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遇舞蹈节策展人吴碧容(三十舞蹈剧场 提供)
企画特辑 Special

走入华山 与舞相遇的三种方式 2018相遇舞蹈节

2018相遇舞蹈节

由三十舞蹈剧场团长吴碧容策划,将于三月下旬在华山登场的「相遇舞蹈节」,以三大主题——「翻转空间」、「议题关照」、「注目新人」,汇聚八组创作者,在重新出发的乌梅剧院,与观众「相遇」。而为了消弭行内外的隔阂,创造相遇的场所,舞蹈节也推出演前导聆、校园包场、工作坊等活动,建构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平等」,期待透过身体的体验,让观众理解舞蹈,也让创作者接触素人,养成沟通传达的第一步。

由三十舞蹈剧场团长吴碧容策划,将于三月下旬在华山登场的「相遇舞蹈节」,以三大主题——「翻转空间」、「议题关照」、「注目新人」,汇聚八组创作者,在重新出发的乌梅剧院,与观众「相遇」。而为了消弭行内外的隔阂,创造相遇的场所,舞蹈节也推出演前导聆、校园包场、工作坊等活动,建构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平等」,期待透过身体的体验,让观众理解舞蹈,也让创作者接触素人,养成沟通传达的第一步。

2018相遇舞蹈节

议题关照—张惠妮/赖思颖+谢佩珊

3/22  19:30   3/25  14:30

注目新人—许程崴+张国韦+汪秀珊+林俊余

3/23  19:30   3/24  14:30

翻转空间—杨乃璇/小事制作+林依洁

3/24~25  19:30

台北 华山1914文创园区东3馆 乌梅剧院

INFO  02-29245475

「让该相遇的人相遇。」三十舞蹈剧场团长暨首届华山「相遇舞蹈节」策展人吴碧容提起舞蹈节看似平淡的策展主轴,再三提起这句话——让该相遇的人相遇——这也是舞蹈节演出场地华山 1914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核心精神,打造平台,汇聚各方,创造火花。吴碧容笑了笑:「这句话挺好,我希望能透过这次舞蹈节,将观众与创作者放在力量均等的天秤上。」

秉持相遇的信念,舞蹈节尝试以新落成的「乌梅剧院」创造相遇的场合,以三大主题——翻转空间、议题关照、注目新人,汇聚八组创作者:小事制作、林依洁、谢佩珊、张惠妮、许程崴、张国韦、汪秀珊、林俊余等,演出作品新、旧作皆有之,邀请观众重新感受这个空间。

从酒厂到剧场  一样玩空间

华山园区前身是酒厂,兴建于一九一四年,一九八七年酒厂迁出后,闲置荒废,直到一九九○年代初一票艺文分子重新「发现」了这片荒烟蔓草,「十五年前我们就在乌梅剧场演过了,《公主,准备中》、《发条蝴蝶培养皿》,当时的厂房是废弃的,是一个做什么都可以的空间,玩得非常痛快。」如今的乌梅剧院已不再是一个「空的空间」,二○一六年底褪去酒场样貌,增加了观众席,舞台空间缩小了。吴碧容说,如今这个充满回忆的空间出现了限制,「我们还是想玩空间。」

「翻转空间」的两出新作分别是小事制作《ㄨ尹口》与林依洁《该死的十字路口》,吴碧容说:「翻转空间有玩乐的气氛,打破剧场疆界,观者与表演者的界线模糊了,观众不用正襟危坐,可以在限制范围内走动,这个好处是,原本因焦点多产生的散乱,反而让观众不无聊。」

《ㄨ尹口》读作ㄑㄩㄣˊ,由近年以高架桥下的「无差别舞蹈大赛」、参与台北表演艺术中心艺术扩散计划「咖啡馆的跳舞时光」等介入不同空间而为人所知的杨乃璇担任顾问,小事新血沈乐、张汶皓编创,透过回溯表演者们的童年回忆,拼贴各式家庭场景,沈乐说:「我希望传达家庭的坚硬、柔软,还有复杂。」

不见儿歌中「我的家庭真可爱,整洁美满又安康」的甜蜜景象,在《ㄨ尹口》中,创作者直视家庭内里的损坏与压力,提问:「你有成为你小时候想像的那种大人吗?」透过日常生活的场景与符号消泯了舞台的界线,表演者们自由行走于6X7公尺的小型舞台、后台化妆室,并利用台前的两座大型梁柱,让作品发生于剧场的各个角落,使空间产生纵深,吴碧容观察:「他们大多不是舞蹈科系毕业。有趣的是,乃璇带领这些素人,没有生涩、尴尬,她能让他们的自信从身体中焕发出来,这很不容易。」

另一方面,吴碧容眼中「想法很多,容易了解,却不庸俗」的三十舞蹈剧场编舞家林依洁,过去多以物件入舞,翻转符号内涵,本次在《该死的十字路口》维持过去作品一贯的娱乐性质,直接反转观看位置,七名舞者将以阶梯式观众席作为舞台,观众们则置身原本的舞台区,使之如一出节奏轻快如推理小说的舞剧,多面向地呈现人与时间的复杂关系,而高低错落的危险舞台正如「十字路口」从来不是平稳安全的,也考验著舞者们的身体掌控能力。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