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早在2015年《巴黎协定》订出在2100年前将地球升温控制在摄氏2度C以内的目标前,英国伦敦市政府便在2008年提出《绿色剧场》计划,邀集伦敦剧院采行更环保节能的措施来减少碳足迹,并承诺到2025年将伦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的水平减少60%。而英国文创产业最重要的永续变革推手Julie’s Bicycle更早在2006年成立,并在2008年发表全球第一本音乐产业的温室气体盘查报告书。自此绿色永续便逐渐在国际间发酵,不同艺文领域开始成立产业级的气候倡议组织并展开跨国、跨产业的合作。直到2019年欧盟率先宣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Climate Emergency),英国在2021年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发布《剧场绿皮书》(Theatre Green Book)计划,同年,全球发布2050净零路径,欧美各界从被疫情敲响的气候危机警钟掀起一波反思,探讨剧场所面临的环境面、社会面与经济面永续议题,思考如何更永续、更共融地进行产业经济活动。

在这波浪潮推动下,台湾也从2022年开始发酵艺术永续的讨论与倡议行动,包括:国家两厅院加入「STAGES永续剧场联盟」、「台湾艺术永续联盟」(TASA)成立、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举办「艺术永续国际论坛」、表演艺术联盟推动台湾版《剧场绿皮书》计划等。

刚开始大家讨论「永续」时常会质疑「如果剧团无法永续发展,怎么谈永续?」但其实,「负责任」的发展就是永续发展,就是永续,只是「发展」二字往往被认为是「不永续」的,那是因为人类发展经济没有负起应负的责任,在社会面没有负起雇主应负的责任给予员工应有的薪酬保障与劳动权利,忽视多元公平共融的职场环境,造成人才流失;环境面上没有负起地球公民的责任,忽视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冲击,导致地球暖化气候灾难肆虐全球,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此之下产业又何以永续发展?

「永续」不等于「环保」,1987年联合国将「永续发展」定义为:「能够满足当代的需要,且不致危害到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国际艺文界推动永续目的不是成为地球的终极救星,因为达成净零目标的终极负碳技术还在复杂的学门里寻求解方中,而是如何从「负责任」的产业经济活动开始,永续发展我们想要的未来。

为了让读者能在有限的篇幅中快速汲取永续的观念,了解国内外艺术永续的政策面与实务面的重要进展,我们将艺术永续相关的重要概念与议题转化成26个英文单字,透过街访了解剧场参与者对永续议题的看法,并专访国内实务案例,分享时尚展演、节庆活动、表团制作、道具布景服装回收再利用及场馆营运的永续创意解方,邀请大家一同加入永续战队。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