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美华与萨维耶.勒华(©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Hanna Neander)
柏林

香港旅欧艺术家余美华 以自身语境介入欧亚艺坛

香港艺术家余美华与法籍艺术家萨维耶.勒华偕同创作的《回顾》,将在八月底于柏林的汉堡车站当代美术馆展出,这个由勒华开启的创作已走过多个国家并有数个版本,而与余美华的合作则始于二○一四年。创作散见各大洲的余美华,在《回顾》的柏林版本中与在地艺术家合作发展,爬梳各自的身体语汇,出身移民家庭的她,从自身的归属课题出发,期待让艺术创作中的「共感」与「普世」定义不再平板与单薄。

香港艺术家余美华与法籍艺术家萨维耶.勒华偕同创作的《回顾》,将在八月底于柏林的汉堡车站当代美术馆展出,这个由勒华开启的创作已走过多个国家并有数个版本,而与余美华的合作则始于二○一四年。创作散见各大洲的余美华,在《回顾》的柏林版本中与在地艺术家合作发展,爬梳各自的身体语汇,出身移民家庭的她,从自身的归属课题出发,期待让艺术创作中的「共感」与「普世」定义不再平板与单薄。

今年八月底,位于柏林市中心的汉堡车站当代美术馆(Hamburger Bahnhof - Museum für Gegenwart)将展出香港艺术家余美华(Scarlet Yu)与法籍艺术家萨维耶.勒华(Xavier Le Roy)偕同创作的作品《回顾》Retrospective,此作自二○一二年由萨维耶开启,至今已发展出数个版本,并呈现法国、萨尔瓦多、巴西、德国、新加坡、美国、黎巴嫩等地。两人的合作始于二○一四年,也在二○一六年共同协作了北美馆版本的《回顾》。

「其实很难去给一个总结,我跟萨维耶每一次的作品,都是要重新思考,怎么样可以再合作,白纸一样的。我们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有一些共识,而过程都是从生活里的一点点的空隙,咖啡、午餐的闲谈中聊出来的。」

以自身语境创作  期待深化彼此理解

余美华的创作足迹散见于亚洲、欧洲、澳洲、中东及南非等地,其艺术介入的方式跳脱于长期以来,对于旅欧亚裔舞蹈家创作路径的想像框架,不局限于剧场空间,也难以归类在特定表演艺术的风格或范畴,其「运用自传式的素材,创作了不同情境下的一对一舞蹈作品,探讨记忆及以身体作存档工具等概念。」

关于即将呈现的柏林版本,延续一贯的作品概念,与在地艺术家合作发展,爬梳各自的身体语汇。两位创作者有著不同的起始点,「如果是以我的角度来出发,来看待这个作品,那还是要回到我的身分,我想去理解移民╱迁徙这件事情,因为我就是来自于这样的家庭,母亲来自泰国,父亲是中国人,他们生活在香港,所以这件事是跟随著我的,然后也就产生了归属(belonging)的课题。」余美华说。

回到当下柏林艺术家族群的日常观察中,一个再普遍不过的文化流动现象:一方面是出生于世界众多彼端的文化工作者,带著自身的生命经验与视角来到欧洲艺文大城,参与诸多艺术语境的汇流;一方面却还未能摆脱被标签的文化符码,在不同的场合或被完全忽视或被过度强调。无须刻意区分你我,彼此「理解」的深度与宽度,还是一个努力中的目标。其中的一个切入点,就是保持著持续翻转的流动视角与动态平衡,让艺术创作中,人人希冀的「共感」与「普世」,其定义不再平板与单薄。

余美华说:「我曾经以为我们(在文化、语境跟思维上)是分开的,但其实绕了一圈后会发现,我们还是黏在一起的。所谓在地的语境(The local context)是虚构的,是每一个时刻会被再构建的。我们会不停去思考什么叫做共识(common understanding)。」

旅外位置  多文化视角回看香港

为什么从事艺术创作?她说:「因为艺术可以是无重量的想像,它可以创造一个真实的空的状态与他人一起思考。」出身八○后学运「民主回归」、「八九民运」的世代,一路走来,鲜少在街头运动缺席的余美华,经历了香港社会的摆荡期,也经历过艺文圈的世代交替。一九九七年主权移交前后,香港社会回荡著的,是关于文化认同和去留问题的大哉问。那个尚处于自由世界的香港,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下,凝聚了本土文化和「香港人」的公民意识,但在本土之外,旅外香港艺术家的视角也星云状地并存著,她描述道:「我还在香港念书的时候,常有旅外艺术家带著关于香港的作品回来演出。我很意外地发现,本地的艺术家对待这些作品都非常冷淡,他们最常批评的点就是说,如果不生活在这里,为什么做香港(题材)?」而二○一九年,政局时空、艺文氛围潮流皆异的当下,也置身旅外行列的她,带著清晰洗练的多文化视角轮廓,也轻且重地自述道:「我可以参与的位置,跟在地的艺术家还是不太一样的。」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