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中郑元和(温宇航饰)与绣襦化身的李亚仙(刘珈后饰)深情互动。(陈茂康 摄)
焦点专题 Focus 古老戏曲的跨国相遇—台日共制《绣襦梦》

「昆」与「能」 如梦似幻的回探与创新

关于台日共制的《绣襦梦》

历时两年,由国光剧团与横滨能乐堂双边共制的新编作品《绣襦梦》,已在六月份于日本横滨、新潟、丰田等三地演出,故事以昆剧《绣襦记》为底,以「梦幻能」架构编作,结合了偶戏、日本谣歌等,打造一出开创性的现代跨国戏曲,于日本古典的能舞台演出。九月份《绣襦梦》将搬上台中与台北的镜框式舞台,创作团队将如何因应变化,呈现这难得的跨国奇遇,令人期待。

历时两年,由国光剧团与横滨能乐堂双边共制的新编作品《绣襦梦》,已在六月份于日本横滨、新潟、丰田等三地演出,故事以昆剧《绣襦记》为底,以「梦幻能」架构编作,结合了偶戏、日本谣歌等,打造一出开创性的现代跨国戏曲,于日本古典的能舞台演出。九月份《绣襦梦》将搬上台中与台北的镜框式舞台,创作团队将如何因应变化,呈现这难得的跨国奇遇,令人期待。

由国光剧团与横滨能乐堂双边共制的新编作品《绣襦梦》,可说是今年最令人期盼的大型新作剧目之一,自二○一五年国光团长张育华与横滨能乐堂馆长中村雅之开启合作对话至今,这个历时了将近两年才完成的作品,集结百变昆生温宇航、三味线大师常磐津文字兵卫、剧场鬼才导演王嘉明,更邀请台北艺术大学林于竝教授担任戏剧顾问、国光艺术总监王安祈和学生林家正操刀共写剧本、作品横跨各领域的日本服装设计师矢内原充志也加入其中,更延请孙建安担任昆曲编腔,柯智豪为音乐统筹,飞人集社石佩玉和王诗淳负责操偶。这许多创作者一字排开,各方头号人物齐聚一堂,该怎么合、要如何作,才能达成最好的成果?在日本演出圆满结束后、在台湾首演开幕前,他们仍持续思考、尝试著各种可能性。

翻转《绣襦记》混搭「梦幻能」  回顾此情、此生

《绣襦梦》已在六月份于日本横滨、新潟、丰田等三地巡演四场,其中有串连台日三段「名作与新作」、单演《绣襦梦》一出,或举办昆剧工作坊等不同内容配搭,以促进双方艺文交流。将在九月于台中国家歌剧院和戏曲中心登场的演出亦分为三段:以唐文华与温宇航共演的《绣襦记》〈打子〉一折开场,接著是日本舞踊〈汐汲〉,而新作《绣襦梦》则为压轴,如此安排也有以前两作经典为基础的新创意义。《绣襦梦》的角色人物以《绣襦记》为底,却也道出了不同于前人故事的细节:在原作中,郑元和赴京赶考,结识了长安名妓李亚仙,却为之散尽钱财、流落街头,只能以叫唱行乞为生,后又被郑父痛责一番,几近丧命(此即为〈打子〉一折),幸得亚仙相助,郑元和才得再次奋进、高中状元。

剧作家王安祈与林家正选择从「梦幻能」的构成出发,重新翻案《绣襦记》,「当中村馆长找我们做跨界合作的时候,他不只是要挑一个故事来演出,而是希望这样三段式的演出,尤其是中间这段舞踊〈汐汲〉,其中的叙事手法和思想情感,需要跟我们所选择的故事相符合。」王安祈表示,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透过林于竝的协助,他们也了解到在能剧的独特类型「梦幻能」中,其人物与场景皆发生在角色死后的另一个世界里,「他们相遇、一同回忆前世的种种,对于自己、对于对方,都因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王安祈说,「活著的时候没能在一起,死了之后、以灵魂的姿态相见,最后虽然还是得分开、还是一场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能对彼此,有了更加『幽深』的一层认识。」

于是《绣襦梦》便试著以八十岁的郑元和开场,在一切事过境迁之后,以「睹物思人」为契机,回忆、重现、回返当时,再会亚仙。温宇航不仅得在戏中戴上髯口,自大官生嗓音转为巾生与穷生,也得重历、重演一幕幕郑元和的年少岁月,从心醉神迷的深深爱恋,到贫病交错、有苦难言的一段段过往经历;而与之相对的,却只是亚仙的一件「绣襦」而已——即使在郑元和眼中,它得以幻化为刘珈后所饰演的李亚仙形象,或在两位偶师的操作之下,有了活灵活现的身段与姿态。整体剧情架构以常磐津文字兵卫谱曲、中村雅之撰写歌词的日本谣歌,用类似剧情提示的方法,搭配三种「绣襦」的色彩,串接几段回忆场景,带出郑元和与绣襦(李亚仙)的对话与心境剖析,如两人在馆驿分别的当晚、亚仙初遇元和时之所思等,透过这样的方式,使晚年的郑元和回看此生、此情,解开了心中未曾言明的结、道出了当年没能倾诉的话,既有更多惆怅、也有无可奈何的绝望,亦巧妙呼应著梦幻能的作品思想。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能舞台  剧场内的剧场

过去的能舞台是一独立建筑,观众自建筑外围或端坐于另一栋建筑中,观赏能乐演出。能舞台大致区分为两个部分:面对建筑的左方是称为「桥挂」(桥廊)的一道长廊,廊侧立有三株松树,演出者自「镜间」而出,穿过紫、白、赤、黄、绿五色的「扬幕」出场,步上桥挂、走向「本舞台」。桥挂与本舞台四周围有白色石子堆成的「白洲」,过去若是从另一栋建筑观赏演出,白洲的延伸范围则较广、介在两栋建物之间。

四方形(长、宽约六米)的本舞台上立有四根长柱,分别为(面对本舞台)左后方的仕手柱(シテ柱、主角柱)、左前方的目付柱(或称角柱、见付柱)、右前方的脇柱(ワキ柱、配角柱)和右后方的笛柱。本舞台后方墙面称为镜板(又称松羽目),绘有巨大的老松(过去松树代表神明降世之处)。镜板前的区域称为后座(アト座)为𠱞子方,也就是乐师的坐席;面对本舞台右侧,介于脇柱和笛柱间、向外延伸出去的区域,则为地谣座;乐师与地谣皆从镜板右方的小门「切户口」弯身步入舞台。

一九九六年开馆的横滨能乐堂,其内的能舞台原为一八七五年(明治八年)立于加贺藩主前田斉泰邸内的户外建筑,后移至室内、持续演出至今,是关东地区历史最久的能舞台。现代的能乐堂,大多在室内表演空间里盖起一个全新的能舞台,虽为新建,仍保留过去建物屋顶、桥挂和本舞台等部分,照明与音响设备虽有提升,但依旧以服务传统剧目演出为目的。观众席则分为正面(本舞台前方)、中正面(目付柱延伸出去的范围)与脇正面(本舞台与桥挂之间)三个区域。(陈茂康)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