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斯.凯斯汀(右)在剧中饰演理查三世,图为其加冕的段落。(Jan Versweyveld 摄 Toneelgroep Amsterdam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战争之王》 探究领袖风范

导演凡.赫夫 挑战莎翁三部史诗剧

欧陆当红导演伊沃.凡.赫夫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剧团,近期推出的新制《战争之王》,挑战莎翁三部史诗剧——《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三世》,重现中世纪末期英国王朝的政权更迭。借由莎翁笔下三个完全不同的君主形象,凡.赫夫在剧中中探询执政者的领袖风范:身负重任的王位继承人,如何独排众议成为一名英明的统治者?面对政治危机,国家领袖要怎么做出明确的抉择?权力的斗争是否造就了恐怖的独裁者?

欧陆当红导演伊沃.凡.赫夫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剧团,近期推出的新制《战争之王》,挑战莎翁三部史诗剧——《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三世》,重现中世纪末期英国王朝的政权更迭。借由莎翁笔下三个完全不同的君主形象,凡.赫夫在剧中中探询执政者的领袖风范:身负重任的王位继承人,如何独排众议成为一名英明的统治者?面对政治危机,国家领袖要怎么做出明确的抉择?权力的斗争是否造就了恐怖的独裁者?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搬演往往造成话题,但鲜少有导演敢尝试这样的挑战。庞杂的人物、绕口的名称、错综的情节、特殊的历史背景、冗长的故事不仅提升了演出的困难度,更让现代观众却步三分。然而,莎翁逝世四百周年前后,各国知名导演纷纷投入他的历史剧改编(注1)。当代创作者以明快的手法、特殊的美学风格重新诠释英国皇权的交替、贵族间的斗争,使观众深刻感受到莎剧史诗般的魅力,更让他们进一步思索政治权谋下的人性冲突。

挑战莎翁史诗剧  询领袖风范

二○○八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剧团(Toneelgroep Amsterdam)以《罗马悲剧》Romain tragedies震撼欧洲剧坛。该剧融合《科利奥兰纳斯》、《凯萨大帝》、《安东尼与克丽奥佩托拉》三部悲剧,长达六个小时。但在导演伊沃.凡.赫夫(Ivo van Hove)精采彩的场面调度与全团演员的卖力演出之下,观众一点都不觉得沉闷,反而愈看愈投入在电影般的叙事之中。七年之后,原班人马以相仿的模式再度挑战莎翁的三部史诗剧——《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三世》,重现中世纪末期英国王朝的政权更迭。借由莎翁笔下三个完全不同的君主形象,导演在《战争之王》Kings of war中探询执政者的领袖风范:身负重任的王位继承人,如何独排众议成为一名英明的统治者?面对政治危机,国家领袖要怎么做出明确的抉择?权力的斗争是否造就了恐怖的独裁者?

《亨利五世》中,莎士比亚描绘甫登基的年轻国王,如何在节节败退的英法战役中扭转颓势,维系外交和平。因复杂的历史背景,他则以三部曲的方式铺展亨利六世乖舛的命运:意志薄弱的君主如何消耗前朝累积的丰硕战果,引发同室操戈的玫瑰战争(注2)。著名的《理查三世》则阐述了一位阴险狡诈、恐怖畸形的野心家,如何一步步铲除异己,直捣权力核心。

用当代语言与背景  重新诠释宫廷政治斗争

搬演这三出史诗剧的确有相当多的挑战;例如:应采取何种当代诠释处理复杂的历史脉络?如何精简剧情,让观众能理解这场横跨七十年的腥风血雨?怎么去处理莎剧语言,将大量描述战争场面的诗意独白转化为舞台动作?如何有系统地呈现繁复的角色,突显他们的利害关系?等等。以领袖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处理为主轴,导演与两位改编者Bart van den Eynde和Peter van Kraajj将交错复杂的情节去芜存菁,浓缩五部剧本为四个半小时的演出。他们强调三个王者的历史承接性,保留当中的主要角色,用当代语言、背景重新诠释宫廷内的政治斗争。他们藉《亨利五世》刻画出君王政治意识的觉醒与成长,以《亨利六世》探究当权者在压力下的徬徨和无助,透过《理查三世》挖掘独裁者的虚荣与脆弱。除了进行领导有方、昏君无能、暴政残虐的辩证之外,《战争之王》突显出执政者的孤独与他们内心的矛盾,让观众深刻体会他们被权力吞噬、进退维谷的处境。

《战争之王》的舞台是一间宽敞的密室,分为左、右、中间三个表演区块。舞台中央深处延伸出一个狭小的白色房间,通往后台迷宫般的走道。舞台上方设有投影幕,让观众看见发生在幕后的戏剧动作。舞台设计杨.维斯维尔德(Jan Versweyveld)以二次大战期间邱吉尔的战情室(war room)为出发,构思一个依陈设变化而有多重指涉的舞台空间。《亨利五世》中,战略地图、雷达与广播等装置让人联想到长期抗战的指挥基地。《亨利六世》中,会议桌和单人床的摆设又将空间转变为宫廷核心。《理查三世》中,茶几、沙发、地毯、镜子等家具四散在偌大的舞台上,构成一种家庭和乐的假象。随著剧情发展,舞台场景流转在这三个看似相仿却截然不同的空间中,使观众察觉到三部剧作相异的症结点。

然而,唯一不变的是位在白色房间中,用来展示皇冠与貂皮斗篷的透明柜子。这样置之高阁的摆设仿佛暗示权力是一种人人觊觎、却又可轻易夺取的物件。王冠的特写不时出现在投影幕上,成为剧中最具象征性的舞台元素。它既表示出神圣不可侵犯的崇高性,又突显出角色的心境与转变;例如,才从父亲手上接下王冠,亨利五世就把玩著它,充分显示他年少不羁的轻浮性格;理查三世则是在偷偷地试戴兄长王冠的时候,道出他一系列的险恶计划。除了王冠的意象,凡.赫夫也用重复性的舞台动作处理皇权的交替。每一位君主登基时,都随著现场铜管演奏、男中音的演唱,统领随扈走在右舞台的红地毯上。加冕仪式中,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王脸部上的表情,观察到他得权重任的反应。

流畅影像  呈现多层次的表演

凡.赫夫善用多层次的影像设计加强表演的戏剧性、丰富叙事的角度,让观众直接进入舞台冲突的核心。在《战争之王》中,他除了使用预先录制好的影像,更安排数台摄影机捕捉现场画面:架设在舞台四周的定点摄影、在室内、外跟拍演员的摄影师。流畅的摄影运动、交错的画面、精准的剪辑,让观众随时监视执政者的一举一动。

本剧影像的使用大约分为三个方向。首先,台面下的夺权阴谋。所有发生在后台长廊中的颠覆行动都被投影在银幕之上;例如:君臣与王后的暗中勾结、策画政变的过程、行刺谋害的行动等。其次,与观众直接的沟通。就像是影集《纸牌屋》中主角偶尔跳出剧情,对观众倾吐心事的桥段,《战争之王》的角色经常对著摄影机说话。无论是亨利五世鼓舞士气的演说、理查三世自曝诡计的场景,导演利用特写镜头增强独白的戏剧效果,让观众直接感受到当权者思绪中的挣扎与盘算。最后,舞台意象的延伸。针对某些特殊场景,凡.赫夫透过电影般的画面和特殊效果来形塑角色心中的惶恐与矛盾;例如,法军荒淫的画面与英军艰困的情境互相交错,映衬出亨利五世在战事僵局下的天人交战;亨利六世被罢黜后,在一片羊群中透露出他远离尘世、与世无争的心愿;为了表现理查三世最终的疯狂,导演不仅特写他的脸部表情,更使用延缓、变形、交叠的影像效果,处理他被回忆纠缠的困境。

剧中多重的影像设计丝毫不影响演员的表演。他们成功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在舞台演出与影像表演之间游刃有余,成功地刻画出莎剧人物内心深处的矛盾。尤其是曾来台演出《奥塞罗》的汉斯.凯斯汀(Hans Kesting),他不用夸张的外在形象突显理查三世的狡诈性格,反而以兽性的姿态、轻佻的态度去呈现角色狂妄与自卑的双重特质。

《战争之王》一开场,导演用快速跳接的影像回顾从当代到中世纪的英国国王肖像。透过这种系谱式的追溯,他并非要唤醒观众尘封的历史记忆,而是要突显剧场洞鉴古今的功能。的确,在精采的剧场表演之下,历史不再只是沉重复杂的一系列事件,而化为扣人心弦的故事。凡.赫夫以现代背景、多元的剧场表现手法深刻挖掘莎士比亚笔下的人性冲突,突显其史诗剧的当代性。借由王权更迭、权谋斗争的古老故事,他提出了关于领袖风范的亘古疑问。在这场借古喻今的演出之中,观众也许感受到历史必然的无奈,但更重要的是,他也见证了王者扭转命运的意志与决心。

注:

  1. 2014年,法国新锐导演裘利(Thomas Jolly)才完成长达十八个小时的《亨利六世》。隔年,他又搬演《理查三世》。同年,改编《理查三世》的导演还有欧斯特麦耶(Thomas Ostermeier)和王嘉明。
  2. 十五世纪末,兰开斯特(Lancaster)与约克(York)两个家族为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引发一系列的内战。莎士比亚在《亨利六世》中以不同的家徽——红、白玫瑰——作为他们对立的象征,此内战因而被统称为玫瑰战争。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