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作为一种工作与组构的方法,到底有什么是在这「策展」这种状态才能去创造出来的,是我近年来不停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历经2013到2015年《台湾当代艺术策展二十年》的出版筹备,因与多位策展人的访谈接触,还有过去的展演案例研究,而发现每位策展人对于策展一词的见解,也同时反映在其策展的工作方法与风格上,这段时光拓展了我原先对于视觉艺术策展的想像与解答诸多疑惑,理解「策展」可以展现的多种样态。有人将自身的角色视为一个找出艺术文化与社会间幽微连结的人,有人终其一生反复辩证同个核心问题,有人则是将自身视为转译或是评论的延续,或是为某些长期关注的议题发声,这些想像与可能性,也伴随著时代推进,以及多人的投入,有不一样的光谱状态。
另一个对于策展人的理解,则是透过过去筹办展演实务工作的累积,而感受到一个展览的发生,有许多影响最后呈现的变化要素发生在过程中。从前期问题意识的推展、与艺术家及不同专业工作者间的合作,以至展览制作环节的掌握等等,都至关重要。许多现实面上的限制,有时反而可能造就展览开展出不一样的面向,成为去回应的另外问题。
由个人提问出发的策展实践
我自身的策展实践是从2018年「历史变体」开始,当时展览的问题意识主要是回答我个人对于文化想像与自我认同之间关系的看法,基点来自于自身作为教育改革九年一贯的第1届,求学生涯接受教科书一纲多本状态下的史观养成经历,以此去反思认同养成与历史书写间的关系。2021年「动态图层」也历经类似的概念架构方法,但拉回到更当下的时空,回应我个人对于科技的发展是如何介入日常生活与社会,并如何改变我们应对与感知世界的方式。上述两档展览,大抵都是由个人出发而衍伸思考世代与时代共同经历的生活状态。在问题意识的方向确认后,而开始与艺术家的一同工作,并将展览的概念架构清晰化,思考展览、作品与观众间关系的铺陈发展。
但我同时也很好奇,如果把这样的工作过程环节,配置更大的比例在与艺术家共同工作及生产,那会是一个如何的状态?
我在2018年末曾有过一次担纲「2018牛俊强个展」策展人的经验,当时除了协力与展览同名的录像作品拍摄之外,另外一个很大的著力点在如何从原先牛俊强提出信仰与神性的讨论之外,拉入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共感经验——「艺术作品中的灵光究竟何以感知?」并与艺术家共同实验一种空间性的体验,以创造出展览核心概念希望去触发的观众感受。
展场空间有著两段稍长的路程,观众将先历经一段爬升近两层楼的梯间,才会进到展间看到第一件录像作品《2018牛俊强个展》,作品中除了艺术家对于信仰的3个问题讨论:「神是什么?」、「神的外貌?」、「祂临在的感受」,以及其延伸的系列作品之外,另外一个叙事则是环绕著这些作品的展出呈现筹备,与展览现场描述。录像结束之后,观众会在历经一条昏暗的长廊,直至走到尽头才会看到录像中的展场,但展场是空的,原本影像中描述的作品并未出现,仅有一件装置作品《预感》,有如天秤的结构,一端是不断燃烧的蜡烛,一端是镜子,唯有当蜡烛烧尽,两端才会趋于平衡。影像中的展览、观众内心想像的展览与实际的展场空间,三者的叠合与落差,便是展览中所探索可见与不可见的交会。
与创作者一同前行的摸索
奠基于那档展览的经验,我在2020年开始构思2022年「线下真实」时,便决定尝试以放宽更多空间与创作者一起发展的方向去筹备,同时也测试自身理解创作者的研究方法。在过去找寻参展艺术家时,大多还是从有相当熟悉度、作品数量与年资都有一定累积的创作者为主,但在「线下真实」合作的3位创作者,都是过往不熟悉、仍在发展个人方向的年轻创作者。筹备过程不从确定架构与问题意识开始,而是从前期抛出网路与数位时代许多线上线下互斥或是连动的经验交流来暖身,掺杂著对文本的阅读与各自解构,到中期保持著定期的聚会,交换各自的生命状态与创作感受,并一起历经了2021年疫情在台爆发,三级警戒的封城状态,再至后期确认彼此在展场中的关系、空间与制作层面,逐步发展成型。
「什么是唯有展览现场才能成立,无法被数位化的事情?」在前期几次交流后,成为逐渐聚焦的核心。中期的定期聚会,除了近况分享,也会交互给予创作发展上的回馈。这段时期的课题主要在要如何让彼此相互知晓状态,却又不被影响,能保持完整意识发展作品,得适时拿捏集体相聚与各自会面的时刻。后期的三级警戒意外地让全体都有了一种生活与体感甚深的时光,而得以让之前一连串的讨论发酵转化,使得最后的展览除了现场性之外,视觉、听觉与嗅觉等身体感知的推进,成为展览现场另外一个无形的脉络,并连结观众们的生活经验。
「线下真实」展场发生在位于B1的替代空间「福利社FreeS Art Space」,展场被刻意隔间为回旋状单向进出的动线,观众一进展场后视觉上会先看到徐婷的平面摄影作品,往前移动才会看到可与现场一张平面卡片比对的摄影装置《远景-4》,接续是洪梓倪因应现场空间而创作的声音装置作品《声觉测量2.0》这个占据于空间动线上的装置,随著其转动,也迫使观众不得不停下等候,抓准空隙的时机穿越,绵延整个墙壁的《零度扩展》则是可以透过观众互动与演出产生不同的声音变化,而郑安凡气味装置作品《卵》也因为气味与容器开始被注意到,随著观众愈往深处走去,光线渐微弱,作品与作品间的分界愈加模糊,洪梓倪《秩序2.0》透过透镜与棱镜将影像与光产生一种空间的动态关系,展场末端郑安凡《静候》仅剩微弱的光线与浓烈气味。在伴随著感知的层次推进,当观众再依循同样的路径走出展场,观察的敏感度却已可能不同,也因而能发现,在展场的最初其实就有了一件幽微的气味装置作品《印记》,刚步入展场的楼梯间其实可以幽微听到在空间绕射回音的装置声响,这些都是展览中试图去回应「不可被抽离现场知觉或是记录的事情」。
将抽象的意识具现为一个空间现场体验
这两档展览各自的操作,都不禁让我更加意识到策展作为一种工作方法,除了透过诸多的来回沟通与自我辩证,将模糊的感受与观察转为更具结构与逻辑性的传达之外,如何与艺术家共同创造超越语言的当下时空经历,或打开、突破现实处境的框架,是另外一层更为抽象地将意念具体化的工作,而这件事情我相信也同时发生在不同领域的策展人或是类似职务上,但因其艺术类型而有变化与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