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珍妤(刘璧慈 摄)
职人的图鉴

配器:将旋律赋予不同味道的魔法师

传统戏曲有「三分前场,七分后场」的说法,所谓「前场」是演员演出,而「后场」是乐师演奏,由此可见戏曲对音乐的重视。属于音乐设计一环的「配器」,是当代戏曲交响化之后才出现的职称,字面意思是「分配乐器」,也就是分配乐句给不一样的乐器去演奏,让每种乐器都能演奏属于它们的旋律,并组合成完整曲子,来烘托整出戏。

传统戏曲有「三分前场,七分后场」的说法,所谓「前场」是演员演出,而「后场」是乐师演奏,由此可见戏曲对音乐的重视。属于音乐设计一环的「配器」,是当代戏曲交响化之后才出现的职称,字面意思是「分配乐器」,也就是分配乐句给不一样的乐器去演奏,让每种乐器都能演奏属于它们的旋律,并组合成完整曲子,来烘托整出戏。

配器,其实接近「编曲」的概念。

近年担纲多部大型歌仔戏制作(如《无题岛:孽种与魔法师》、《凤凰变》、《1624》以及即将首演的台湾戏曲中心旗舰制作《两生花劫》)配器工作的歌仔戏音乐工作者郭珍妤认为,配器与编曲最大的不同在于「人」,「配器对于乐手的能力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透过配器让他的能力发挥到最好。」这也服膺了戏曲多半有量身打造的倾向,无论是前场演员、或是后场乐手皆是如此,得为了场上最后的呈现而有所取舍,并非藉旋律编写来挑战乐手与演员。不过,大型制作有时无法全盘掌握乐手,郭珍妤就举了近期的例子,甫首演的《1624》中,她编写出一段速度很快的副旋律,第一周排练后,指挥就希望她调整成较有效果的演奏方式。这部分涉及到配器的两个层面,一是配器在创作流程的位置,另一则是因应乐团、制作编制大小,而有调整的必须。

配器设计必须通过剧本阅读以及讨论,来揣想该场景的氛围——所以,可能有偏差与误读。只是,配器设计往往是在剧本、唱腔完成之后,并经过演员排练,才会进入的环节。因此,「配器完最可能发生的可怕事情,是如果需要改动剧本、或是有什么结构需要改变,我就又得重新设计。很崩溃!」她这么说。更可怕的是,配器是替每种乐器写谱,所以该演出有几种乐器,理论上就有可能出现几份谱。

同时,配器也必须考量剧团与乐团编制、音乐设计的诉求、传统与现代乐团的演奏方法等。像是编制比较小的剧团,就会主要集中在歌仔戏的「传统四大件」(注1),现在许多大型制作会与国乐团合作,编制比较复杂,也必须按照音乐设计的想法来调整。郭珍妤说,薪传歌仔戏剧团《宋宫秘史》的音乐设计柯铭峰希望传统后场乐手有空间「加花」(注2),而《1624》则希望乐团按谱演奏,这两者在配器设计上就有差异。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职人:郭珍妤

职业:配器

简历: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硕士。现为歌仔戏音乐设计╱配器工作者、扬琴乐师,曾与许亚芬歌子戏剧坊、明华园天字戏剧团、薪传歌仔戏剧团、尚和歌仔戏剧团、正明龙歌剧团等剧团合作,并参与《见城》、《船爱》、《1624》等大型制作的音乐设计。2021年以《昭君.丹青怨》获第32届传艺金曲奖「最佳音乐设计奖」。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