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整理过去零星照片时看到一批精采的户外演出画面,却突然扪心自问,看表演的过程我只顾紧盯著手机面板,深怕漏掉精采镜头,但当时我有真正以肉眼直接体验、好好观赏现场瞬息万变的实境全貌吗?虽然保存了照片或影片的记录画面,聊供日后回味,但明明曾置身表演现场的我,在欣赏当下其实失去了某些独一无二的现场感受。
人只有一生可活,所以每件事都要做两次。
或,
人只有一生可活,但只要做得对,一次就够了。
日前在收集资料时无意撞见这两句似乎意见相左的人生哲理,顿时让我陷入一连串的遐想。第一种说法比较生活化,或许也更贴近人性。譬如去了一家让你大为惊艳的餐厅,下次肯定还想再去;无意中听到一首荡气回肠的乐曲,就会设法搜寻出来反复欣赏;即使是那种第一次没达标的任务,你也可能会想再试一次。至于第二种说法,境界显然要更高一点。
这不禁使我想起已故俄国钢琴大师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的一桩轶事,他在独奏会里有时接二连三地猛弹安可,有时却吝啬地连一首都不弹,无论观众如何声嘶力竭地鼓掌叫好。安可之多寡难道是看他当下的身体状况或心情愉悦程度?其个人解释却让人听了跌破眼镜:他若对音乐会里正式曲目的演奏已很满意,那本身就应该是个完美的句点,无需画蛇添足;反之,若觉得自己的表现并不理想,才会接著弹一些安可曲,直到认为可以对得起自己为止。因此就他而言,是否要弹安可似乎并非取决于观众的掌声,而是为了自身内心的平衡。问题是,若碰巧遇到李希特猛弹安可的演出,观众并不见得会认为他没把音乐会曲目弹好,却肯定觉得赚到了!
意识中的记忆或图像上的回味,何者为重?
一次就够了,其实也包含把握当下的意义,问题是,把握的当下是什么?处于智慧手机的时代,随时记录和分享算是件常态,譬如在餐厅里「让手机先吃」已成为人们的家常便饭。生活中要捕捉的镜头当然不止有美食,然而日积月累之下档案渐增,实体或云端记忆体也须不断扩充。属于档案夹分类控的笔者,有一次在整理过去零星照片时看到一批精采的户外演出画面,却突然扪心自问,看表演的过程我只顾紧盯著手机面板,深怕漏掉精采镜头,但当时我有真正以肉眼直接体验、好好观赏现场瞬息万变的实境全貌吗?虽然保存了照片或影片的记录画面,聊供日后回味,但明明曾置身表演现场的我,在欣赏当下其实失去了某些独一无二的现场感受。
相对地,过去拍下的各种影像,又有多少比例长期尘封在记忆体中,未曾重见天日?如今想想,当初是否应更珍惜在立体时空中让眼球直视现场的每一分、每一秒?能专心地欣赏一次就够了。
资讯超载,是福是祸?
上述疑惑或许仅属哲学寓意的范畴,大可放在一旁,耸耸肩,太阳每天仍从东边升起。但在近半世纪以来愈演愈烈的资讯时代里,那的确也是一件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事。笔者在本系列专栏里曾两度提及美国未来学者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1928-2016)探讨人类文明演进的名著《第三波》(The Third Wave,1980)。而在他早期的成名作《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1970)中,托佛勒即已针对20世纪中叶社会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太多变化的现象,提出因「资讯超载」而导致消化不良,对人类心理和行为意识造成巨大的冲击。他所例举的主要现象包括科技快速研发使产品汰换率加剧,甚至带动了各种产业在短期内此起彼落的兴衰潮。
笔者想到当时托佛勒尚未目睹的发展,譬如光碟在1980年代中叶兴起,10年左右即取代了黑胶唱片;但风光不到30年,光碟又被各种线上平台及USB淘汰,随之造成全球多数实体唱片店歇业。而后者的命运也另和1990年代末网路电商之崛起有关。此外,倒的不仅是唱片店,也包括许多书店。但书店关门并非仅因为读者购书的管道转向网路,而是根本的阅读习惯和获取知识╱讯息的来源均随著数位化的发达而改变。我们当前正面对的问题则是,未来数年内,进阶的人工智慧又将改变或取代些什么?随著每个人不同的取舍,有人会乘在风头上破浪而行,有人却能另辟蹊径以塑造自我价值,有人则或将迷失在一波波的浪潮中。
即使上述这些事件和趋势于托佛勒写作期间尚未发生,却更加突显《未来的冲击》对时代脉动及社会前景仿佛已做了预言式剖析。笔者呢?冥冥中在个人专业发展上好像有个14年之痒的模式,一个篇章虽将结束,已想著有些让我动心的历险,或是突破罩门的新挑战?嗯,只要做得对,一次就够了!
(本文出自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