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无独有偶艺术总监╱偶戏导演的郑嘉音、资深戏偶设计叶曼玲、剧场编导林孟寰。(林韶安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跨!偶七十二变 林孟寰X郑嘉音X叶曼玲

非「偶」不可?! 当代偶戏跨界里的关键思考(上)

「爱国东小聚场 ——偶戏翻车记?」侧记

为了连结剧场创作者间的灵感交流,酝酿合作可能,每季一次的「爱国东小聚场」这次(2024年4月16日)由两厅院驻馆艺术家「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以下简称:无独有偶)以「偶戏翻车记?——当代偶戏跨界成与败的关键时刻」为主题,透过无独有偶艺术总监、同时也是偶戏导演的郑嘉音,与资深戏偶设计叶曼玲的对谈,向表演艺术工作者分享当代偶戏跨界成败的关键时刻,而剧场编导林孟寰则担任本场主持人,穿针引线带起对台湾当代偶戏的观察。

源自欧洲的偶戏,其实早就有跨东西方文化与跨界元素

「偶戏很适合表现动画般的奇幻故事?」、「假设表演艺术形式是个光谱,一端是最多最多的语言,也就是话剧;另一端是最多最多的动作,那是舞蹈,那偶戏是偏向哪一边?」、「比起传统偶戏,当代偶戏对剧场人比较快上手,也更容易和其他剧场形式结合?」、「偶戏表演的终极目标,是让戏偶达成和真人演员媲美的表现力?」

讲座一开始,林孟寰一连抛出4个问题,以举手方式调查观众对于提问的赞成与否,「这4个问题会贯穿今天的分享,最后你可能得到解答,也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疑惑,但我们并不会给出解答。」林孟寰坦言,连台上的讲者间的想法可能都不太相同,这些提问并不见得有标准答案。

短暂进行提问与举手调查后,林孟寰对「当代偶戏」的定义、发展与流变,简短做了介绍。「当代偶戏」这个名称,是相较于台湾传统既有的布袋戏、皮影戏、傀儡戏或杖头偶戏等的称呼,一部分的当代偶戏表现形式,是由西洋移植而来。

在当代偶戏发源的欧陆里,德国偶戏大师Albrecht Roser是不可不提的重要人物。1951年他所创作的《Clown Gustaf》里,打破过往形式,透过戏偶和操偶师的互动,让观众明确看见并意识到操偶师的存在,这在当时不仅是划时代的想法,也让「人偶同台」成为当代偶戏的重要特色。

郑嘉音进一步分析,当代偶戏的发展,有著「跨文化」、「跨界」与「重视『偶』及『操偶师』互动关系」的几大面向。在欧洲偶戏的创新上,其实有不少是借镜亚洲的灵感,例如由两、三个人一起操作出拟真动作的执头偶,其实是欧洲艺术家借镜日本的人形净琉璃,所仿造出来的形式,这是当代偶戏的跨文化。又如法国颇具代表性的香堤人偶剧团,由于导演Philipppe Genty的妻子是名舞者,于是在他后来的偶戏作品中,融入愈来愈多的肢体、舞蹈,甚至是魔术,以跨界合作方式展现偶戏的魔幻感。而在偶戏的展演当中,除了偶之外,包含操偶师与观众,都是表演的一部分,偶作为角色,经由操偶师的动作使其活出生命,观众也得要能信服台上发生的一切,偶戏表演才能真的成立。

延续这样的思维脉络,当代偶戏在80年代来到台湾,1985年开始在电视上播出的美语儿童节目《芝麻街》则是早期多数观众熟悉的偶戏形式。台湾剧场圈最初开始投入偶戏形式表演的,则是以儿童剧团(如:九歌儿童剧团、鞋子儿童实验剧团)为主。

1999年成立的无独有偶,则是台湾首个当代偶戏剧团,成立那年碰上921大地震,无独有偶开著车前进山上各个小学和避难所,把偶戏表演带到灾区孩子们面前。「这个行动其实也标志了当代偶戏是需要跟我们的土地紧密结合,是要配合时代脉动、跟著人民一起长出来的艺术形式。」回顾无独有偶成团之初的决定,林孟寰郑重地给出这样的评论。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