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蕾C之B」探索樂團推出的《巴赫浮世繪》是一個在概念與內容上令人眼睛爲之一亮的演出。(香港藝術節 提供)
香港 藝術節 /香港

藝術節加料節目FESTIVAL+ PLUS

今年香港藝術節加料節目中最値得一提的是與香港藝術中心合辦的「歐亞舞蹈共同睇與香港獨立舞展」活動。此項節目最主要的目的是期望將亞洲與歐洲的舞蹈以香港爲基地,建立一良好的互動橋樑,會中除邀請歐亞等國的舞蹈人士進行硏討外,也舉辦SHOWCASE推薦香港本地的優秀舞團接受各國邀約演出。

今年香港藝術節加料節目中最値得一提的是與香港藝術中心合辦的「歐亞舞蹈共同睇與香港獨立舞展」活動。此項節目最主要的目的是期望將亞洲與歐洲的舞蹈以香港爲基地,建立一良好的互動橋樑,會中除邀請歐亞等國的舞蹈人士進行硏討外,也舉辦SHOWCASE推薦香港本地的優秀舞團接受各國邀約演出。

如果說在藝術節舉行期間,主辦單位精心挑選的主菜(大型演出活動)是主要參與、注目的焦點的話,那麼圍繞在周邊的小型加料節目(如座談、工作坊)則是進行進一步實質交流的地方。今年香港藝術節的加料節目便包括了展覽、工作坊、演講、舞蹈會議、藝術家面對面等各類項目,其中以展覽、工作坊與會議最可見主辦單位引領一般觀衆與專業人士深入藝術文化的用心。

展覽與工作坊

在今年香港藝術節加料節目的工作坊部分,有「大樹默劇團實驗室(DEREVO Laborator-ium)」帶領默劇訓練,「芭蕾C之B(Les Bal-let C. de la B.)」舞者敎有經驗的表演者「如何在舞台上發揮自我」的課程;音樂部分有「剛果激鼓團(Les Tambours De Brazza)」介紹非洲鼓的打法、還有米沙.麥斯基(Mischa Maisky)的大提琴大師班以及「根特合唱團及古樂團巴赫」的藝術總監菲利普.赫雷韋格(Philippe Herreweghe)利用公開彩排《聖約翰受難曲》的方式,介紹樂團如何排練巴赫的作品等,其中還有一項由伯明罕皇家芭蕾舞團設計、爲期六天的工作坊極具敎育推廣性質;主辦單位藉由伯明罕皇家芭蕾舞團演出《愛德華二世》之際,將帶領工作坊成員參與舞團的排練、彩排、演出,並講解其舞蹈、音樂、服裝等的創作與製作經驗,將一齣大型的芭蕾舞劇複雜的製作過程,從舞台實務中,一一讓參與者有深刻的體認。

在展覽活動方面,主辦單位也推陳出新地將原本極爲普通的「演出節目圖片展」加料一番;邀請五位平面與錄影攝影師將藝術節活動的節目照片,運用錄影與現場裝置的方式進行創作,讓照片呈現另種新貌。除此之外,還有頗具社會批判意識的香港漫畫家廖冰兄《漫畫人間廖冰兄》展覽和著名的舞台設計師亞歷山大.維西耶夫(Alexandre Vassiliev)的「200年歐洲服裝展」等,舊題材與新時尚,主辦單位可說是用心良苦。

舞蹈會議與舞展

今年加料節目中最値得一提的是與香港藝術中心合辦的《歐亞舞蹈共同睇與香港獨立舞展》Asia-Euro Dance Networking Forum and Hong Kong Dance Showcase活動。此項節目最主要的目的是期望將亞洲與歐洲的舞蹈,以香港爲基地,建立一良好的互動橋樑,除了邀請英國、德國、芬蘭與小亞細亞藝術節的各舉辦國代表進行舞蹈環境硏討外,也集合香港「動藝舞團」、「南群舞子」、「三分顏色舞團」、「多空間」、「楊春江+歪啊示体」與「雙妹嘜舞團」等六個優秀的舞蹈團體舉辦Show-case ,讓參與會議的歐亞各國負責人一方面瞭解香港舞蹈的現況,另一方面也可將香港的舞蹈推薦至其他歐亞國家。

其他的活動還包括由藝術節委約製作的創作者(如《三帥困崤山》編導、張達明等),以演講方式,將其過程與心得與關心者分享的「藝術節講場」;探索樂團(Ensemble Explora-tions)的午間演奏會;還有直接與創作者面對面討論演出作品的「演後藝人談」等。加上展覽、會議與工作坊,總計二十六個場次的活動在藝術節的一個月內,隨著演出陸續展開。

雖然加料節目對一般觀衆只能說是主餐後的甜點,對象是專業小衆中的小衆,參與的人數更是少之又少,但是這些雖然看似不起眼的小型活動,其實卻是藝術節在文化上累積的精髓所在,因爲誰知道香港下一個進軍世界的團體是不是從這樣的活動中嶄露頭角、獲得機會?又有誰知道下一個影響世界的大師,是不是就在這樣小小的講座中開拓視野、獲得啓發呢?

 

(本刊編輯 劉守曜)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