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一般人对40岁的期待,跟40岁的人会面临的处境,你对40岁还有什么其他想像?
接下来,本期的封面故事将带你看到表演艺术领域的40世代——从35岁到45岁,从台前到幕后,从演员到舞台技术人员等,在面对体力急速下滑、时间被家庭工作瓜分两头烧,他们如何弭平不安与焦虑破茧而出?
我们采访了13位受访者,这些人可能是被众所期盼、被前辈赋予重任的中流砥柱,也可能是正著手替下一世代铺路、让后辈引颈而望的人生目标。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曾怀疑自己、迷惘困惑,最终仍选择好好面对那些中年待修的学分。
最后,我们尝试透过世代对谈及分析报导,去厘清当下的表艺生态环境,及不同世代掌握的资源,让更人清楚这些来到中年的表演艺术工作者面对的环境,及理解他们的困境,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丝丝可能,并探询更多转变的契机。
谢盈萱
41岁,演员
「很多人会来问我对40岁的想法,好像我会有一个很好的标准答案。但是老天爷,我怎么会有答案?我也是个人,我也在一边经历一边学习我的人生。」
柯智豪
43岁,音乐工作者
「为艺术奉献是一件事,但生命的维系还是要有方法,做别的行业来支持艺术,也是一种方法,毕竟富裕才会优雅。」
孙平
42岁,剧场制作人
「人会追求成功,但不可能一直是成功的。因为你的成功跟这世界没太大关系,最重要的是,做自己。」
李育升
38岁,剧场服装设计师、塑神师
「在为传统找安身立命的方式之前,我还是得先让自己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呀,让自己更平静地面对人生,身为台湾创作者的独特性才会出现,才能把创作做好。」
黄翊
38岁,多重身分的编舞家
「我后来意识到,把想争取的东西,或愤怒不满的情绪放在作品里,只是在宣泄。你教训了来支持自己的观众,但梦醒后,想改变的事情还是一场空。」
邓湘庭
39岁,舞监
「有相同位置的人可以支援你,让人有了种被支撑的感觉。」
杨乃璇
40岁,编舞家
「我已经过了挥洒自己的阶段,希望花的力气、资源都是能够反弹的。」
兆欣
36岁,旦角演员、戏曲导演
「明天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了,在乎当下就好」
赵雪君
41岁,戏曲编剧、学者
「最后也只能希望到生命终了前,都还能在每次下沉后浮起,不管为了什么。」
王奕盛
44岁,剧场影像设计师
到了40并没有真的「不惑」,唯一差别就是「知道能力的天花板在哪里」。
汪兆谦
36岁,剧场导演、阮剧团创办人
35岁后感受到体力下滑,但初衷始终撑住他。
陈武康
42岁,编舞家
「过去我们只知道练舞,对历史这块始终是匮乏的。」
苏威嘉
39岁,编舞家
「我都已活在所爱的事业里了,这还不够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