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戏剧院地面层公共空间设置了自动感应门,方便身障人士进出。(黎家齐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障碍艺术.艺术无碍/台湾篇—实践思考

无障碍的两厅院 为全民打开艺术之门

访国家两厅院艺术总监李惠美

国家两厅院艺术总监李惠美表示,两厅院著眼的不只是身障者的需求,而是整体无障碍的服务,除了硬体上的改善,软体上也要开发更多的无障碍服务,如口述影像、点字或大字节目单等。另一方面也从此引发对障碍艺术的思考,在节目规划上,希望两厅院能够从公益与社会关怀的面向出发,定期呈现障碍艺术家的演出。

国家两厅院艺术总监李惠美表示,两厅院著眼的不只是身障者的需求,而是整体无障碍的服务,除了硬体上的改善,软体上也要开发更多的无障碍服务,如口述影像、点字或大字节目单等。另一方面也从此引发对障碍艺术的思考,在节目规划上,希望两厅院能够从公益与社会关怀的面向出发,定期呈现障碍艺术家的演出。

随著思维改变,社会逐渐重视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便于行走、无障碍的环境,并非不是只有身障人士才需要。年长者、伤者、甚至是推婴儿车的父母,都需要有易于行走的空间。历经数月闭馆整修、今年初重新开幕的国家戏剧院,在整修期间,亦有许多身障人士对两厅院的无障碍设施提出意见。国家两厅院艺术总监李惠美表示,两厅院著眼的不只是身障者的需求,而是整体无障碍的服务。硬体上,戏剧院在一楼新增六席活动式轮椅席,若未来其他场馆到位、两厅院能有较长的休馆整修期,会有更细致的规划。

不拘障碍之身  绽放艺术风采

亦是戏剧院整修过程中对无障碍设施的关注,使李惠美总监对障碍艺术有更多思考;在节目规划上,希望两厅院能够从公益与社会关怀的面向出发,定期呈现障碍艺术家的演出。从《逆光飞翔》的黄裕翔开始,两厅院曾连续两年邀请视障音乐家演出。之后,在她思考是否能够呈现各种面向的障碍艺术时,恰巧透过英国文化协会居中牵线,了解英国自二○一二年伦敦奥运、帕奥之后,鼓励障碍艺术的Unlimited计划。看到相关节目中,舞者在不使用义肢的情况下,展现自己的肢体,不去逃避缺陷,反而化为强项,非常令她感动。谈及今年「舞蹈秋天」系列中备受瞩目的《给我一个活下去的理由》编舞家暨舞者克莱儿.康宁汉,她的作品曾在伦敦南岸中心的伊莉莎白厅演出,康宁汉呈现自己的特殊性,演出成熟地呈现身体受限的地方,意却不在博取观众的同情。因此也让李惠美总监思考:在看这样的演出时,观众是先看到身障艺术家的「障碍」,还是先看到「艺术家」?

「她是一位艺术家,只是有不方便的身体。」由这样的思考出发,观众看的是艺术性的共感,而非带著怜悯的眼镜观看。借由引进障碍艺术的相关演出,启发大众看到不同的演出形式。目前国外除了英国的障碍艺术颇受瞩目,日本、韩国,以及香港的糊涂戏班,都在此领域有所耕耘;国内的牯岭街小剧场也有「第六种官能艺术祭」关注相关演出,李惠美总监亦非常欣赏身障艺术家「阿忠」郑志忠的作品,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未来两厅院若开放更多现有表演厅外的空间,也可思考做更多的合作。

打造友善空间  观演更自在

除了介绍障碍艺术的节目之外,两厅院也会开发更多的无障碍服务,连续三年,剧院与明华园歌仔戏团合作口述影像服务。以明华园为例,报读者的角色相当具有挑战性,必须娴熟台语,能以生活化的方式讲述影像。为了能在不能倒带重来的剧场演出担任报读员,需要事先观看剧团排练,才能与舞台上的节奏搭配得天衣无缝,未来也考虑将此服务推广到其他形式的演出。其他的服务包括主办节目的点字或大字版节目单,以及手语导览等。为求服务完善,希望有需要的观众采事先预约的方式,让相关部门有时间能做准备。此外,除了原有的「圆梦计划」活动关怀条件上较为弱势的民众,开启艺术的第一哩路之外,之后也会为年长者做乐龄节目的相关规划。透过更细致、配合不同需求提供的剧场服务,使两厅院成为在软硬体上更具可亲近性的剧场环境。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