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舞台設計大師妹尾河童(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提供)
藝號人物 People 日本舞台設計大師

妹尾河童 玩心不減的劇場老頑童

以「窺看系列」與「大不同系列」圖文集風靡台灣書迷的妹尾河童,是日本赫赫有名的舞台設計大師,六月底在香港演出的《蜷川馬克白》舞台就是他的傑作。八十七歲高齡的他,當年誤打誤撞走進舞台設計這一行,卻發光發熱成就非凡,還以狂放行徑獲致「河童」名號,名聲之響亮,讓他乾脆改名為「妹尾河童」。充滿好奇心的他總是以新鮮的眼光看世界,玩心豐沛,宛如劇場老頑童!

以「窺看系列」與「大不同系列」圖文集風靡台灣書迷的妹尾河童,是日本赫赫有名的舞台設計大師,六月底在香港演出的《蜷川馬克白》舞台就是他的傑作。八十七歲高齡的他,當年誤打誤撞走進舞台設計這一行,卻發光發熱成就非凡,還以狂放行徑獲致「河童」名號,名聲之響亮,讓他乾脆改名為「妹尾河童」。充滿好奇心的他總是以新鮮的眼光看世界,玩心豐沛,宛如劇場老頑童!

今年六月底甫於香港文化中心上演的《蜷川馬克白》感動了許多觀眾,其中以「佛壇」為概念的舞台、變化自如的場景、舞台中央落英繽紛的櫻花樹更是讓人驚豔,這齣戲的舞台設計者便是日本當代的設計名家——妹尾河童。趁著妹尾先生抵港觀賞首演之際,本刊特地前往採訪這位身兼舞台設計、平面設計、散文家與小說家於一身的老頑童,當日適逢妹尾河童八十七歲大壽,他心情愉悅地述說了許多前塵往事。

幻化為河童的男子,以好奇心窺看全世界

提到妹尾河童,相信許多人對他的認識來自那十本圖文並茂的「窺看系列」與「大不同系列」圖文集,也有人會想起前幾年上映的《少年H》,電影原著小說是妹尾河童童年歷經戰爭的經驗,他以孩子的視角出發,將自己的體悟透過文字傳達給年輕世代,從一九九七年出版至今,累計銷售量已經超過三百四十萬冊。

他曾多次因「窺看系列」擔任行腳節目的採訪員、走訪廿幾個國家;在日本舉行為期兩週的「廁所大不同」展覽,也吸引了兩萬六千人以上的參觀人次;他服務於富士電視台的廿二年間,也因長壽音樂節目「シオノギ・ミュージック フェア」(Shionogi Music Fair)的布景設計得到伊藤熹朔獎的電視布景設計獎;再加上他從年輕時便為歌劇、芭蕾舞劇、舞台劇等設計舞台,不但經常成為話題,也得到極高的評價,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妹尾河童生於一九三一年日本神戶市,從小就是個好奇心旺盛的小孩,以他無窮的精力做了各種讓大人頭疼的事蹟。他認為,遺傳自雙親的人格特質與神戶的風土民情,造就了其「好奇心強烈」與「冒冒失失」兩種強烈性格。出生後雙親為他起的名字為「肇」,有初始之意,但為何如此正經的名字會變成民間妖怪河童呢?這背後有個頗具戲劇性的故事。

當時廿歲左右的妹尾河童在大阪朝日會館裡的劇場工作,負責演出海報與節目冊的設計,當時其言行就經常被人說是怪胎。某日《航空朝日》的編輯來大阪,一行人便到附近的酒吧喝酒,當天店家堆出的下酒菜之一為醃漬菊花,妹尾河童看了便說:「既然菊花可以吃,那這邊的花、那邊的花,總共有五種花,也都可以吃囉。」周圍的人回說:「絕對不能吃」。偏偏就是無法忍受他人說「絕對不行」這句話的妹尾河童,硬是憑著一股氣勢把現場舉目可見的花種,如百合、玫瑰等一一摘採、全吃下肚,結果一個小時後便腹痛如絞。這時《航空朝日》的編輯站起來說:「你這傢伙不是人,還不快現出原形!你是河童吧!」這件事情隔天便傳遍朝日新聞社,從此大家都叫他「河童」,不再用本名「肇」來稱呼他。

臨危受命的神救援,終成一代大師

會步上舞台設計這條路也是預期之外,妹尾河童在廿一歲時遇到了改變他生命的大人物——日本歌劇界的先驅、藤原歌劇團的創始者藤原義江。來到大阪朝日會館演出的藤原義江,因為喜歡妹尾河童為該次公演《波希米亞人》所畫的海報,便邀他前往東京發展,還供他膳宿。

三年後的某天,藤原突然要求河童幫忙設計歌劇《托斯卡》的舞台,原因是藤原積欠過多設計款,致使長期合作對象負氣離去,情急之下,想起寄住在家裡的年輕平面設計師,便要妹尾河童臨時代打。在演出前兩星期設計舞台,臨危受命的河童無法拒絕大人物的要求,又念及藤原一家人讓自己白吃白住的恩情,於是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地畫出設計稿,總算趕上首演。意外的是初次擔任舞台設計便獲致成功,不但報紙廣播一片好評,甚至連當時最嚴格的知名音樂評論家山根銀二都在報紙上大力誇讚。有趣的是,由於當時藤原義江根本不記得妹尾河童的本名,印製海報時,遂以「舞台設計.妹尾河童」之名印製,從此再也沒有人記得他的本名為「妹尾肇」了。

由於擁有廣為人知的「妹尾河童」(Senoh Kappa)與為人所遺忘的「妹尾肇」(Senoh Hazime)兩個名字在生活產生許多不便,因此當他一九七○年獲選文化廳新進藝術家在外研修員資格,前往歐洲進修之前,妹尾河童便去家事法庭申請改名,由於他所提出解釋聲明用的改名申請書寫得鉅細靡遺、頭頭是道,終於如願成功改名。妹尾表示,在歐洲時當有人問起“KAPPA”是什麼意思,他總是這樣說明:「在水中游泳的精靈帕克」,如此一來,歐洲人便心領神會,不須多言了。

雖然踏入劇場界完全是無心插柳,但妹尾河童從此便展現他在舞台設計方面過人的才華,設計過許多知名作品的舞台,譬如歌劇《領事》、《弄臣》、《炭燒姬》、《人買太郎兵衛》、《魔彈射手》,芭蕾舞劇《唐吉訶德》、《胡桃鉗》,音樂劇《火鳥》、《傑克》,舞台劇《雪國》、《慾望街車》、《你聽過麗麗瑪蓮嗎?》等,演出類型橫跨各領域,創作力相當驚人,尤其他擅於變換場景的功力,更被人稱為「換景專家河童」,更因此榮獲「伊庭歌劇獎」、紀伊國屋演劇獎個人獎、三得利音樂獎特別獎、藝術季優秀獎等眾多獎項。

在整體演出裡,沒有人是局外人

妹尾河童提到,在製作舞台布景時雖然不能浪費多餘的錢,但所須的必要經費他也不會讓步。談及這次在香港演出的《蜷川馬克白》舞台,他表示,每次設計舞台並不是為單一劇場而設計,而是將重演的可能性一起考慮進來,設計成能在各個不同劇場上演的舞台,並且表現出最大的效果。因此當蜷川幸雄導演提出「佛壇」的想法時,他便設計出沒有任何宗教派別,但每個人都會覺得是自己家中佛壇應有樣子的舞台,並且適用於不同的劇場。《蜷川馬克白》的首演時間是一九八○年,歷經卅七年的光陰,當時的舞台設計依然堪用,同樣亦能在各式各樣的海外劇場公演,妹尾河童的設計功力由此可見一斑。

長年的舞台設計生涯,妹尾河童曾跟許多優秀的導演合作過,台灣觀眾熟知的便有蜷川幸雄、佐藤信、流山兒祥、栗山民也等。每一次合作他都需要跟導演詳細討論、了解彼此的想法,設計出不同的舞台。但如果遇上導演理念無法讓他信服的時候,他也會直言不諱地指出:「這地方有點怪吧!」《蜷川馬克白》中有一景是麥道夫到英格蘭去找王子馬爾康,隨後羅斯前來傳達信息。原本蜷川幸雄將三人的談話處理成「幕前戲」,但妹尾河童建議讓三人站在神像面前演戲,讓神像的目光看著這三位武將,使這場戲變得更有戲劇張力。這幾座用保麗龍雕刻出來的神像栩栩如生,在歐洲演出時還被觀眾誤以為是真品。

對於想從事舞台設計的年輕人,妹尾河童希望他們能先閱讀《窺看舞台》這本書,當初他撰寫這本書目的,就是希望能讓大家了解:舞台表演是必須集結眾人之力,才得以完成的一項獨特工作。舞台設計是很辛苦的,但他的工作卻不是為了成就自己,每個人都是為了整體演出而做。演出能夠成立是因為有許多人牽涉其中,譬如管理服裝的人、甚至專門管理假髮的人,各部門的人都只專注自己的專業,做服裝的人可能不清楚燈光的事,卻也正因為眾人齊聚一堂、各司其職,一個作品才能完成。了解這一點之後,才有可能做好舞台設計,這也是他想透過《窺看舞台》這本書傳達給下一個世代的訊息。

本次採訪有緣到後台一探,只見後台擺了一幅蜷川幸雄導演的照片,供上清水與鮮花,不禁讓人深感「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也深深感受到劇組對已故導演的思念。採訪結束後陪伴妹尾河童先生參加開幕酒會,沒想到現場還沒有任何貴賓到來,覺得無聊的河童先生看著排排站的服務生,突然心生一念,請其中一位將裝了三只香檳杯的托盤讓給他,自己扮起服務生迎接貴賓到來,讓前來參加的貴賓各個驚喜不已,現場氣氛為之熱鬧起來。已屆八十七高齡的河童先生玩心依舊不減當年,我彷彿看到將花朵摘下送進口裡咀嚼的河童先生,露出頑皮的表情得意地對我微笑。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1930年生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在自由開放的風氣下長大。

◎ 19歲時在繪畫的啟蒙恩師小磯良平介紹之下進入大阪的朝日會館劇場,負責設計劇場的公演海報、節目冊與文宣品。21歲時與藤原義江相遇,並在其邀請下前往東京發展。

◎ 1954年以歌劇《托斯卡》舞台設計的身分正式出道。1956年因歌劇《領事》與《吟唱詩人》75秒換景完成的功力得到「伊庭歌劇獎」特別獎。

◎ 1977年得到紀伊國屋演劇獎個人獎;1980年得到三得利音樂獎特別獎; 1997年以半自傳小說《少年H》得到每日出版文化獎特別獎。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