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妮看戏」微信公众号的「观剧评审团」页面。(王泊 翻摄自网路)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一纸「道歉信」 揭露中国剧评圈「公开的秘密」

五月初,一封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发出的「道歉信」在表艺相关圈子中广为流传,该信作者因之前对母校的制作发文评论,随即被关切,所以发了公开道歉信「承认错误」。由此事件看出中国剧评圈的人情压力与价值混乱,但仍有人企图从中突围「说真话」,如匿名写评的独立剧评人「北小京」,单位如「安妮看戏」与「奚牧凉文字仓库」两个微信公众号合作的「观剧评审团」等。

五月初,一封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发出的「道歉信」在表艺相关圈子中广为流传,该信作者因之前对母校的制作发文评论,随即被关切,所以发了公开道歉信「承认错误」。由此事件看出中国剧评圈的人情压力与价值混乱,但仍有人企图从中突围「说真话」,如匿名写评的独立剧评人「北小京」,单位如「安妮看戏」与「奚牧凉文字仓库」两个微信公众号合作的「观剧评审团」等。

五月四日,微信朋友圈被一封道歉信洗版。缘由如下: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看了母校制作的歌剧《汤显祖》之后,隔天中午在微信上发了一文,指出此剧的七个硬伤,从文本、音乐到形式,理清意赅。但,没多久,他又发了一封像写错误检讨一样的亲笔道歉信,谓他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尊重学校师生辛苦的创作、排练及演出,不应在不了解全面情况下仗著年轻肆意批评,承认错误并致歉云云。很明显地是受到领导的压力,真话必须转向,演出的品质不是重点,演出者的辛苦必须被看见。此事引起圈内人士一片挞伐,上音自然成众失之的。

在价值紊乱的评论圈中突围

评论到底应该是怎么回事,其实早已不必啰嗦,但在中国的戏剧评论小圈中仍然充斥著人情世故、权钱交易的惯性,导致是非不清,价值观紊乱。曾经看过一出不怎么样的小剧场话剧,只因编剧的亲戚是某某人,所以可以开场讨论会,找来众多著名的戏剧人为这出戏说说意见(当然是优点明显,缺点模糊),但从公布的字里行间之中,仍然明显地看出这些著名的戏剧人们现场发言的殚精竭虑、纠结尴尬;有钱可以找著名的评论家写些言不由衷、避重就轻的剧评,现在出现的剧评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是这样经不起看的,不是只谈文本对现实生活的启发,就是将制作的简陋说成简朴,把表演的拙劣写成符合实际。评论圈这种现象可说是积重难返,归结原因,只能说是表演艺术的生态仍然由国有院团主导,中国传统注重人情的固有心态与习性难改,导致向往自由发言的年轻一辈,也必须在表面上符合传统,进而在环境中「被妥协」。

可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评论圈这种现象无感。首先发起的是北京一位神秘的剧评人北小京,二○一二年二月他在微博上开始以「北小京看话剧」之名写剧评,一开始就隐姓埋名,至今没人知道他是谁。北小京在二○一二年九月接受《文艺生活周刊》的邮件专访中提出了他独立自由书写剧评的态度:「我不认识你/我不想认识谁/我自己买票挑戏看,好坏心里更明镜儿/目前的中国戏剧界需要真话,而真话来源于以上三条。」他认为「保持独立思考,保持独立判断,是戏剧界乃至当下各界都最需要的一种状态。」而写剧评就是要跳脱环境的固有束缚,「在面子为先的时代里,坦诚出面具之下的肺腑。」五年多来,北小京起码为北京的戏剧圈贡献了两百篇以上专业品质水准之上的「真话」剧评。

还是有人想办法说真话

「说真话」似乎成了戏剧圈里的关键词,这几年中国除了像北小京这样的独立剧评人之外,有些重要的传统媒体的剧评还颇具分量与公信力,像《北京青年报》的「北青艺评」,《北京晚报》记者王润的自媒体「大小舞台之间」中的「自费看戏」专栏等。另外,更有趣的而且看起来发展势头还不错的是一种公开打群架式的评论,由某个独立单位买票(或要票)找一群人看戏写评论,唯一的要求就是评审要说「真话」。这种方式有好几个单位在做,其中「安妮看戏」与「奚牧凉文字仓库」两个微信公众号合作的「观剧评审团」是持续在做且较具公信力的,他们以评审公开姓名、专业、打分数、一百五十字以上评论的方式,目前为止已做了廿五部戏的评论。

从「道歉信」事件可以得知目前中国剧评环境的险恶,但从北小京和「观剧评审团」以乎又看到中国剧评生态的一线生机。评论永远是表演艺术生态里不可缺的一环,而且只有说真话的真正评论对这个生态才有帮助。如北小京所言:「唯有写剧评,持续地写,才是真正地表达我对戏剧的尊重。」期待北小京哪一天以真名出现在大家面前,也期待中国有更多的北小京们。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