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有没有「台味爵士」?
特别企画 Feature 寻找台湾爵士乐 台湾的爵士

我们有没有「台味爵士」?

百年前,爵士乐从美国传递到日本,再从日本抵达台湾,中间经过了不少旅程,也经历了时代变迁。虽说爵士如料理,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能适切地调成当地的味道,但改变了「食材」、更换了「调味」,「台湾的爵士」是否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味?一个理论,总要经过假设、验证,最后才能归纳结果。「台味爵士」是否成立?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百年前,爵士乐从美国传递到日本,再从日本抵达台湾,中间经过了不少旅程,也经历了时代变迁。虽说爵士如料理,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能适切地调成当地的味道,但改变了「食材」、更换了「调味」,「台湾的爵士」是否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味?一个理论,总要经过假设、验证,最后才能归纳结果。「台味爵士」是否成立?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爵士乐评人

黎时潮:台湾音乐家演奏、发生在台湾的作品,就是台湾爵士

对这个想法,我的概念转换过很多次。2000年左右时认为,是不是要把台湾音乐元素例如加入南管、北管、原住民等等加进来才对?但经过这些年,我认为台湾音乐家演奏的,就是台湾爵士乐。有些台湾音乐家的作品充满纽约爵士乐的味道,跟台湾连结很低,只听专辑无法联想是台湾人,但那是台湾人的训练与构思,背后的底蕴就是台湾。

从这个想法再扩展,不少由来台的美国、日本组成的爵士团队被这块土地激荡而创作,专辑在台湾录制、发行,也跟台湾乐手合作,因此我认为发生在台湾的作品,也可以叫台湾爵士乐。

最后反过来问一个问题:有必要区分吗?台湾是迷人、热闹的小岛,各种文化汇聚,导致无法从听到的东西判断出台湾作品。因为太千奇百怪、差异也非常大,所以最终只要是好作品就好,不过那跟它如何被判别、如何被看,就是两回事了。

爵士小号演奏家

魏广晧:在经过消化与产出之间,必要的元素就是「台湾」

对我来说,爵士乐是一个载具,承载我对世界的感觉,作为演奏家,我时时思考如何将这个工具操作好,进而转化出我对世界想说的话。这个载具不仅仅只是舞台上的表演而已,更囊括了教学、推广,以及创作等分享。

要定义台湾爵士不容易,我认为只要是被台湾文化孕育过的演奏者,用爵士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就可以称为是台湾的爵士乐。这个范围很广,但是它的中心是,有没有因为台湾这片土地激荡出感动?是否跟地方的人文相互连结?是否在懂了之后用自己的方法讲出来?也就是说,在经过消化与产出之间,必要的元素就是「台湾」。

或许爵士乐长久来被认为是洋玩意儿,但我认为不是如此,因为我相信,把国外来的光环迷思拿掉,就能发现其实每位台湾的爵士音乐家,都能在这里发光。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