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柏林的「舞台空间设计师协会」今年九月在其社群网站上转贴了一篇文章〈失去面包的日常:艺术家赚得了什么?〉报导了一项由汉斯-博克勒基金会基金会补助的调查研究,指出四分之三左右的艺术工作者,收入远低于全德国年收入平均值,又一次在遍地艺术家的贫穷柏林,掀起关于这个话题的热烈讨论。
尽管从外界看,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GDP(国内生产总值)全球第四大国,文化政策健全,国立、市立剧院林立,相关补助与社福保险机制完整。即便如此,关于艺术家生存危机的讨论,却也从未断绝,更未免俗地,在这个举世皆然的课题上,政府、雇主、艺术家和观众的各执一词,各有话说。究竟在富庶和平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艺术的价值如何计算?
位于柏林的「舞台空间设计师协会」(Bund der Szenograf innen e. V),长年透过街头活动、组织讨论会及在各大国际展会发声等途径,勤于为所有剧场、影视等表演艺术领域的设计师们争取更合理的工作待遇,不仅仅是薪资的高低,更包含合理工时、加班费用、育婴与生产假,薪资标准下男女与种族、出生地的平等(注)及相关退休、失业、工伤、健康、保险福利等。
艺术工作者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
该组织在今年九月在其社群网站上转贴了一篇文章〈失去面包的日常:艺术家赚得了什么?BROTLOSER ALLTAG : WAS KÜNSTLER VERDIENEN〉,又一次在遍地艺术家的贫穷柏林,掀起关于这个话题的热烈讨论。内文报导了一项由汉斯-博克勒基金会(Hans-Böckler-Stiftung)基金会补助的调查研究,根据德国境内2,635名从业艺术家的线上问卷调查,统计了关于其薪资与工作环境的结果分析报告,调查对象包括音乐家、演员、舞者、作曲家、戏剧构作、剧作家、电影导演、服装与舞台设计师,甚至也有专门从事教学与尚在实习阶段的新手艺术家。
研究数据指出:有40%的艺术工作者年收入在一万欧元(约合新台币卅五万元)以下,35%在一万至两万欧元,远低于全德国年收入平均值的三万六千欧元(约合新台币一百廿六万元,此为二○一六年的官方统计数字)。这项结果不禁让人纳闷:为何在莫札特与舒伯特的年代,天才艺术家多有穷困而死的现象,迄今居然也没有甚么太大的改变?文化也是事业,艺术家也从事生产,却必须缩衣节食地生活?而为何政府的经费缩减方案,又总是理所当然地直接对著文化艺术补助下刀?
详尽的调查有助议题讨论
实际发起并执行这项调查的诺兹(Maximilian Norz),是一个名为Art but fair的非营利组织成员,该组织由音乐制作人夏特兹(Johannes Maria Schatz)发起,透过社群网路的力量建立起德语区(包含瑞士与奥地利)艺术工作者(主要为表演艺术与音乐领域)之间的讨论平台,分享个人案例、鼓励争取应有权利、引起社会关注与讨论,并试图影响政策面,建立沟通渠道,以期能共同建立一个「公平而有尊严的」的创作环境,二○一三年成立至今,颇有成效。
虽然这份调查报告涵盖了各种身分的艺术家,其各自的创作途径与资历,甚至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都难以一概而论,但一个专业领域的生态绝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串联与讨论的平台,一份详尽的调查数据,可以让众人支持的理念变得厚实明朗,进而得以层层往上反馈,带来清晰有力的影响,这份信念也是举世皆然,不容小觑,并且值得经营的。
注:德国无论市立或民营剧院都常有耳闻,关于薪资分配众人皆知的潜规则:男多于女、本国人多于外国人、出身西德者多于东德等,艺术家们要各凭本事,才能为自己谈妥一份不委屈求全的工作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