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企業家Jean-Claude Biver近期在訪談中,針對疫情和企業未來發展表達了獨到的觀點,認為目前各行各業的領導階層都還是廿世紀環境孕育出的舊世代,須等千禧世代陸續接班後,廿一世紀才要真正開始!時代不斷在變,但文明進化背後的正念與初心不能變,Biver認為自己這一代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將人類過去的夢想交接給後代。災難帶來的並非世界末日,而是浴火重生的新篇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擁有一切,卻又一無所有。」英國文豪狄更斯的小說《雙城記》(1859),以這段擲地有聲的文字揭開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背景下的一幕幕時代滄桑。隨後一百六十年來,那段文字的餘韻未曾停歇:人類文明變得更好,也變得更壞。反映在這波全球疫情蔓延的當下,更顯貼切。病毒影響所及已遠遠超越健康和醫學的範疇,上從社會脈動、產業模式,下至生活步調及消費行為均被迫改變。但某些關鍵性的重大變遷其實原本即為近代文明的發展所趨,只是受疫情影響而被放大,腳步也更形加速,譬如單邊主義的復辟,國際政經體系由合轉分,數位科技和電商渠道無遠弗屆的發展等。疫情終將結束,社會深層的改變卻已不可逆。新興產業和夕陽產業的更替本為歷史劇不斷重演的戲碼,人類文明也跌跌撞撞地繼續前進。但驀然回首,「進步」的定義為何?由誰來詮釋?而藝術在這波發展中又是如何自處?如何「前進」?
文明演化的三波論
一九八○年出版的《第三波》The Third Wave裡,美國的未來學家Alvin Toffler (1928-2016)將人類文明的演進分為三大階段,這些演化不僅反映在社會、商業及文化的模式,也影響到戰爭形態。第一波發生在新石器時代後,以固定聚落的農業取代移動式的狩獵,並使用刀、劍之類較原始的武器。第二波則是十八世紀下葉開始的工業革命,形成了企業量化生產線,以及現代小家庭的雛型,槍炮也隨製造技術的改進而威力大增,至一次世界大戰並有坦克、戰機等機械化武器;二次大戰初期,法國仍以過去壕溝戰術的舊觀念為藍本建設馬奇諾防線,卻根本無法抵擋已完全機械化快速移動的德軍。廿世紀下半葉邁入電子資訊時代則為第三波,知識和訊息傳播都有革命性的突破,不但改變商業及生活方式,在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中更預演決勝於千里之外的電子及資訊戰,二○一六年「電郵門」事件還翻轉了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
三波論所反映的現象當然也深入到音樂文化的內涵,一九三一年的一次專訪中,曾在維也納大學攻讀哲學,出自李斯特門下的鋼琴家羅森陶(Moriz Rosental,1862-1946)表示:「(近代)戰爭摧毀了許多好東西,其中包括豪勇俠情。自從火炮介入戰爭後,過去的武士精神即已蕩然無存;不僅打仗的方式改變了,連整個生活習慣也逐漸在變……而這種被動、機械化的態度也滲入音樂演奏中。」徜徉於浪漫樂派英雄情懷的羅森陶,文字裡流露著一股時不我予、「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嘆。
文明演化須不忘初心
比羅森陶晚一個世代的鋼琴家許納貝爾(Artur Schnabel,1882-1951),一九四五年曾於芝加哥大學進行一系列演講,分享十九世紀末他在維也納學習的經歷和生活點滴,演講內容後來集結成書My Life and Music,是音樂文化上十分珍貴的一部口述歷史。為了讓現場年輕觀眾體會過去生活方式的不同,許納貝爾列舉了過去在維也納聞所未聞的東西,從紙巾、鋁製品到唱片、汽車等日用品;而電話、電梯、百貨公司等改變人們生活習慣的產物也才剛起步。他還特別提到一八九四年在維也納一所購物中心裡,看到奧國第一批由工廠生產線製造出的非手工皮鞋,後來並品嚐到機製麵包。許納貝爾顯然較偏愛能隨個人喜好或口味而製作的訂製皮鞋與手工麵包,預言「西元二○○○年,或許鞋匠與麵包師傅又會重現江湖。」並進一步質問:「機械減輕了人類的工作辛勞,理論上人們應比過去擁有更多的閒暇;問題是人們又必須將這些空閒時間花在機械產物上!」
如今我們真已邁入廿一世紀了嗎?歐洲企業家Jean-Claude Biver(1949-)近期在訪談中,針對疫情和企業未來發展表達了獨到的觀點,認為目前各行各業的領導階層都還是廿世紀環境孕育出的舊世代,須等千禧世代陸續接班後,廿一世紀才要真正開始!時代不斷在變,但文明進化背後的正念與初心不能變,Biver認為自己這一代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將人類過去的夢想交接給後代。災難帶來的並非世界末日,而是浴火重生的新篇章,「它提醒人類是如何禍福與共地被緊綁在一起,這陣子生活型態雖然改變了,但最重要的是讓我們了解,地球也需要呼吸才能好好地存活,人類必須保持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