术市场。嘴上所谓的市场,不过是让好不容易创作并制作出来的作品能够多演几场,让作品的艺术生命能够延续得长一些,至于以作品来营利,那不是创作的初衷,更不是靠著营运就能达到的结果。
市场大小是两岸表演艺术生态最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决定了各自的游戏规则。中国表演艺术的环境对比于台湾是恶劣的,民间团体缺乏政府资源,生存极为不易,但市场庞大,以商品换取利润这种思维的商业操作是最直接也最有可能性的做法;台湾表演艺术是一块小版图,民间团体有政府资源挹注,生存相对容易,但靠票房维生不可能,因此没有市场思维是很正常的。如何让台湾的表演艺术在中国的市场上取得一定的位置,这是一个包含许多复杂细节的大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