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水一样」的精神不仅体现在我们的排练里,也贯穿了河床剧团过去26年的创作使命。我们从在40席的小剧场演出实验作品,逐渐转向策划/设计美术馆等级的展览,在1500席大型剧院演出,拍摄电影短片,最后发现创作VR的可能性。在过程中,我们必须顺应每个不同计划的独特可能,这种重新塑造自己并超越熟悉事物的能力,是我们能持续发展的关键。
像水一样地渗进裂缝里。不要强硬,随著事物调整,你会发现可以绕道或穿越它。
——李小龙
我童年最喜欢的回忆之一,是每周六下午跟我爸一起坐在沙发上看功夫电影。这些充满动作场面的电影往往演技平平,情节也不怎么出色,但那些必不可少的打斗场面总有些激励人心的力量。一个人不但能对抗得了一群人……他甚至还能赢!
我爸最喜欢的武术明星是李小龙,所以他自然也成了我的偶像。我模仿李小龙舔著手臂上的伤口,再把血吐出来,还会学他发出喊叫,在家里蹦蹦跳跳。我跟我的高中同学不一样,房间墙上挂的不是邦乔飞(Bon Jovi)或《运动画刊》的泳装模特儿,而是李小龙的海报。
李小龙的「如水」哲学
那时我还不知道李小龙的「如水」哲学,但我长大后读到他的资料时,我对他流水般的打斗方法颇有共鸣。李小龙认为,我们能否成功,大部分取决于我们适应的能力。不论在武术或日常生活中,我们愈是陷在某个特定的想法或方式,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美国导演安妮.鲍嘉(Anne Bogart)对创作有类似的态度,她鼓励艺术家们要「紧紧抓住,轻轻放下。」她建议我们全心投入所做的事情里,但如果最后需要放弃原来的想法,我们应该要优雅而且大方地放下。
要做到像水一样并不总是那么容易。今年2月,我设计了我们最新VR作品的最后一个场景,演员会爬上一个70公分高的平台,再从一个微型房屋的顶端滑进去、消失。我非常期待演员神奇地从小房子里消失的画面,于是我们花了几天时间,打造了场景并开始排练。
演员尽力地让他头下脚上滑进房子里的动作看起来「神奇」,但因为房子太小,且平台下的空间有限,我们在排练这个画面时琢磨(挣扎)了许久。最后,在开拍前5天,我决定把场景从小房子改成一张床。我们得拆除并丢掉平台跟房子,重新做个床架,采买床垫,演员也必须重新排练新的画面。放弃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创作的片段确实让人恐惧,但我们不得不顺应作品的需求。
「像水一样」的26年创作使命
「像水一样」的精神不仅体现在我们的排练里,也贯穿了河床剧团过去26年的创作使命。我们从在40席的小剧场演出实验作品,逐渐转向策划/设计美术馆等级的展览,在1500席大型剧院演出,拍摄电影短片,最后发现创作VR的可能性。在过程中,我们必须顺应每个不同计划的独特可能,这种重新塑造自己并超越熟悉事物的能力,是我们能持续发展的关键。
去年在威尼斯影展的开幕酒会上,河床的共同创办人素伶跟我聊著,从没想过从1998年窝在我哥5坪的客房里排练,居然能一路走到现在、还参加了全球最重要的影展……我们俩举杯庆祝时,想到我们「像水一样」地喝著另一种水(香槟),我不禁微笑了。
(本文出自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