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维睦说:「我在台南,希望自己可以做到这样:让新的剧团养成、让他们感受到有人支持。」(许斌 摄)
焦点专题 Focus 寻一方家园 种艺术 深耕台南

台南人剧团 开拓一畦艺术的园圃

立足台南卅年的台南人剧团,五年前移居台北北投,却未放弃台南这个「起家厝」。留守台南的团长李维睦因缘际会租下321巷的旧建筑,除了持续在台南维持排练与演出,也与其他邻居一同打造「321巷艺术聚落」,因为空间特色,也发展出不同以往的表演形式,参考飞人集社的「超亲密小戏节」,举办了结合表演、艺术「夜市」的「321小戏节」,今年跨入第三届。李维睦说这方园地,希望能持续提供各种团队使用,「让新的剧团养成、让他们感受到有人支持。」

立足台南卅年的台南人剧团,五年前移居台北北投,却未放弃台南这个「起家厝」。留守台南的团长李维睦因缘际会租下321巷的旧建筑,除了持续在台南维持排练与演出,也与其他邻居一同打造「321巷艺术聚落」,因为空间特色,也发展出不同以往的表演形式,参考飞人集社的「超亲密小戏节」,举办了结合表演、艺术「夜市」的「321小戏节」,今年跨入第三届。李维睦说这方园地,希望能持续提供各种团队使用,「让新的剧团养成、让他们感受到有人支持。」

卅年前,李维睦等人在纪寒竹神父的鼓励协助下成立「华灯剧团」;廿年前,更名为「台南人剧团」,独立于台南天主教会华灯艺术中心之外,而后搬迁至百达文教中心,有了固定排练及演出的场地与舞台制作工厂;十年前,自身逐渐茁壮的台南人剧团,开始广邀其他戏剧团队聚首台南主办了「府城戏剧节」。约莫五年前,剧团离开了那个空间虽小却五脏俱全、创意不绝的胜利路三楼排练场,移居北投,同时也在台南崇善路有了新的办公室、小型排练场和仓储空间。「但还是想要一个可以排练又能演出的地方。」留在台南的团长李维睦说。

进驻321巷  奇妙的机缘

二○一三年台南市文化局开放申请321巷的宿舍群供艺术团队进驻,这个位在台南公园对面、原兵工配件厂旁、公园路321巷内的建筑群,原为日军步兵第二联队军官宿舍,日治结束由国民政府接收,供成功大学作教授宿舍使用。近年台南市议会决议将此区尚存九间、屋龄近八十年的日式建筑群从国防部手中接收保存下来,定为市定古迹并转交文化局使用。「这是一个很久的机缘:我高中的时候念成大附工,每天骑脚踏车都会经过这边,那时候就想,这房子好漂亮!都住著什么人啊?常常经过就会看一下,来来回回看了好多年。到现在五十三岁,那时候来看场地,从后面321巷进去,一路走过花园、穿过宿舍,打开前门看到大马路才发现,我小时候看的房子就是这里!我当下就决定,要申请这间。」

李维睦得偿所望,顺利进驻这个有著硕大庭园,可以做演出的老旧宿舍,最主要的原因是没人跟他抢:「这间状况最惨,地板破掉、窗户被拉掉,东西都坏光了,大家问我确定吗?因为申请一次的期限是两年,光是修缮就要花很多钱、很多时间。一开始有一百多组人报名,一听要自己修就全部鸟兽散了,结果也没有人要跟我争。」于是他们花了一年时间装修,待附近进驻的几个团体大致整理完各自的内部空间之后,隔壁的蔚龙艺术便计划在聚落做整体的公共艺术造景,李维睦也鼎力相助、四处帮忙,做了几个像是巨型挂勾的彩色椅子安在外墙,供来访路人休憩,「321巷艺术聚落」就这样逐渐串联并活络起来。

重新思考  重新面对空间

场地大致准备完成,谁有戏就来演,长年推广戏剧教育的台南人剧团,名符其实地「打开剧场大门」。至于在如此空间内的种种演出可能,还须一步步尝试探索:「在屋子里演戏或在院子演戏,也可以坐在院子看屋子里的戏,那是我本来的想法,但其实还是很镜框式的舞台。后来导演黄丞渝来做了《你所不知道的台南小吃》,让观众在屋里屋外三、四个场景跑来跑去,那时候我就想:对啊!这个空间就是要这样。321这里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你必须自己过来,必须放弃你原来的想像、你的工作模式、你的惯性。重新思考、重新面对空间,在这样的地方做一个全新的创作。」

先有《你所不知道的台南小吃》,后有飞人集社团长石佩玉来访,提起了她在台北行之数年的「超亲密小戏节」系列,李维睦也开始想像如果整个聚落都成为表演空间,会是什么样的状态,「那时候等于是『超亲密小戏节』的翻版,刚好聚落里加上我们还有影响心剧团、那个剧团三个表演团体,就去申请做一个小型的戏剧节。」同时承袭飞人集社在观众流动时的路线安排和街区介绍,由洗把脸儿童剧团带领台南大学学生做田野调查与故事呈现,「我那时候也跟文化局讨论,既然老屋已经更新了,那我们就不要刻意做些怀旧的东西,反而要让新的想法在这里诞生。」李维睦自己做了有无数小翅膀的精致机器,尝试以舞台装置作为文本创作之底,「第一年的名字取做《原地散步》,不只让文化局,也让我们自己,对这个地方有了更多想像,看到了不少可能。」剧团进驻空间,不只是闭门排练或埋头办公,「要让观众进来,整个创作才完成。先把人引入321巷,这个艺术聚落才能被推广出去。」

321小戏节  汇聚艺术人气

两年时间到,聚落进驻第二轮团队,文化局也希望这次能如先前小戏节那般持续发热,于是李维睦想出村长责任制:「半年的时间,大家轮流做村长,提出对这个321巷的规划,我们就一起来做。譬如说,我想做第二年的小戏节,我就来当一任村长,接下来看看其他人有什么想法。」村长李维睦号召园区内各单位提供场地,属于表演类团队的台南人剧团与耳边风工作站各规划一个作品,更邀来飞人集社与无独有偶使用老屋做戏,循去年模式在各建筑内演出。聚落里的大部分团队,包括万屋砌室、版条线版画工作坊、聚作工作室也一同串联合作、集思广益,推出了「艺宵合作社」,在演出前后摆出摊位聚集人气,打造一种汇集台南夜市风情、美食小吃、创意市集与艺术人文的交流社群。

「我们做了很多摊车,可以放在门口摆资讯、当装置艺术介绍自己的作品,当然也有香肠摊、饮料摊、按摩摊。大家来逛夜市,结束后一起吃东西、聊天也聊戏。我很喜欢这样,彼此交换一下心得,说说今天演出有什么状况,观众也能一同参与。那时候有很多经过、路过、来看热闹的人,现场就买了票,进场看戏了。我们一直想要吸引更多、更新的观众,这个夜市成功做到了!」戏剧节之后,艺宵合作社还是不定期在321巷开摊;今年台南人剧团将规划第三届的小戏节,主题定为「莎士比亚的日式花园」,若再加上艺宵合作社的台式夜市气氛,想必将出现更不一样的混搭景色。

去年,台南人剧团位于321巷艺术聚落的戏花园中,总计做了一百廿场大大小小、形式不一的演出,接下来李维睦也希望此场地能持续提供各种团队使用,「其实就如纪神父那时候给了我们成熟的机会,让我们有一个空间、无忧无虑地排戏演出,我在台南,希望自己可以做到这样:让新的剧团养成、让他们感受到有人支持。」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