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不见的台前幕后》(时报出版 提供)
艺@书

整理记忆里的剧场图像

剧场影像设计王奕盛的《看不见的台前幕后》由多篇散文/短文组成,保留了说故事的口气,并拥有回忆录的性质。每篇短文都以「剧场」为核心进行写作,同时也成为连结的依据。他用回忆书写来呈现对剧场现象的观察,更多的是将每个事件作为叙事基底,让自己隐藏到文字背后,而其他剧场人的形象就会鲜明浮现;此书「口述历史」的质性,也让每个被记录的当下都被铺垫成剧场史的一隅。

剧场影像设计王奕盛的《看不见的台前幕后》由多篇散文/短文组成,保留了说故事的口气,并拥有回忆录的性质。每篇短文都以「剧场」为核心进行写作,同时也成为连结的依据。他用回忆书写来呈现对剧场现象的观察,更多的是将每个事件作为叙事基底,让自己隐藏到文字背后,而其他剧场人的形象就会鲜明浮现;此书「口述历史」的质性,也让每个被记录的当下都被铺垫成剧场史的一隅。

「影像」成为剧场制作里重要的叙事语言,是现代剧场历时不短的发展,同时让「视觉」不只技术操作也有艺术创作的不同层次发挥;但这类型的创作者(如影像、舞台、音乐、灯光等设计)往往藏身幕后,只有在查找或播放制作名单时才会略知一二。而影像设计王奕盛似乎是其中异数,或者说,他也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成为那个「被看见的台前幕后」——其一,是他的影像创作多元,举凡当代戏曲、歌剧、现代戏剧、舞蹈等都可发现王奕盛的视觉语言;另外,则是他将自己的记忆整理成《看不见的台前幕后》,改图像为文字,以另一种视觉回应他所看到的剧场。

拼凑个人记忆 倾吐生命变化

《看不见的台前幕后》是由多篇散文/短文组成,其文字表述上维持了口语化的特色,并未刻意雕琢,因而保留说故事的口气,并拥有回忆录的性质。同时,每篇短文内的段落看似都回应标题,却也充满思考或回忆的跳跃,像是〈失声的麦克风〉既讲了云门舞集《稻禾》,也提到某次国宝级艺人的复出表演、某剧团欲省钱使用自己电脑等事件;这些经验的拼凑都回应剧场技术的思维,却显得破碎,往往有叙事「岔出去」的迹象。

不过,单独存在的每篇短文都以「剧场」为核心进行写作,同时也成为连结的依据。从王奕盛进入大学(国立艺术学院/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到正式入行化作全书的时序,于是我们可以清楚读到他于不同生命阶段的选择,像是当年在剧场技术与设计两个领域间的游走;也在〈安平追想曲〉、〈印度〉与〈十三声〉等文里组织出他近年的转折与面对。甚至,更多的是带点趣味的轶事,如〈做动物〉的年少打工经验等。最后,整本书的篇章结构以〈不做剧场〉开章、收尾于〈失去剧场的剧场人〉,正完整表现王奕盛的心境变化,进而呼应瞬息万变的剧场生态。

按「文」索骥 每个剧场(人)的当下

在书中多半自称「三流」的王奕盛,用回忆书写来呈现他对剧场现象的观察,更多的是将每个事件作为叙事基底,然后让自己隐藏到文字背后,而其他剧场人的形象就会鲜明地浮现在观众眼前,甚至刻划入心。最明显的案例是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在不同的篇章里慢慢堆叠出他对艺术的坚持、对后辈晚生的严与慈,像是在毕业典礼的爆炸性致词:「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里面会有一半以上的人消失在这个业界!」、初入社会时假意愤怒地要求王奕盛立刻拨打电话给林克华:「你—给—我—现—在—打—电—话!」等,都彷若力道十足的动画,穿透文字跃然于纸上,不只看见也听到。

进一步地,阅读的趣味可能更在于:随著王奕盛洋洋洒洒的笔墨,所布下如罗网的线索,让读者能按「文」索骥,(或许能够)循线找到得以对应的剧场事件与当事人。因为他的部分书写明确提及真实人名、剧团与作品,像是林克华、王友辉、郑宗龙、秀琴歌剧团、《屋漏痕》等;但有更多是用代号隐匿,必须找寻其他现实依据才能够继续指认。只是,回忆的书写再现终究无法全然回应真实,就如陈胜福在推荐序中提到,书中关于廿年前明华园「布景卡住」事件,已无法再找到更完整、更准确的记录了——但这可能也更加突显此书的价值。

《看不见的台前幕后》不只是个人回忆史的构成,于「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大框架下,显现王奕盛的生命基调,更因其带有「口述历史」的质性,让每个被记录的当下都被铺垫成剧场史的一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