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东尼奖典礼现场《Floyd Collins》剧组彩排。(孙瑞鸿 摄)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小粒访RAY—关于百老汇的五四三(2)

登上戏剧桌奖与东尼奖典礼舞台 近身体验纽约剧场盛事

「小粒」是台湾编剧简莉颖,「RAY」是旅美影像设计孙瑞鸿,两人透过一场老友间的专业闲聊,有问有答心得满满地解密百老汇——除了有RAY今年「初登场」就荣获东尼奖、戏剧桌奖入围肯定的惊奇过程,还有这个剧场之都商业经营与运作的幕后种种——藉著文字,也让读者沉浸感受「剧场产业」是怎么一回事。

「小粒」是台湾编剧简莉颖,「RAY」是旅美影像设计孙瑞鸿,两人透过一场老友间的专业闲聊,有问有答心得满满地解密百老汇——除了有RAY今年「初登场」就荣获东尼奖、戏剧桌奖入围肯定的惊奇过程,还有这个剧场之都商业经营与运作的幕后种种——藉著文字,也让读者沉浸感受「剧场产业」是怎么一回事。

纽约的剧场奖项,是以每年4月底到隔年4月底作为一个季度。跟著这样的赛制,一年有两个新制作的高峰期,一是11月底感恩节到圣诞节的冬季,一是东尼奖4月底截止前的春季,东尼奖颁完后,大部分的剧院就开始放暑假,不会有新制作,直到下个季度。

戏剧桌奖(Drama Desk)与东尼奖(Tony Award)是纽约剧场最重要的两大奖项,几乎可以视为剧场界的金球奖与奥斯卡奖。

戏剧桌奖5月1日公布入围名单,东尼奖5月2日公布,Ray的入围惊奇之路,在于《Floyd Collins》于3、4月演出,等于演完就开奖,还是双入围,一切如同飓风一般快速。同样双入围戏剧桌奖与东尼奖最佳音乐剧灯光设计的强敌,也只有《日落大道》(Sunset Blvd.)。

戏剧桌奖与东尼奖都是评审团制。东尼奖约有40位初选评审,会去看每个演出,选出入围名单。入围名单公布后,由800位具资格的投票人投出得奖者。这800位会看完所有入围演出,他们普遍对东尼奖与表演艺术很有使命感,有各种评论人、制作人、专业工作者、专业观众,入围者不能参与投票。演出当天若有投票人来会事先知道。尽量在流程上、投票人数上做到客观评判。

2025戏剧桌奖颁奖典礼现场。(孙瑞鸿 摄)
再现剧团-落人之家广告图片

东尼奖流程慎重  典礼长达近7小时

戏剧桌奖与东尼奖各于6月1日、6 月8日颁奖,前者流程比较轻松,至多收到一封信恭喜入围;东尼奖则非常慎重,会有一连串的记者公告、邀请函等,入围者也会在入围两周后接受媒体联访,所有入围者会聚集一个饭店房间受访,并得到入围胸章(Tony Nominee Pin),这是东尼奖有名的传统,走红毯时会别在身上,入围过好几届的人,胸前会别一大堆胸章,是东尼奖红毯最有趣的风景。不同届的胸章长得一样,只有入围年份的差异。

《Floyd Collins》一共入围6个奖项:最佳重演(Best Rivival)、最佳编曲(Best Orchestration)、最佳男主角(Best Leading actor of musical)、最佳男配角(Best support actor of musical)、最佳声音设计(Best Sound Design of Musical)、最佳灯光设计(Best Lighting Design of Musical)。

今年音乐剧类入围最多的,正是韩国版权音乐剧《Maybe Happy Ending》的百老汇版,拿下了包含最佳音乐剧、最佳舞台美术(含影像设计)以内的数项大奖,而《怪奇物语》则拿下戏剧类的所有设计奖。

东尼奖的饭店联访中,所有剧组皆会盛装出席,由东尼奖总监致词拉开序幕,参与各式动态静态访问,如《Braodway World》或《PLAYBILL》(专门发行百老汇节目册的公司)等表演艺术知名媒体,愈有知名度的演员愈会吸引主流媒体。

演出评论广告图片
2025东尼奖红毯区。(孙瑞鸿 摄)

另有标志性的的午餐活动Tony Luncheon,会于洛克斐勒大楼顶楼进行,是正式午宴,参加者需盛装,同步颁发入围证书。

东尼奖主办方有专门的典礼制作人接洽,挑选典礼当天演出的迷你秀,这对入围者来说是大事,因为会播放给全国乃至全球观众看。《Floyd Collins》被选入一个片段、两首歌,入围那一周便开始商讨规划,所有人要共用一个舞台,讨论道具、舞台、灯光、投影要怎么用,而Ray就是负责跟典礼的screen producer一起确认所有素材内容。

参与团队有两天时间排典礼秀,最后还有一天是带服装的彩排(dress rehearsal)。典礼转播因为透过萤幕放送,舞台效果会调得比较浓郁,以让转播的效果达到最好,典礼彩排时所有设计师都围著电视萤幕看效果、调整画面。典礼当天从下午4点半一路到晚上11点,包含红毯。

「太久了吧!又累又渴又饿!」Ray笑著说。入围的设计师坐在最外侧走道,中间座位留给具有强劲票房吸引力的演员们。但也是这样高速运转,造就了每年东尼奖典礼的精采。

TONY 2025典礼现场,《汉弥尔顿》(Hamilton)10周年原班卡司现场演出组曲。(孙瑞鸿 摄)

艺术标准迭代变革  影像设计愈受重视

「其实颁奖时并不紧张,参加宣传活动、记者会跟走红毯比较紧张。戏剧桌奖已经先开奖,心里有准备不会得奖。而且当时我太太看完演出就有跟我说觉得不一定会入围,除非评审很有品味,但就算入围,他们会颁给《日落大道》。很多同事都是深耕多年才入围,我真的觉得入围已经很荣幸。」Ray娓娓道来东尼奖的心情起伏。

《日落大道》的灯光设计Jack Knowles率先拿下戏剧桌奖,Ray看了演出,认为是个强劲的对手,把场上的光打得像是默片,既前卫又古典。如他所料,最后也是由《日落大道》拿下音乐剧最佳灯光设计。

入围后,Ray自谦,好像进大观园一样,至此才认真地去看百老汇的演出,过去看的时候不会想太多,但真正进入产业,更带著目的性去看,想了解其他人在做什么,并会特别留意以前一窍不通的灯光部分,因为现在跟他工作最密切的,正是灯光部门。

「那你觉得影像设计在剧场中是什么呢?」我问Ray。他认为,影像广义来说是灯光,又是舞台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内容的一部分,乘载了极大的可能性。

影像渐渐成为一个演出必须的设计,是近年趋势,戏剧桌奖将影像设计独立成一个奖项,但在东尼奖这边仍然有很大的争议。

《McNeal》演出现场。(孙瑞鸿 摄)

Ray表示,百老汇的技术艺术化大约在30年前,在那之前所有东西都是技术,以前没有现在所谓的灯光设计、声音设计,只有舞台,舞台从远古就有(Scenographer),甚至曾经在10年前,东尼奖曾拿掉声音设计的奖项,但造成很大的反弹。

随著时代的变革,奖项怎么设置也代表了如何评断这些设计的艺术层次、与表彰其重要性。去年东尼奖的终身成就奖颁给了Wendall K. Harrington——美国的影像设计教母、耶鲁大学Drama school的教授,她受奖时特别提及,影像设计需要被看到。而在现今的演出趋势,虽然不一定所有入围的作品都有影像,但影像设计在许多大制作已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Drama Desk的竞争更激烈,不一定是镜框式,各种剧场形式都有,玩法更多元,今年颁给《少年格雷安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影像会拼在一起又分开。」Ray兴致勃勃地打开戏剧桌奖最佳影像设计给我看,是Sarah Snook主演,以SOLO形式分饰20几个角色,用影像同步呈现不同角色的状态与情境,光预告与剧照就十足精采,也可感受Ray对不同影像设计呈现演出的追求与好奇。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9/05 ~ 2025/12/05
Authors

作者

演出评论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