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已死,评论万岁
思想不短路

评论已死,评论万岁

这类原本出身漫威小粉丝的网红,并无传统新闻媒体专业训练及素养,只因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情投入,在IG、FB、Youtube等平台上累积了数万至数十万的点阅率,一旦受邀参加首映活动,备感荣宠,事后在网上尽说产品好话,已远远超越传统媒体业配文的尺度。对一般观众或产品使用者而言,传统新闻媒体的公正性尚且不时为人诟病,当毫无新闻操守概念的网红摇身成为品牌的外场公关时,网路虚拟世界的意境已达到另一种层次。

这类原本出身漫威小粉丝的网红,并无传统新闻媒体专业训练及素养,只因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情投入,在IG、FB、Youtube等平台上累积了数万至数十万的点阅率,一旦受邀参加首映活动,备感荣宠,事后在网上尽说产品好话,已远远超越传统媒体业配文的尺度。对一般观众或产品使用者而言,传统新闻媒体的公正性尚且不时为人诟病,当毫无新闻操守概念的网红摇身成为品牌的外场公关时,网路虚拟世界的意境已达到另一种层次。

今年秋天有两部科幻大片在院线推出,一部是中秋节前夕提前在台首映,由Frank Herbert经典史诗小说改编的《沙丘》Dune,一部是11月初上映的漫威新片《永恒族》Eternals。前者由才气纵横的法裔导演维勒纽夫(Denis Villeneuve)掌镜,后者则由甫获上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华人新秀赵婷执导。除同属宇宙科幻范畴,在不同档期放映原本可以各吹各调的两个不同类型影片,日前却因维勒纽夫为《沙丘》宣传时,于西班牙大报El Mundo受访发表的一席言论在网上引起一番论战。〈漫威电影只是剪贴而成〉成为不少媒体下的斗大标题,而一群国外漫威网红及粉丝则纷纷回呛,认为维勒纽夫可能根本没真正看过一两部漫威电影就妄自批评,「《美国队长》和《星际异攻队》雷同吗?《尚气》又会和《黑寡妇》一样吗?」

上述现象反映出不少问题,并可从几个不同层面剖析,而这些都牵涉到「评论」行为本身的问题:维勒纽夫的原意为何?有无被断章取义?许多网友第一时间的激烈反应是针对媒体斗大的标题,或实际访谈内容?此外,同行之间的公开评论(无论正负)有无利益回避的问题?而粉丝的评论有无参考价值?最后才是维勒纽夫到底真正看过几部漫威电影?或其实也只是在一旁道听涂说、指指点点?

决定一件艺术品╱商品成败的不是评论,而是市场?

20年前有两位优秀的中国青年钢琴家——郎朗、李云迪——同时在国际古典乐坛上崛起,当时有位报社艺文记者问我,比较看好谁未来的发展?「李云迪吧!」我好像是这么回答。为什么呢?记得在郎朗刚出道时,我曾透过越洋长途电话和他做过一次相当深入的访谈,印象里弱冠之龄的郎朗就十分老成,说话极富自信并具相当的国际观。(注)但在舞台表现上,撇开当时广受西方媒体诟病的夸张肢体动作外,我两度听他初期的现场演出,感觉其琴音华丽有余而厚度不足,且偏薄的音质并传不远,这表示他为了拚速度,触键可能较浅。至于李云迪,我在2000年华沙萧邦大赛现场考察时,觉得他在言行与个性上还难脱青涩的学生气,看不出有何城府。但经过四轮漫长而严酷的赛事考验,相对于某些原本表现亮眼的选手在体力或毅力上每下愈况的情形,李云迪却仿佛每一轮都能向上提升,且琴风稳健而扎实。

但两位钢琴家近10年事业发展的起落,显然并非如我当初和那位记者聊天时所预期。这又让我想起曾执20世纪中叶西方乐评牛耳的《纽约时报》乐评主笔荀贝格,他坦言决定音乐家舞台事业成败的是市场,而非几篇乐评。对于演出的优劣,乐评只能诚实地从个人经验与当时的品味著眼,但音乐家长期的事业发展也受许多艺术之外的因素所影响。

网红的红与黑

话说回来,我仍十分怀念网路时代之前,像荀贝格那样具有个人独到的专业见解,并能忠实反映自己、负责地表达的乐评,及当时部分西方报业坚守的职业准则。近年一方面网媒深受大数据操控影响,论述反被市场引导;二方面专业评论日趋式微,由网红取代。在南非裔美国知名脱口秀主持人Trevor Noah与同行前辈Arsenio Hall近日的一段访谈中(自28’16”起),就提及美国新闻传媒以收视率为导向,刻意忽略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充分说明,产生迎合特定族群的偏颇报导。

笔者也注意到从好莱坞到精品业,近年在行销策略上的转变。譬如过去电影上映前大多会邀请一些主流媒体的专业影评看试演会,但漫威今年开始邀请具高点阅率的漫威网红观赏电影首映。这类原本出身漫威小粉丝的网红,并无传统新闻媒体专业训练及素养,只因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情投入,在IG、FB、Youtube等平台上累积了数万至数十万的点阅率,一旦受邀参加首映活动,备感荣宠,事后在网上尽说产品好话,已远远超越传统媒体业配文的尺度。对一般观众或产品使用者而言,传统新闻媒体的公正性尚且不时为人诟病,当毫无新闻操守概念的网红摇身成为品牌的外场公关时,网路虚拟世界的意境已达到另一种层次。

设计对白

网红:唉呀,连川普都曾不避讳在白宫为一些民间厂商公开代言,彻底破坏官箴,我这小小的品牌粉丝配合演出一下算啥?

笔者:我就是拿你开刀,欢迎对号入座,让台湾的读者们想想,无论在艺文界和精品业是否也有这类网红?

注:樊慰慈,〈英雄出少年,艺高人胆大:青年钢琴家郎朗的音乐心路历程〉,《今乐曾经照古人:音乐文本、面相与评论》。大陆书店,2005。

(本文出自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