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三合院,座落在苑里閙街上,门前人车喧哗,四周楼房林立,衬得红瓦古厝格外沈静。郭宅占地宽广,颇具书香气,中堂写著「汾阳世泽」,右边是「翰墨林」,左边是「图书府」,院前满植花草,还有二株当年引发创作艺术歌曲灵感的红蔷薇。除留日期间,郭芝苑一生大都在此渡过。位于「图书府」内的工作室,除了书桌、钢琴、便是一璧的书和音响CD,陈设简洁,井然有序。郭芝苑热心的在统铺上爬上爬下的找资料、照片供笔者参考,并不厌其烦且略带腼腆的指著一张张斑剥照片诉说过往。郭芝苑有重听,和人说话习惯倾身前听,大半时间都待在家中创作,过著深居简出的日子。不善交际,也不太与邻居往来,走路头永远抬的老高,宁守著孤寂也不愿与人做无谓的攀谈。
自重人重的人生态度
「他总是凡事认真,一视同仁,每次作品发表前老师就不由的流露出紧张的神态,一直持续到演出,而且无论是音乐会大小均如此,这种处事态度常让我这个已因经常演出、偶而会出现怠慢心的晚辈当头一棒。让我体悟到祇有尊重自己,别人才可能尊重你。」靑年声乐家阮文池表示。在纽约学习声乐的阮文池在眼见日本、韩国同学均有其代表歌曲可唱,唯独他无,回国后便到处找寻,在一次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郭芝苑,立即为郭芝苑丰富的台语歌曲创作吸引,现正有计划的演唱、发表郭芝苑的作品,「唱老师的作品感觉很好,以往唱德奥、义大利歌曲时,咬字再淸晰,演唱再投入也都觉得像隔了层纱般不真实,但唱自己的东西就很踏实。」阮文池说,现在他常在华陶窑后山大树下唱老师的歌,前往聆听的民众常向他询问这些歌的录音在那儿买得到,「可见只要是好的作品,就会有人想听,作曲家需要的祇是被演出的机会。」
除了计划性的唱老师的歌,阮文池并和台北市立图书馆西湖音乐分馆的主任杨珍慧合作,收藏、整里郭芝苑作品及相关报导,并为老师作品争取演出机会。「今年四月十五日是我们一周年馆庆,我们便在四楼音乐厅为老师举办了一场名为『红蔷薇』的作品发表会,上半场是钢琴作品,下半场则演出十三首老师写作的台语艺术歌曲,虽然场地祇能容纳二百人,但当晚反应很热烈,老师会后还上台和大家交换意见。」
此外,鉴于许多演奏家对本国作品的草率行事作风,杨珍慧、阮文池以及同为推动艺术工作的和风工作室的陈耀文发起征求有心从事本土作曲家作品演出的演奏家活动,以长期推动本土音乐发展。
满腹经纶的谦谦前辈
面对这迟来的关心,郭芝苑仍是开心的,欢欢喜喜的赶赴每场音乐会,不厌其烦的给年轻人指导、建议。在与年轻人接触中,郭芝苑益见神采,而其不出门却满腹经纶的本事亦让求教者啧啧称奇。
这位自谦祇因喜欢音乐,不能过没有音乐的日子的长者,孤独地走过半世纪创作路后,终因其创作的内蕴精华而渐为世人注目,而不致成另一遗憾。
我不断地回想采访中他所说的话:能证明艺术家成就的祇有作品,作品代表一切,其它的功名利禄都是空的。
我不断地浮现他用颤抖不停的手为我写下各张照片的重点、淸癯的身影,和坚毅的神情!
(本刊编辑钱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