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韻雅
-
專輯(二)
傷口蛻變智慧
舞蹈以身體為工具,像許多運動及工作一樣,意外的傷害免不了會發生,而且是十分直接地衝擊到舞者的身體和心靈。傷害與恐懼極可能會跟隨舞者一輩子,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與之和平相處。
-
專輯(二)
摸、刺、接、壓、泡
台灣的民間療法五花八門,多屬於溫和慢性的方式,例如:按摩、推拿、針灸,部分治療法也被納入正式醫療體系中,療程因醫師而異,也因患者的體質而異。
-
台前幕後
在鏡框與台框間遊走
三十舞蹈劇場一直在各型實驗劇場開發創作展演,此次躍上鏡框式大舞台不只是一個新階段性的嘗試。如何提昇製作能力和嚴謹度,使創作有更高的完成度;如何吸納更多元的觀衆群,延伸在實驗劇場裡與觀衆的互動關係,都是三十即將面臨挑戰。
-
現象視察
獨立藝術工作者的天堂樂園
紐約充滿著蓬勃活潑的年輕活力,開放實驗、包容多元文化的藝術環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工作者來此創造和展現。尤其表演藝術和這個都市的脈動緊密結合,從百老匯、外百老匯、外外百老匯到小劇場、街頭表演藝術,這裡有娛樂商業性的節目,也有後現代實驗性的表演,整體環境增長了表演者和觀衆人口。紐約下城的跨國跨界社群和個人自由風格,更是藝術家實驗創作的天堂,在這裡可能走兩三步路、擦肩而過的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立藝術工作者。這些遊走的個體戶以最精簡的方式獨立發表製作,而也只有在紐約,幾乎任何一個製作都不怕沒有觀衆。因應這樣的市場需求而有非營利藝術服務機構成立,例如The Field,提供獨立藝術工作者製作資源與創作成長,同時許多劇場也策劃聯合發表的專案,整體環境對於藝術創作普遍抱持著鼓勵的態度,然而也因爲這大群流動的獨立藝術工作者,帶動紐約都市鮮活的創造魅力,形成了一種開放而延展的循環。因應獨立藝術創作的市場需求,非營利性的藝術服務機構相對成立,The Field便是其中一個老字號組織。 十五年前一群表演藝術工作者每週定期聚會,呈現創作過程中的作品,再彼此給予意見回應,就這樣開始了這個藝術成長團體。The Field是非營利組織,資金來自政府文化單位、私人企業、劇場相關事業組織、藝術家捐款等,主旨爲提供獨立表演藝術工作者創作學習和行政能力的訓練,藝術家由此得到協助申請獎助資源、發表創作、巡迴國內外演出等。目前北美的十一個城市亞特蘭大、芝加哥、達拉斯、休士頓、邁阿密、費城、西雅圖、鹽湖城、舊金山、多倫多、華盛頓特區,以及日本東京都有在地的藝術家合作主持相關的計畫。由於服務的對象為大量的基層藝術工作者,多年來在紐約市以及美國其他都市培育及鼓勵了許多藝術新鮮人成長,因為這股源頭活水,更帶動藝術環境的活絡生命力。 簡介經營理念與特色 一、服務新興藝術家:服務對象爲廣泛的獨立表演藝術工作者,主要客群以紐約市爲主的新興藝術家,以及已建立初步職業規模的藝術家。二、資源整合與流通:The Field的資金規模不大,在經營方向上以資源整合及流通爲主。由於本身沒有自己的劇場,所有課程展演活動便與各個場地採合作方式,一方面與各劇場建立連結,二方面促進生態的流動,累積各個計畫的執行經驗和調查成果,便成了實用的出版品或資料庫
-
藝鄉人
林坤暘的朝聖之舞《被榨乾的土地》
《被榨乾的土地》與安娜.索可洛、瑪莉.安東尼兩位舞蹈前輩的作品同台上演並列,備受矚目。
-
藝鄉人
永遠自我挑戰的林坤暘
林坤暘的坦率與直接令人印象深刻,略顯纖瘦的個子,卻有著堅實的肌肉。他總是積極地鞭策自己不斷嘗試新的挑戰,從不停滯在某個舞蹈生命階段。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國立藝術學院「藝術專題講座」 國立藝術學院在每年的寒暑假均會舉辦各式不同類型的藝術推廣活動,今年也不例外;將在二月起推出「藝術專題講座」,分別針對「台灣當代藝術創作」、「類型電影」、「音樂美學」、「水墨鑑賞」等主題進行深入淺出的介紹與探討,希望能對於已經在社會工作的人士,或準備投入藝術工作行列者,提供一個修習的機會。 「藝術專題講座」師資包括了馬水龍、林惺嶽、鍾明德、古名伸、黃建業、王美珠、林章湖等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的老師。課程分別安排在週一至週四的晚上,每班共十二講,每講三節課,期望能讓參與者由淺入深地領略藝術的深意。 詳情請洽:國立藝術學院校務研究發展中心(02)2893-8888 (編輯室) 〔北京〕 交響音樂《沙家邦》北京復排演出 一九六〇年代由中國中央樂團根據現代革命京劇《沙家邦》改編創作的交響音樂作品《沙家邦》,當時與京劇《紅燈記》、《沙家邦》、《海港》、《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及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同列為八大樣板戲,在樣板戲中可說是一支獨秀,也說明戲曲改革之途,係由音樂項目始之。音樂版的《沙家邦》還被拍成彩色電影藝術片廣為流行,但自一九七六年後便在北京銷聲匿跡。此次適逢新世紀始,中國交響樂團復排,將在北京演出兩場,演出形式並非照搬文革時期的原樣進行,而是採用了兩種形式,其一是以京劇演員演唱,另一種是以聲樂演員演唱,以因應不同欣賞品味的觀衆人口。 (李翠芝) 〔美國〕 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二〇〇一春季藝術節展演」 布魯克林音樂學院(Brooklyn Academy of Music簡稱BAM)兩千年的下一波藝術節才剛落幕,二〇〇一年春季藝術節邀集了世界各地的知名團體,將推出戲劇、歌劇和舞蹈系列精采節目,從一月上
-
台前幕後
似曾相識的舞蹈故鄕
日出,日落,趕路要回到舞蹈的故鄉,鄉愁一路由一九五三年緊跟到二〇〇〇年,像穿落雪白衣少女在四〇年代淡淡浮出,趕路,經過乾井、流沙、烈火,來到她自己和大家起造的厝。 ──蕭渥廷
-
台前幕後
在穿梭的光影中尋找「時間」
《光臨時間廊》探討人們對時間的概念和意識,是三十舞蹈劇場創立兩年後推出的新作品。這次在黑盒子專業劇場中的嘗試,似乎又標示著三十另一個起跑點的開端。
-
九二一文化震撼系列報導
敎育藝術.藝術敎育
有專業的表演訓練與經驗,並不一定有能力應對災區的心理問題。多數參與的團隊並沒有心理專業學習背景,一旦面對災區殘破的景象和災民的心靈創傷,恐怕無法適應甚至引發自我身心的衝擊。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心落何方?
走上西方舞台的台灣舞蹈家,每個人都希望回頭找尋自己的主體性,所謂「東方」的主題創作已漸趨爲主流題材;但是登上西方主導的國際性藝術節的「鍍金」結果,反而是被「後殖民」?台灣的舞蹈創作這股趨勢在未來的發展性如何?台灣舞蹈本身是否已具備了主體性?
-
遊藝場 ART SPECE
地下嬉戲 誠品藝文空間
誠品書店裡一個一百五十坪多面向實驗性的彈性空間,將自今年起每年的九月,提供各種不同的表演藝術主題展演。
-
紐約
展現年輕編舞者的「不滅意力」
兪秀靑與葉景雯,兩位來自台灣的年輕舞者,在紐約聯合發表了一場難得的舞展。透過五支作品,她們呈現了年輕一代對社會及人際關係的種種看法。
-
台前幕後
澳洲現代舞蹈史的縮影
二十五年前,澳洲國家現代舞團(Australian Dance Theatre,簡稱ADT)由伊麗莎白.陶曼(Elizabeth Cameron Dalman)率團來台演出,進行了中澳現代舞的第一次交流。二十五年後,這位澳洲現代舞的開拓先鋒,以六十二歲高齡,再度登上台灣的表演舞台。帶來的舞碼,則是結合澳洲四代編舞家的作品。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是一輩子的興趣──陳國慈
從小,她就很淸楚自己的下一步要如何跨去。 陳國慈的成長背景有不同的地區文化組合,父親是緬甸華僑,母親是新加坡華僑,而她則因爲父親被派任駐香港領事,在香港出生,接受敎育直到高中畢業,前往英國攻讀法律。爾後旅居美國、新加坡等地,最後終於在台灣落腳。對她而言,香港匯集了種種鄕情,台灣則是事業與家庭生活的起點。 在幼小心靈裡,陳國慈的父母對子女的管敎甚爲嚴格,那時候家裡的小孩要滿十歲才能與長輩同桌共餐,「上大桌」的這一天對小孩而言是令人期待、興奮而且愼重的大事。上了桌還有得留意的:父親未到不能開飯,每盤菜都得由父親「啓用」後,其他人才能取菜。陳家父母對小孩們一視同仁,強調公平和紀律,這大概就是她日後專業律師性格的萌芽吧。 然而,「律師」並不是這小女孩的第一志願,更精準的答案其實是「音樂家」。陳國慈從小就習琴,陸續通過八級鋼琴檢定考試,十六歲時取得鋼琴敎學執照,已經是一位小老師了。這時候已屆高中畢業,她認眞地剖析自己在演奏方面的能力極限,捨去獨奏家的音樂生涯,而選擇聲樂或器樂的鋼琴伴奏爲進修方向,隨即順利申請到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就讀。就在歡喜之際,父親卻極力反對,他所認知的鋼琴家除了在舞台上抛頭露臉,就是窩在家裡敎學,是個「沒有前途」的行業;同時陳國慈也爲競爭激烈的香港大學所錄取,當然父親說什麼也不讓寶貝女兒去英國唸音樂。這時候陳國慈發現大事不妙,原來她心裡更強烈的欲望是「出國」,窮極應變之下,她快速申請到英國法學院攻讀法學的機會,說服父親,就此踏上法律這條遙遙路途。還記得搭機到倫敦兄姊的住處時,一進門,一架全新的鋼琴隨即映入眼簾,這是父親特別叮嚀兄姊爲她租借的,想來是要彌補小女兒不能進修音樂的遺憾吧。那一幕陳國慈久久不能忘情。 從二十歲擔任律師,二十八年來未曾輟斷;今年接下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的重擔,算是多年律師生涯的第一次改行,或許說是工作的對象、環境改變,投入這個不算陌生的藝文界,她希望秉持一貫的專業與正義,成爲藝文朋友的最佳護「法」使者。 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特質,陳國慈將兩種生活態度做了非常淸楚的分野。在工作上,她堅持專業與紀律;在私下生活,她率性、直覺且感性。對於父親,她一直心存感激,十六歲時父親的堅持,使得她多年來在法律的領域中,找到和自己個性相契合的理性和邏輯性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不嫌大,不嫌小,只怕不適「中」 展演空間的開發與規劃
這一兩年在擁擠的台北都會中,竄出了許多新的表演場地,有些是將政府公共空間開放利用,或是企業界的附屬劇場,表演團體的排練場地也兼做正式展演,還有自成一格的「pub劇場」。這麼多新興的五花八門場地,對於長期困擾表演團體的「展演空間不足」問題,是否開啓了新的契機?新型態劇場與演員、觀衆之間又建構了何種對話邏輯? 官方空間大解嚴 陳水扁上任市長一年多來,不斷推動市民主義,他帶領的一批年輕幕僚群,以十足的創意改造台北城市空間。最顯眼的一次「空間解嚴」,就是去年十月二十五日數萬市民湧進總統府前廣場,以雷射飆舞晚會來慶祝「終戰五十周年」。雖然這次活動引發的回響褒貶不一,有人批評此爲花俏的噱頭,失去活動本意;不過在晚會尾聲時,陳市長接受在場民衆英雄式的歡呼,新市府似乎已贏得大多數參與市民的歡心。 緊接著,已有一甲子歷史的市長官邸將改造爲市民藝文休閒場所的藍圖出爐,由文化界、表演團體、建築專業人士共同策劃,八百坪的深宅大院,未來將設置庭園咖啡屋、書店、花店和藝文劇場,開放民間經營。這棟曾經居住過當今台灣政權核心人物的歷史建築,即將在水泥圍牆拆除後,呈現一個透明、開放的市民空間。 新市府的「公共空間解嚴」計畫將持續進行,士林官邸、陽明山蔣公行館已經在下一波規劃中了。 表演藝術進駐台北舊城 今年初由淡水社區工作室、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以及古風史蹟協會,共同發起爲期六天的「台北舊城工作營」,從歷史記憶、公共空間、多族群文化三個觀點,建議讓「北門」成爲街道端景,將中山堂、西門町、總統府前廣場、新公園、衡陽路規劃爲戶外表演空間,邀集表演團體進駐。 這些提議在農曆春節期間即得到初步行動。先是「年貨大街」迪化街的傳統商圈活動,北市府交通局在年節前二個星期開辦年貨專車路線,配合施行交通管制,專車上還發送迪化街導覽地圖及環保購物袋。並由文建會與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迪化街商圈聯誼會等民間團體共同企劃「永樂廣場民俗活動」,進行各種表演及影像呈現。另外,導航基金會針對靑少年舉辦「佔領西門町」活動,以各式街頭舞蹈、另類音樂表演及服裝秀提供靑少年展演機會;台北市都發局也已著手改造西門町計畫,未來規劃完成的街道、廣場將公平分配給靑少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透明開放的公共空間 公家與企業附屬劇場導覽
新市府所帶動的新作風,公共空間相繼解嚴,民間企業也興起劇場流行風,推動表演藝術的發展。在官方與民間相交流,新場地與新團體相激盪下,多元的表演型態將是指日可待。
-
雜誌文章索引
《表演藝術》雜誌第二十七至三十八期
作者/文章標題 頁次 期數 【國外作者】 吉尤拉馬諾/奇布茲現代舞團和以色列舞場景 22 第三六期 雪爾維亞/「喜」上眉稍──美術設計葉錦添小酒館其他 70 第三十期 【三劃】 于 堅/戲劇作爲動詞與艾滋有關(上) 81 第三四期 于 堅/戲劇作爲動詞,與艾滋有關(下) 84 第三五期 于善祿/一齣令人坐立難安的戲──評《榨汁機》 76 第二七期 于善祿/一九九四「國家劇院實驗劇場劇展」 91 第二九期 于善祿/評《一夫二主》的空間性格 72 第三二期 【四劃】 牛川海/忠於傳說背離原劇的《孽緣報》 73 第二七期 牛川海/西部京劇《西夏王》 74 第三十期 王世昌&邱馨慧/《表演藝術》第十二至二十六期索引 101 第二七期 王正平/再創胡琴新生第一人──劉天華百年冥誕 36 第三一期 王 玉/還有沈瀲更深的「環」──評《海山傳說環》 74 第二七期 王 玉/奧瑞斯提亞已遠──看《奧瑞斯提亞》三部曲 94 第三三期 王立德/德國歌劇傳承者──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 22 第二八期 王立德/辛諾波里與德勒斯登 23 第二八期 王安祈/曲/戲迴旋路──文化變遷中台灣的京劇發展 5 第二七期 王安祈/競賽戲和我的因緣 44 第三六期 王安祈/側記劉玉麟 59 第三七期 王亞玲/走向劇場、走向群衆的舞蹈 5 第二八期 王建成/《寒》月照野台和內台 59 第三四期 王玲琇/東西藝術的新絲路──法國勒維伊藝術節總監訪華側記 68 第二九期 王海波/娃兒唱大戲──中國少年京劇藝術團登台 23 第三五期 王雲幼/開啓另一種身體動能──紀念朶瑞絲 韓瑞福百年冥誕 85 第三六期 王雲幼/舞在世界婦女大會 88 第三八期 王瑞裕/新新國樂的老老問題 92 第三十期 王 瑋/誰在那
-
台灣行脚
台灣演藝「中」心
對於台中,我們有幾分熟悉;自強號列車小姐穿梭於各車廂,兜售烙有紅色印記的太陽餅。對於台中,我們有幾分陌生;望著艷陽高照著一幢幢聳立的新式高樓,才驚覺手中那一個小小太陽餅的滋味,似乎也有了些微的不同。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驪歌聲起,何處是表演舞台?
又是鳳凰花開時節,《表演藝術》雜誌特別針對大專院校音樂、舞蹈、戲(影)劇科系的應屆畢業生,設計一份問卷,調査這些莘莘學子在學習吿一段落,走出校門之際,心中對前程的信心程度,以及他們對就業市場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