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莉颖
大慕影艺内容总监、剧场工作者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性格决定命运啰
此刻我要直白,需要直接破题,需要大叫! 对没错,性格决定命运,管你多有才华,做表演艺术戏剧电影影集这类团体性工作,如果你很难相处,很玻璃心,宽以律己严以待人,抱怨东抱怨西,没礼貌当成艺术家气息,有点名气了或甚至只是有年纪了就对别人大小声大小眼,完全没在听人讲话,沟通能力低落,一点压力就受不了,常常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看到谁拿补助你没拿到在那边酸葡萄,看到谁票房好谁拿奖就踩到柠檬,看到一点负评就森气气到处情勒朋友赞美你给你拍拍,没有主观意识上的核心热情白话文就是你到底对什么东西好奇?你到底是想红还是真的有很想探究的事物?到底什么让你燃烧?你可不可以问出一个没有人问过又值得回答的问题?再来,如果又没有对自己的客观认知白话文就是你知道这次想尝试什么、想说什么,但可以在冷静后,客观认知有没有做到,有做到是因为什么,没做到是因为什么,不管是能力、知识、沟通妥协结果、现实条件的限制总之不是怪在别人身上,还有你有没有同等付出友情,拥有一群你愿意倾听也相信其判断的核心伙伴如果以上你都没有,那真的,找工作永远不嫌晚,你被关了一扇窗,相信你在别的地方有一片天空(为了安抚玻璃心需要从饮料封膜上抄一些鸡汤语录,用在这刚好)。 更有可能的是,如果你个性很差,通常也不具备团体性创作的条件。但以我认识的当代艺术圈毕竟也是认识不少从业者与画廊经营者,即便最不需要理睬大众、只需服务少数菁英客人的艺术行业,你终究、逃不了、人、人际关系、沟通。 做一出戏,你要面对场馆、申请补助,还要会表达,做presentation,要跟团队沟通,宣传。如果是原创题材,你光田调就要联系、访问、征求同意,如果改编,也要面对授权窗口,读剧、排练、演出更是会遇到第一线的回馈检视,影视,就是把这些事情再放大一千倍,再加上更多资本市场的残忍无情、不确定性与社群效应,而且可能还会上新闻。 这个行业最终都是要合作,仅只谈论作品本身与技艺,却完全不谈如何待人处事、沟通、自省,非常虚伪,而且对创作该保有怎样的心态也没有实质的帮助。 很难想像需要被呵护备至、捧在手掌心的人要如何让自己的创作愈来愈好,但,宽厚不代表随便对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尽头在哪里
你想要几岁退休?开证券户很常被问的问题。 随著父母年事渐高,家中有些经济变动,兄姊也因育儿各自有些经济难题,各自有不同被钱逼疯的部分,这几年开始认真研究理财,研究后开始对总体经济产生兴趣,有兴趣到认识了基金经理人、全职投资者再甚至想开发金融剧我不是技术流看K线看筹码上下厮杀,最有冲劲的还是创作,只是也认知到创作顶多温饱,跟健身是为了创作一样,适度地把现金做资产配置,也是一种让创作生涯有后盾的方法,毕竟文艺复兴时代都是富豪养艺术家,纯艺术可以透过少数高端客层维生,但做戏剧工作,要面对重重市场(不管大众市场还是影展市场都是市场)的考验。跟著认识泰国、印尼、韩国、日本的影视公司,也打开了视野。 上半年杀青了自己编导的第一部辅导金短片,更加体认做创作,特别你是那个头、那个发动者+执行者,方方面面牵涉到时间、金钱、创意与人的管理,非常高压也非常刺激,第一关是想出一个自己有冲劲、评审或平台买单的点子,第二关是把点子执行成工作蓝图(剧本)、企划,得到资金后,第三关就来到各种管理,精力、金钱、人跟自我的管理,透过一次次开会排戏看影片画分镜自我质疑确认自己要什么,激发并相信团队让他们的能力得以发挥,第四关就是现场保持情绪稳定跟有效解决问题,工时12小时(含交通妆发现场),超时不能超太久,超时费不说,第二天得要凌晨5点开始上工,由于是自己的案子=圆梦计划=自己不拿钱,所以筹备期间同时进行例行工作,评审、投资判断、给意见,进行不同音乐舞台剧的剧本修整讨论,再加上正在写的影集,开会6、7个小时起跳,做大量田调以及工作分配,编剧统筹也需要人事与创意管理,考量剧情角色时,同时也得判断跟把控之后的拍摄预算,比方说哪里有大场面,那后续集数就集中在室内场景等等。要思考的事情非常多,愈困难的事情愈让人肾上腺素喷发,当然同时也在浇灌发想新的idea,当觉得工作好难,看一下柯波拉拍《现代启示录》、荷索拍《陆上行舟》、皮克斯怎么经营的苦难,团队创意工作本身就是战斗啊,没有热爱到让你痛苦的就不算工作吧。 所以绕回开头,开证券户的时候会被营业员推销高额退休保单,固定起手式就是「你希望工作到几岁退休?」「希望退休后月入多少?」如此这般开场,认真想想,我从来没有想过退休的问题,即便往后觉得想说的都说完了,也希望可以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务实且有想像力的创作
艺术学校跟电影学校不会教的就是资源管理。 正在筹备短片开拍、同时开发数部长剧集、数部音乐剧的此刻,有深刻体认。 所有的学制毕制完全不会碰触到预算部分,毕竟是个学习历程,换算成业界工时都是不合理的。 但在工时既要符合劳基法、成本又节节上升之下,所有制作头都必然面对成本预算市场评估等务实问题。 朗.霍华(Ron Howard)说:导演是懂得调度资源分配的人。他也说,他的导师是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乔治跟他说,只要你的剧本跟演员够好,并不会因为没有按照你最理想的场景跟复杂镜头拍摄,就失去了这场戏该有的力量。 韦纳.荷索(Werner Herzog)说:你要习惯被拒绝。他也说,他看过最棒的电影之一,是尚.胡许(Jean Rouch)在1950年代拍摄的纪录片《疯癫大师》(Les Maitres fous),而他甚至没有一般的摄影机,是手摇的,一次只能拍24秒。 一桌二椅,更是最早就有的戏曲形式,有上百出可以这样演完的作品。 配合劳基法跟节节上升的人事成本、制作成本,任何人想从事这个行业,都要知道你永远都是在一定的限制下创作的,连好莱坞都会抱怨预算不够,更何况。 然后这件事学校不会教,也不可能教,如何判断你的创作可能所需的经费、可能面对的市场、可能国际的连结,才不会老是有怀才不遇的怨气。「我的作品很棒!为什么不加演!」有可能是它够不棒,也有可能是它本身就很小众。「我的作品很棒!为什么不能前进国际!」有可能没有国际的连结(我们都知道韩国如何经营它的文化外交)、也有可能这不是目前国际要的东西。「我的作品很棒!为什么没有票房大卖!」是否要思考电影院╱剧院的本质已改变了,美国的电影市场证明电影是社交行为,愈没有娱乐性的作品会选择在串流上观赏的机会更多。「为什么不能做短影集!短片才是创意之源!」因为平台有留住观众数的KPI压力。而就算思考以上种种,你也不见得可以让作品好,如何在创意、核心、品质与现实资源中不断取得平衡,这才是每天都在面对资源管理的创作者,所必经的考验。 剧集上,考虑除了超花钱的大戏大戏真的非常疲累、成本高昂,制作过程极为耗时耗力有没有开发场景单纯、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串流、短影音与实体演出
根据脸书粉专「叶郎:异闻笔记」指出:「Netflix大力道投资韩剧虽然即时解除了韩国内容业者在中国政府禁韩令后的市场危机,却带来了新的制作成本通膨问题。出手大方的Netflix动辄给予韩国明星两三倍的演出费用,让本地业者只能咬牙提高制作费用,并被迫减少制作案的投资数量来因应。如今有些韩国明星的开价已飙到1集10亿韩元的天文数字,而一档韩剧的平均预算也因此突破400亿韩元的水准。反应在产量上,Tving(编按:韩国的串流平台)在2022年推了13部新电视剧,而到2023年的数量拦腰减至6个。Wavve(韩国本土串流)则是从 4部新电视剧,缩水至2023年的2部新节目。」 最近大举进军台湾,透过补贴大撒币一举成为Momo 与虾皮竞争对手的韩国电商巨人「酷澎」,正仿效著Amazon的会员机制,将可能一举成为最大的串流服务。而国际平台进入后拉高整体制作规模、造成预算紧绷,也早已在台湾发生,市面上起码三、四十部卖不掉的剧不掉多少是因价码不够好无法cover成本,以及如果不是卖给国际平台,几乎没有能见度。而短影音或者社群,会成为推升观看某部电影、书籍或者剧集的推手,「芭比海默」现象,或者日本书店出现的「#Booktok」(指在TikTok上以短影音推广阅读引起读者兴趣成立的实体销售区)专区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不以「抖音一响父母白养」的角度来讨论,TikTok的确可以带起群众参与的热潮。几乎可以等于说,在资讯爆炸的年代,如果没有在社群上成为一个话题,几乎就很难带来相对应的报酬,而成本极为高昂的影视产业,如果没有报酬几乎无以为继,至少目前为止,也只有串流的龙头Netflix有赚钱,但它已不需要再增加那么多内容,就已确定得到足够多的用户。而对于剧场的演出,会有什么影响呢?首先,你可以在Disney+上面看到《汉弥尔顿》的正版,也可以在 N 上面看到《倒数时刻》,一部改编自《吉屋出租》(Rent)剧作╱作曲强纳生.拉森(Jonathan Larson)的音乐剧电影,甚至,你可以在专注于同志影音的Gagaoolala上面看到我与前叛逆男子剧团合作的 2019年版本《新社员》,串流要打开群众,当然就得在多元与主流中取得平衡。当然,关于二倍速观看是否已成常态、比起追剧更在乎自己的时间成本,甚至不怕被暴雷,暴雷反而更增加观看意愿等等,已经有非常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来访的远方
总统大选前,有两位特别的朋友来访问我,特别来观选,为了保护她们,个资会模糊处理。 她们是来自对岸的朋友,《人选之人》的观众,其中一位喜欢阅读,很早就读过我的戏剧剧本。另一位,对政治跟社会改革非常有兴趣。 她们在欧美留学,两人背景不同,一个家中靠近公务体系,一个靠近市场,但都不约而同地,或因为霸凌、或因为性向,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幻灭,不管是身为女性、身为性少数,或面对审查,而再怎么家底高于他人的人,都特别在疫情期间感到幻灭,「我20岁的时候感受到了一个存在主义的危机。」来访的友人说。直接把你锁在家中数个月,甚至用铁链把你锁在家中,像动物一样地抢著物资,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求助无门。 我想起我在北京做小剧场跟写小说的好友,前几年跟他通信时,他说,审查愈来愈严格了,一开始是交剧本,后来是交排练录影,再来是现场,要一字不差。 这样要怎么创作?有好多戏就不能演了,那得怎么办?不晓得,不知道,这样还能创作的,我都深深敬佩。 还有曾经在深圳驻校教戏剧,遇到一位学生,我会一直记得,他来找我的那个下午,支吾再三,说有一件事想跟我说,但又起身,逡巡一周,到处检查头上有没有监视器,确定整个教室都没有,才开口跟我出柜,如今,他也在国外,正在学习表演,我们一直保持著联系。 以上几位友人,都想尽办法要留在国外,只有北京的朋友,说,虽然想走,但也不知道要去哪,创作与表达,如果跟所在之地断了连结,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台北的书店是天堂。」来访的友人说,她们买了好多好多书。 「我是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但我们参加支持巴解的活动,都要戴帽子口罩,因为大使馆会派人来看,会参加这类活动的通常都会特别被注意。」互相提醒、参加这类活动要蒙面、隐蔽身分已是常态。 「家里以为我学的是一个有用的科目,但我其实念的是政治。你知道吗,辛亥革命前有个女性政治家,很早就提出了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我理想的世界,跟一百多年前她提出来的居然差不多,很可惜的是并没有发生。」 那为什么特别来找我呢?她们说,这是政治代餐,常常透过韩国或台湾的作品来「代餐」,但听到中文讲出来,冲击力又更强,她们感受到政治是一种日常,感受到戏剧可以跟自己有关。 「你们那边还是有很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去看了喜剧表演
11月24日在朋友的邀请下去看了卡米地站立喜剧争霸战台北场初赛,看了12名演员的演出,意外还蛮有趣的。特别是编剧友人Birdy(编按:冯勃棣)的演出又丧又好笑,难怪忧郁症,比他的剧本好笑(这是开玩笑)。 站立喜剧╱脱口秀并没有被纳入表演艺术的讨论中,的确很难纳入,发展脉络与表演逻辑都不大一样,我从自己体感来定义,可能可以拉出这个光谱(几乎没在看音乐演出就不列入): 专家 观众 舞蹈 戏曲 舞台剧 音乐剧 喜剧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减低生活负担
最近工作耍废的时候很喜欢看一个IG,叫「outstanding.screenplays」,节录了如艾伦.索金(Aaron Sorkin)、昆汀.塔伦提诺(Quentin Tarantino)、克里斯多福.诺兰(Christopher Nolan)、葛莉塔.洁薇(Greta Gerwig)、奉俊昊、黑泽明、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等优秀Writer的名言佳句,此刻的我就是喜欢IG金句来告诉我创作是什么!脑袋塞爆看不下太长的文章,只想看迷因跟人生指引!我想他们一定也是在许多许多许多许多次媒体跟教学的询问下,一次一次挤出到底Writing是什么?虽然贴文的重复率很高,算起来大概10要掰几则新的也不是不行但他就不要你一点开,就好像那些重复但又踏实的提醒:「天气热要多喝水」「天冷要穿外套」「见面三分情」「个性决定命运」,而且用大写英文写,内容又让人会心一笑,可信度更高。 今天很闷,看看菲比说了什么英国剧场╱影视演员、制作人、编剧菲比.沃勒-布里奇,我们粉丝都暱称菲比,她说:AS A SCREENWRITER,YOU NEED AN ENORMOUS AMOUNT OF TIME ALONE.WRITERS IS NINETY PERCENT PROCRASTINATION. 看到我笑出来,当然是先去查Procrastination这个单字的意思才笑嗯原来是拖延。 对!90%在拖延,超有共鸣。 以前受访常常会摆拍用电脑、在笔记本上创作的样子,那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时间可能是打开冰箱,打开厨房柜子,打开line群,打开行事历,焦虑我为什么要答应这个答应那个,开始查资料,Google「台湾稻米 最受欢迎」,台梗9号?还有什么?8号16号,怎么命名的?为什么不取个像日本那样很美很好行销的名字?然后就花了一个上午在看稻米的资料跟影片,更多时候就是,你也不知道为何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可能只是执行了一个「删掉手机里面用不到的app」的动作 所以,长期下来,我不知不觉把自己的生活负担减到最低,毕竟工作就要花很多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主旨…大纲…分场?
最近在准备一个小说与漫画的创作工作坊,教一些编剧方面的技巧,但每到准备的环节就觉得颇烦恼,因为实在很难说出什么一以贯之的技巧,翻来覆去看书讲的也是大同小异,可以比较被系统化的谈就是三幕剧、平田的独幕剧、角色就是「目标跟阻碍」,但我自己遇到的工作模式常常也不是来来来先想好你要探讨什么,接著就会顺利进行,主旨会是「一见钟情的年轻男女因家族世仇而无法在一起最终殉情」吗?还是「多愁善感的王子发现父亲过世的真相而装疯卖傻发现真凶是叔父最终复仇成功?」,在可以心无旁骛地只讨论主旨之前,有太多东西要处理了,主旨常常都是最后才被整理出来的东西,与其说技巧呢,不如说是「把关东煮做好了但发现手上的材料只能做咖哩,那就做成咖哩而且不要把咖哩视为阻碍」的能力。 比方说最近要收尾的韩剧改编,因为台湾的预算怎么样都不可能追上韩国,所以可能无法那么耍帅、那么炫、那么潮,那就「稍微写实一点吧」,「稍微写实」简直搞死人了,太痛苦了地狱人生,隔行如隔山有够难;又比如,《人选之人》一开始是设定主角们是同学、大学异议性社团,过不多久确定谢盈萱加入,得因应她的年纪去调整设定,所以从27岁提到快40岁,所以政二代、所以当选过一次议员,因为某个原因而落选,但政二代严格来说不太可能落选只是议员耶,是以她跟桩脚究竟起了什么冲突?打桩脚会不会太夸张?要给她一个合理的动机沙盘推演了许久;也如同跟谢的另个合作《服妖之鉴》,一开始收到制作人的邀请是改编《杏仁豆腐心》,但我没有很喜欢这个剧本,说实在不大明白前几年为什么一直演不喜欢的点是觉得「避而不谈的点原来是小孩流掉无法做爱」铺陈太搧情又太往一个想当然耳的方向去推,毕竟是2000年的剧本,很推荐乌乌医生讨论流产的观点,不管讨论什么总是要加入点当代观点吧,当时觉得关系的状态很死,改编上没有什么空间,后来就想,从盈萱身上出发,让她反串,只反串又太简单,就演一个有扮装欲望的男性,怎样可以更有冲突?设定成警察,现代社会警察扮装也还好吧,那放到以前,白色恐怖时代,这样冲突可以达到最大!现在写起来一两行字而已,但当时是层层推演跟烧脑的过程。又比如《新社员》,一开始是漫画《同级生》,但漫画太散文了,冲突太少,很难做成戏剧跟音乐剧,当时就参考了《仲夏夜之梦》,如果不是「倒叙」类的结构(如《伊底帕斯王》),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最近走路去洗头
影集4月28日上架后几天,刚好去动了一个不大不小中手术,后续一周都得在家中静养。 因为我不能洗澡只能擦澡,自然也不能洗头,我会走路去洗头,5上旬的阳光很好,气温宜人,有风吹在身上,大概维持三天洗一次头。附近的小林发廊,白天他们冷冷清清没啥生意,洗一次两百五,虽然想找更便宜的,但生理上也无法走更远,反正想说洗头附赠按摩。平常就试图在家里工作,对,试图,实际上我根本做不到,毕竟在戏上架Netflix的连假,不关心根本不可能。 刚好也是在这周,《人选之人》开始各种社群洗版,本来就会看观众心得回馈,开始刷各种平台的心得文,岂料迎来跟剧场截然不同的地方,真的太多太多了,串流平台可以触及的观众好广。 脸书、IG、PTT、Twitter、微博、YT,要刷完真的不可能,一方面看著各种热评,一方面因为消炎止痛药而一天得拉好几次肚子,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想起之前看过《麦蒂为何而跑》,讨论在IG上展现完美的运动明星孩子,然后自杀了。我们有讨论青少年面对网路压力的书,但应该没有讲成名后怎么面对网路压力的书吧。 不过幕后的压力永远不及幕前。 想起之前跟一位演员朋友吃饭,收到一些很烦人的IG讯息时她会一边点开,一边murmur世上怎么有这样的人,我很讶异她会看私讯喔,她说有时候就点开,但还是会好奇想了解一下别人要跟自己说什么。 有时候我也会蛮好奇其他人怎么看待自己的作品,你在创作它时的那种珍贵跟私密的感觉,让你觉得自己跟某些事物有很深的连结,特别是在剧场,你看到一些场景,一些动作,一些人跟人之间微妙的流动,你跟团队们非常靠近,也会在演出后跟许多互相信赖品味的朋友们聊戏,持续跟伙伴们聊戏,好好把这出戏做得好跟做得不好的部分收在心中;但影集播出时,距离拍摄完成已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各自四散去做不同案子,然后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关注,当它被评论,被摘录金句,被做成图卡时,你又觉得这些跟自己好像无关。 不过想想自己有时也会被网路上看到摘录的电影金句图卡触动。一块好的牛肉不管做成煎牛排还是汉堡,都是好吃的吧。 你需要有类似经验的朋友,你需要有可以分享这些事的人,「你怎么看待短时间内对你作品的关注?」我常常看到报导上有人问一些爆红新生代歌手演员这些问题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我出了一本漫画
2023年1月5日,我与台湾优秀漫画家废废子合作改编的漫画《直到夜色温柔》上市了(脸谱出版),剧本〈直到夜色温柔〉收录在《服妖之鉴》剧本集中,历时两年的改编过程,与漫画家讨论到一些跨界转换的叙事方式,再度感受到不同叙事媒介的独特之处。 在日本,大部分漫画家同时负责剧情与作画,但也有一部分不擅长故事的漫画家与原作合作、或者是不太擅长画图但很会讲故事的转任原作者;如台湾知名女星白冰冰的前夫梶原一骑(《小拳王》、《巨人之星》)、创作出《哭泣杀神》被称为剧画巨匠的小池一夫、负责《棋灵王》原作的堀田由美、近期热门的《葬送的芙莉莲》的山田钟人,但最有名的原作应该就属树林伸,笔名多达7、8个,包括《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天树征丸、与姊姊合写、笔名为亚树直创作的《神之雫》。 时间长度决定了表达媒介不同 〈直到夜色温柔〉由10个短篇组成,每篇的角色不同,以CP值来说,非常不适合剧场、影视演出,毕竟每多一个演员就多一笔费用,再加上此篇描述的是10个约砲╱非典型关系的即景,有不同性别、年龄、身障,在身体与角色质感上需呈现出某种「社会众生相」,比如其中侏儒的角色,一出现侏儒的样子就对了,不是演技有办法演绎的,是以,彼时收到在脸谱出版的编辑小绿的改编邀约,立刻发觉漫画或许某程度来说是最适合这个剧本的呈现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开性爱段落呈现的尴尬,一方面也不用困于难找侏儒、跨性别演员。 制作影集时,从其他同事开发的案子,发觉短篇故事实在难以在台湾目前的环境中好好呈现,因为每换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新的场景、演员、美术、道具,最符合经济效益的是一组极具魅力的角色可以在固定几个场景中爱恨情仇,美国名编剧艾伦.索金(Aaron Sorkin)在大师班的录影课程中分享,影集是一个地方的故事,如一家医院、一个电视台等,电影是「一个人最后死了」(不管这个死是不是实质意义的死)。 电影短片与长片是不同的叙事逻辑,舞台剧也更少见短篇作品,但反倒是漫画,常常看到喜爱的漫画家出版短篇作品集,我特别喜欢清水玲子与藤本树的短篇,充满想像力,短篇特有的「余韵」尽在其中。时间长度决定了适合表达的媒介,顺带一提,影集并不适合改编成舞台剧,除非找到一个适合舞台剧长度的叙事观点。 台词决定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顺叙与倒叙
正在工作的影集剧本,遇到了顺叙还是倒叙的问题,而且是在已经都写完了差不多全部的分集大纲、一半的分场大纲,陆续完成剧本时遇到了这个问题。因为是改编,第一直觉选了跟原著不同的叙事方式,为了开头就跟原著做出差别,主角的过去透过来回跳接回溯来阐述。 但因为太担心与原著过度相像,导致特别著重在现在这个时间线,现在这个时间线最多的事件是餐厅经营,但不管主角做什么,如果没有过去发生的事情奠定基础、给予动力,都很难让人有感。「没有复仇感。」「要看到主角被踩得多低,才能同理他要复仇这件事。」「没有看到敌方出招有多强大,对于主角的反攻旧没有感觉。」大致收到了这些回馈,看这个戏的观众对于「经营餐厅」不一定感兴趣(不一定是职人剧),但对「怎样透过开餐厅来复仇」感兴趣。 但复仇,得先让人对角色共情。 而Netflix的创意人才投资暨发展总监Chris Mark在一次工作坊中提问,假如亚里斯多德有Netflix会如何归纳戏剧要素? 他提到,观众共鸣是跟著人物,而非剧情,观众之所以入戏,取决于他们能否跟角色连结,了解人物动机,如果观众不觉得人物有趣,他们就不会在意角色有没有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怎样的故事与媒介,通常就会有最适合的叙事方法。 复仇,比如《哈姆雷特》,就是先看到国王的鬼魂出现,再看到王子一直为此而痛苦,以及他对于要不要复仇的各种犹疑,历经失去爱人、发疯、误杀大臣,最后才走完这个两败俱伤复仇经历,但奠基于《哈姆雷特》的《狮子王》,与其接近《哈姆雷特》,其实更接近《基督山恩仇记》先展现主角究竟失去了什么,大家才会期待他把失去的事物夺回;王子在各种猜测跟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的「查案」中,必须演一场戏中戏来确定自己心中的猜疑,《狮子王》建立在强烈的父子羁绊、辛巴是不是害死木法沙的愧疚、最后要给辛巴反攻的伙伴,所以过去的事情很多,辛巴长大后可能的帮手(彭彭、丁满、娜娜、妈妈)、敌人(叔叔、土狼),都必须先在故事内建立。《哈姆雷特》的犹豫是戏的主体,发现父王可能被害死之后造成王子的种种困境,是「发现沙滩有尸体然后怎么了」之叙事,由一个发现引起的连串变动,《狮子王》则是从辛巴这个角色、他的成长、他的失去慢慢说起,让人共情。 要让人共情的复仇故事,还是得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从《台北女子图鉴》讨论何谓「在地化改编」
斋藤绫是出身秋田县、一身土味的乡下女孩,远赴东京打拚20年以后,凭著过人努力当上国际时尚品牌经理,拥有人人称羡的薪水、权力与地位。 绫一开始遇见同乡的初恋,接著是正港东京菁英的靠爸外商职员,马上甩了同乡,却发现对方已有千金未婚妻,分手后当起了和服店老板的小三,当了太久的小三,急急忙忙找个同龄的阿宅结婚,想不到老公结婚后是个超级大男人身边男人一个换过一个,从一个区换到东京更好的区,20年来,始终无法找到幸福。 基本上《台北女子图鉴》大致按照这样的剧情骨架,只是把秋田置换成台南永康、东京置换成台北,许多细节仅止于设定置换,但这种设定置换却与原本故事核心所要表达的「强烈的城乡差距,野心带著你去到原本不能及的远方,但你真正想要的,或许不论去哪都难以实现」充满冲突,台北跟台南既没有强烈的城乡差距,就连台北本身各区的差异跟距离,那个移动的距离感没有这么远、台湾各地没有那么难以到达。是以在改编上,要不就要换一个故事核心,但换一个故事核心,还需要购买原本的IP吗?但制作公司购买这个IP肯定有公司本身对原作名气的考量,如果主导者想得不够透彻,通常这类案子会在原作不成帮助反成束缚的情况下进行;如果不调整故事核心,所有的符号置换都必须加强原本的故事核心。是以就得思考,设定家乡在怎样的地方才可以突显强烈的城乡差距?要玩刻板印象怎样才能玩得又猛烈又好?离岛?偏乡?进城后,东京不同区的差别放在台北又要如何突显?要经历怎样的感情才够「都会女子」?这一切都想一轮,想想可行吗?回到企划初始,这是个适合在台湾发生的故事核心吗?还是检视目前社会潮流,应该要做的是厌倦都市回去故乡开始各种创业的「地方创生女子图鉴」? 过去在剧场,我们看过很多那种演出翻译剧作仅止于名词置换的戏(比如巴黎改成高雄,伦敦改成台北,桌上的无花果改成西瓜之类),所幸现在这样的演出已经很少了。这样是最表面一层的改编,但真正的改编就是重写,同样的故事原型,只要更改时间、场景、角色年纪与关系任一要素,就会产生不同的故事核心,举个正面的例子,三浦紫苑新出版的《住那个家的四个女人》,是向谷崎润一郎的《细雪》致敬之作,从原本新旧交织的三○年代、大阪经商上流世家四姊妹,到当代东京、年龄各异、职业身分各自不同的4位单身女子: 东京市郊的善福寺川旁,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台湾、历史、创作
前日我与编剧、作家卢慧心在《Openbook阅读志》上的对谈,其实已经是数个月前录的了,彼时讨论到了《茶金》4万换1元的争议,我提出「我们到底需要『好看』的历史剧?还是『正确』的历史剧?说实在,日本也已经发展到正史不一定重要,有很多变化跟二创,织田信长都可以变成女性了。但我认为,其实台湾对历史的共识还没有建立,在这个情况下,要生产历史剧是困难的。困难在于:我们对历史没有共通的想像,没有一个想像的共同体,就不会有二创、三创,光要建立共同体就是困难的。」我并不是说史实不重要,史实当然重要,而且要愈多的史实,我们才更有养分去明确共同的想像,以及设计出情理之内意料之外、富有冲突的戏剧行动,克罗齐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历史的回望,来自我们对自己的困惑,我是谁?我们是谁?台湾是什么?我们的过去有什么? 对我而言,戏剧,特别是剧集,因为长度跟成本,劳师动众,绝对是所有产业的最后一环,没有足够多优秀的历史小说,是不会有优秀的历史剧产生的,没有司马辽太郎、吉川英治、山冈庄八等人的长篇历史小说,不会有大河剧,而没有擅写英国王室、做过多部女王主题舞台剧的Peter Morgan(Nt Live:《the Audience》),不会有后来横扫艾美奖的《王冠》。小说永远是最前端、也最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好故事难得,需要考据又能从考据中提出新意,赋予历史人物当代诠释的好故事,更加难得。 这篇对谈得到作家朱和之(著有《乐土》、《逐鹿之海一六六一台湾之战》等长篇历史小说)的回应,他说近5年有一股台湾历史小说爆发的风潮,就算远也不超过10年这当然是官方奖励补助与民间自发性的成果,我当过两届文化部青年创作补助的评审,历史小说明显增加,这的的确确已经是个方兴未艾的风潮。朱和之认为,「所有的历史创作(小说╱戏剧╱漫画)都是当代创作,反映人们当下关心的主题及想像。当下台湾历史创作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内容是否符合史实』的论战历史创作就正是在做这件事提出不同的历史叙事、重新进行思考,在这过程中也会逐渐浮现出共同的想像。这也是近5年台湾历史小说、戏剧爆发潮的背景,台湾社会需要一番新的自我叙事,重新定义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过去,借此锚定当下、眺望未来。」「当然,每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读三浦紫苑:写小说,不用太规矩
最近因为取材的关系老是在看开店、餐厅经营的书跟Podcast,都快要觉得自己可以开店了,特别是基隆的朋友,一定要去试试金豆咖啡跟泉利米香,听了老店转型的Podcast,与其卖几百种品项,不如只卖一种卖到无可取代!开店最重要的是品牌核心精神,一切设计围绕著品牌核心精神出发,像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是空间,麦当劳卖的是迅速清洁方便一边听一边兴致勃勃地记下一堆餐厅,啊,有什么比整个手机的Google Maps搜集了上榜亚洲最佳50、米其林的Fine Dining餐厅,但碍于种种原因在家只能吃燕麦+豆浆还要更悲惨的呢(其实就是懒而已)。也因为聚焦企业内父子、兄弟斗争,最近看的是美剧《继承之战》,第1次看到第1季第3集弃了,但后面相当好看,特别第2季第5集可以说是近年数一数二精采的多人餐桌戏,也可以参考他们究竟是怎么将每1集都拉到1个固定场景节省成本,又功力十足地让许多关键高潮戏在同一场景发生,第1季撑不下去的人请再给一点机会,美剧充满了一堆伤害人自我厌弃的混蛋,但又不得不继续伤害人才得以活著,非常迷人的角色! 陷入困境时有时(岂不是常常吗)会看看喜欢的创作者写的创作方法书,会比看市面上一些剧本圣经或影视教战守则更有效,创作者会大量举自己的作品为例,比之真的教科书更能感受到那种创作的肉感(?)感觉好像自己也更懂了什么创作方法一样,最近读了三浦紫苑的《写小说,不用太规矩》,对她里面讲述「老套情节没有不好」深有所感。 「在河堤打架就知道之后会变成朋友,上战场前拿出照片就知道这个人会领便当,老套的情节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经过大脑的一再考验,证实人类买单,思考著如何别出蹊径,也可以给情节铺排带来不同的刺激。」虽然想引用原文但翻阅时有点找不到在哪了总之是这个意思没错(看完三浦的书有点被她活泼的语气感染了呢)。我也深深认同,好像诸位(谁啊)都太想原创了,但说到底故事总是可以抓出一个原型,《狮子王》就是《哈姆雷特》,《新世纪福音战士》就是《伊底帕斯王》,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书中三浦也不断地拿自己的小说举例,并以开玩笑的口吻说,虽然都暴雷了,但她认为小说的精髓在于过程跟细节,所以就算暴雷了读者还是会想找来看吧。没错啊,三浦在自己作品所下的功夫并不会因为知道了「结局」就有折损,她以描述箱根驿传的作品
-
特别企画 Feature 编剧简莉颖的阅读术
锻炼自己的眼光,像读一本书那样阅读角色的「世界」
这几年我认真觉得市面上需要的不止是创作方法、编剧方法书,看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先让英雄救猫咪》、《21天搞定你剧本》以及大量基础三幕剧技术的教学,技术很重要,但我们技术永远教不来的是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而这样的眼光是从大量的阅读(各种各样的阅读)、互动,所有你经验之事物所练就而成。比起技术方法,或许更需要的不是急著创作,而是学习如何锻炼自己眼光。 具有天份的人通常也都异常用功 平田织佐在《演剧入门》中,分享自己的取材方式,他写一部剧,会阅读30到50本相关书籍,另外看相关电影到底什么才是「相关」书籍与电影?这部分与一直放在心中的创作目的有很微妙的感应,通常看到就知道了,当然也不排除看到其实没有任何帮助的书,或这本书的目的是指引你看下一本有用的书如有需要,平田织佐也会去采访,如此从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中萃取出的事件也只有一两个,如此费心才能构成60段剧情及相对应的事件。平田织佐自述他如果看到太浅薄的剧作,往往都是作者只从一本书创作出一部剧,但比起小说、电影,剧作需要更多样性的结构。 大江健三郎在《读书人:读书讲义》的后记写道:「从大学刚毕业那段时期开始,我便每三年选择一位诗人、小说家或思想家,每天下午就持续阅读其作品和有关他(她)的研究论著。这已经是将近50年的习惯了。」 小说《长崎》(曾获得2010法兰西学术院大奖)的作者艾力克.菲耶(Eric Faye)在朱嘉汉访谈中,热情地提到了他的创作酝酿期是他最喜欢的时刻,他喜欢在动笔前、第一个句子前、故事产生前,搜集著资料,放在心中慢慢酝酿的阶段,这种还不知道变成的什么的阶段很迷人,「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是否有门,这方向有路,但一旦找到了,就是令人兴奋的『通道』(passage)。」一个主题可以刺激他两年,他极其享受大量阅读的时光。 我举上述的这些例子是想说明,具有天分的人通常也都异常用功,你还在写一部戏只看一本书?或是什么都不看不取才以为光靠贫乏的生活经验与意识形态就可以?不要做梦了,梦里什么都有,赶快去蹲马步练基本功吧。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从原著到改编,看《流星之绊》
被问「你怎么改的」常常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可能就像刻一个大理石刻一样,要每天每天跟这块石头相处,一锤一凿反复之间,你知道什么要留、什么要舍弃、什么要调整,于是渐渐成形了,戏剧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个过程太长、细节太繁琐,很难说出具体一是什么二是什么,虽然我对雕刻一无所知,但想像中,我们可能可以从被舍弃的石屑里找到何以石头变成玉像的线索,以剧本改编来说,比对原著及戏剧成品,就是一个挺好的做功课的方法。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描绘无以名之的冲动
2018年3月,坂元裕二在推特上宣布暂时不写电视连续剧,转投入舞台剧创作。 NHK的访谈纪录节目《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仕事の流》记录了这段创作时光。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最近的Research
做Research的关系,我十分沉迷在各种餐饮、开店行销相关资料中。Podcast可以透过主持人的人脉访到不同业界的人,进行业界内的对谈,现在已是我一个重要的搜集资料管道。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台湾、历史、戏剧
我很欣赏对传统的偏执,有所凭依,再有所创新,舞台表演的训练可以找到这种痕迹,不管是戏曲、歌仔戏、南管、默剧、小丑、太极的训练,但回到叙事技艺上,似乎没有太多的传统,仿佛只要是人就会讲故事。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疫情时不免会想该转行了吗?
30岁之后大量同辈剧场从业同伴的厌世,「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一直演戏。」「不晓得为什么要一直为了创作而创作。」「今年等明年,明年等不知道在哪。」「大学时我以为未来我演的是像伊沃.凡.霍夫《彗星美人》这样的戏,但没有。」我尝试在大慕影艺开始的「找样造剧」,目的就是以剧场作品为核心的IP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