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修.伯恩最新舞作《午夜钟声》背景设定在1930年代的伦敦。(Johan Persson 摄 )
伦敦

马修.伯恩演出新舞作《午夜钟声》

马修.伯恩的最新作品《午夜钟声》灵感来自作家汉密尔顿的系列小说。伯恩在表演艺术界极受欢迎,因此很容易让人认为他是「主流」作品的创作者,但以此角度观察伯恩的作品,则可能会忽视一直以来支撑他所有创作极富颠覆性的美学。

马修.伯恩的最新作品《午夜钟声》灵感来自作家汉密尔顿的系列小说。伯恩在表演艺术界极受欢迎,因此很容易让人认为他是「主流」作品的创作者,但以此角度观察伯恩的作品,则可能会忽视一直以来支撑他所有创作极富颠覆性的美学。

马修.伯恩(Matthew Bourne)在表演艺术界极受欢迎,因此很容易让人认为他是「主流」作品的创作者,但以此角度观察伯恩的作品,则可能会忽视一直以来支撑他所有创作极富颠覆性的美学。

伯恩的最新作品《午夜钟声》(The Midnight Bell)灵感来自作家汉密尔顿(Patrick Hamilton)的系列小说。舞作背景设定在1930年代的伦敦,每个晚上,城市里寂寞的灵魂都会来到苏活区(Soho)的酒馆 The Midnight Bell Pub,倾诉他们的激情、希望和梦想。没有人说一句话,但酒馆的氛围浓得散不开,台下观赏的观众,仿佛能听见客人们的喋喋不休和喃喃自语,又像是能闻到伦敦浓雾中的香烟飘渺,虽然身在观众席但犹如置身酒馆,舌尖几乎能尝到那火热的廉价威士忌。

舞者不断改变队形的排列组合,就像在拥挤棋盘上的旗子们,彼此靠得虽近,但每颗旗子却又能巧妙地互相避开而不陷入紧迫的纠缠。如同伯恩的另一个作品《无言游戏》(Play Without Words),《午夜钟声》不是最著重在「舞动」的作品,但舞作里各角色的肢体特征都有明确的定义,角色的个性与故事,都透过舞者的步态编排而显得清晰且充满想像力。

此次的设计团队是氛围营造的最大功臣:顾特斯(Paul Groothuis)设计的环境音、鸟鸣、脚步声和汽车引擎,让舞台上的伦敦即使是凌晨时分也嗡嗡作响;柏莱斯顿(Lez Brotherston)用红色屋顶代表电话亭,巧妙地将伦敦苏活区的街道搬到舞台上;而这些视觉元素更在康斯特堡(Paule Constable)的灯光设计下更具渲染力。《午夜钟声》于上月初於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Sader’s Wells Theatre)首演,接下来则会在英国巡演至本月底。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