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曾以作为华人世界新旧融合、美感创新、开放自由的挑战先锋,以全人类共同理想为己任,这是「大国思维」;认定人才外流就像失血一般,小小一个岛,资源有限,几下子就挖空挖垮了,这是「小国论调」;大小固然受限于诸多客观面积、人口数、天然资源丰富度……但决定心态大小的,实际上是我们内心的认知。
好久以前,有一次帮国立中正文化中心策划一系列俄国音乐文学的推广欣赏讲座,为搭配音乐演出,当时请了我的老师欧茵西教授来讲普希金,此外还有关于戴雅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铁路大亨马蒙托夫(Savva Mamontov)的Abramtsevo庄园的讲题,当然免不了要找一位俄国学者,从民族文化观点来谈俄国历史,探索俄罗斯魂中的东西新旧冲突与分裂。我请了在淡江大学俄文系任教的刘华夏教授(Vasili Kryukov)来主讲(上网搜寻才知他已去世多年,可惜!),忘了是谁推荐的,只说他是全台最佳人选。
大国气度何在?
当时正值俄国改革开放尝到苦果,国内经济状况相当糟糕、人才外流,科学、音乐界更是如此,在QA时我率先发问:「身为俄国人,难道你不会为祖国人才大量外流而感到忧心吗?」刘华夏低头想了想,目光投向远方,对全场观众说:「我们俄国人才济济,世世代代永远会有源源不绝的人才,绝对够全世界拿去用。不!我不会担心。」当然他有可能也是在替自己圆场,不过他的神态让我想起雷宾(Ilya Repin)画作《伏尔加河拉纤人》里,抬头望向远方希望的年轻人。刘华夏坚信祖国俄罗斯将永恒繁盛长存,这泱泱大国稳健自豪的开阔气派让我为之动容,历久未曾忘怀;君不察柴科夫斯基音乐里那份坚毅的信念与宏伟气派吗?
那么,我们又应该用什么观点看待最近台湾音乐家在大陆乐团的就业潮呢?趁机及早卡位?会被用完就丢的短视近利之路?市场饱和状态下的暂时性替代解决方案?台湾音乐实力的扩散延伸?对台湾音乐家的实力与工作态度的肯定?不爱台?老共挖空台湾人才的大阳谋?
媒体与政治圈本来就会简化事实、定调观点,在欧美就是「台湾之光」,大陆就是「做台佣」,东南亚就是「推动新南向」!从政治正确与媚俗偏见出发,内心抱著被殖民者企盼殖民者青睐的观点,而未自省主体性何在,也未针对主客观条件与全球情势,著眼未来世代发展,规划有利于全体国民的最佳政策,并做出适时适地的抉择。
曾几何时,先民勇闯四海的海盗因子已被稀释淡化,在创造台湾为「人间宝岛」想像的同时,却也把「离开台湾是不幸的」、「天堂不可期是因为有人挖空台湾、威胁台湾」这些想法注入人心,使得我们选择偏安一隅、对于变局避而不谈,长此以往的失去沉著自信,也缺乏豪勇气魄来应付困难挑战。
音乐人才的另一选项
台湾曾以作为华人世界新旧融合、美感创新、开放自由的挑战先锋,以全人类共同理想为己任,这是「大国思维」;认定人才外流就像失血一般,小小一个岛,资源有限,几下子就挖空挖垮了,这是「小国论调」。大小固然受限于诸多客观面积、人口数、天然资源丰富度……但决定心态大小的,实际上是我们内心的认知。瑞士是个面积不大的国家,但它可不是小国,更是个不能令人小看的国家!
人才流出是台湾面对规模经济竞争条件欠佳的结果,但在某些就业困难、人才过剩的领域里(音乐就是一例),它应当被视为「开枝散叶的国力扩散」,「台湾音乐实力的展现」。待遇不佳、市场规模与工作机会有限、专业能力与经历成长受限、行业过了黄金时期等因素,都会造成人才外流。就业机会减少,学习人口也势必减少,流入人才的平均素质也会降低,结果造成整体行业的表现也变差,投入的人也就愈来愈少,如此回转地进入下降掉落的死亡螺旋无法自拔。「要解决问题,首先是要认知我们出了问题」!台湾的音乐班与音乐系正站在这临界点上,在目前欧美乐团工作裁撤减少的情况下,如何协助台湾过剩的乐团演奏人才前进对岸,或许这可列入音乐界的考虑选项之一。就算无法全盘解决当前收缩颓势,但至少可以使这些年训练出来的乐手们,有机会不白费他们的青春与投资;只曾经短暂拥有过,总比蹉跎一生,临了仍长吁空叹好吧?
或许就像所有离乡背井的俄罗斯人,乡愁会是我们下个世代的公约数;无论是西进、南向、跨洲、越洋,只要心怀台湾,大家都是展现国力的「台湾之光」。
文字|陈树熙 热爱飞行却又不太会降落,矛盾但真诚,好奇又武断,希冀引起您微笑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