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種節奏樂器,都是可以自由發揮的材料。(林韶安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科技+ 藝術共融方程式╱經驗分享

大腦忘記的,讓音樂重新喚起

「NSO樂齡照護音樂工作坊」側記

除了透過各種科技工具促進文化藝術的平權參與,讓藝術與大眾更為親近,藝術家又可如何藉由藝術,進行社會參與呢?由國家交響樂團於七月份辦理的「當我們同在一起Here, We Reconnect—樂齡照護音樂工作坊」,即是讓參與者學習如何透過音樂,參與長者的照護,藉由英國曼徹斯室內樂團的經驗分享,將相關方法引入台灣。

除了透過各種科技工具促進文化藝術的平權參與,讓藝術與大眾更為親近,藝術家又可如何藉由藝術,進行社會參與呢?由國家交響樂團於七月份辦理的「當我們同在一起Here, We Reconnect—樂齡照護音樂工作坊」,即是讓參與者學習如何透過音樂,參與長者的照護,藉由英國曼徹斯室內樂團的經驗分享,將相關方法引入台灣。

「即使有一天你的記憶消失忘了我,我還是會這樣牽著你的手慢慢走。」日本電影《明日的記憶》中,罹患失智症的主角漸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也認不得結縭多年的太太。變老是一件不需要特別努力就會發生的事,老後安排則是每個人非得深省的問題。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早已不是新聞,長照相關議題更是屢屢在媒體上發酵。藝術與文化如何面對這樣的社會改變,又能做出什麼?國家交響樂團於七月份辦理的「當我們同在一起Here, We Reconnect—樂齡照護音樂工作坊」,正是解答之一。音樂不需要語言,需要的是直覺,即使大腦已經漸漸退化,對於音樂的感受能力仍然存在,是每個人都擁有的禮物。

參訪結緣,將音樂輔療計畫帶進台灣

談及這次工作坊及公開論壇的緣起,始於英國文化協會的交流計畫,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郭玟岑前往英國曼徹斯特進行參訪,與在音樂輔療耕耘廿多年的曼徹斯特室內樂團(Manchester Camerata)接觸,了解樂團進行的工作,以及該團在日本進行的交流計畫後,著手籌劃將針對失智症患者進行輔療的計畫帶進台灣。

籌備期間,國家交響樂團豎琴首席解瑄更前往英國,參觀照護機構、種子工作坊與提供相關服務的樂團和音樂家,各面向地將第一手參與觀察的經驗及帶領的技巧帶回台灣。解瑄在樂團安排下,也與曼徹斯特當地市政府的官員會面,了解計畫執行的各個層面。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最有效率的方式是政府提供平台,讓所有人連結起來。例如聚集音樂和表演藝術團體、選擇「樁腳」散布活動訊息,深入各個社區,帶回受照護者的真正需要,回饋給公部門知道。「樁腳」的功能不僅是回報者,對於選擇在家照護的年長者而言,了解社區狀況的樁腳可以協助將他們拉出來,避免他們因居家而隔絕於外。曼徹斯特室內樂團社區計畫總監Lucy Geddes表示,公部門的相關單位,如英格蘭藝術理事會、大曼徹斯特區政府不僅在財務上支持相關計畫,同時也發展出具體的行動策略,也鼓勵團體之間的連結。以曼徹斯特室內樂團為例,每隔六週便會與當地的其他藝術團體開會,討論藝術與高齡的相關工作,為募款、倡議、合辦活動等工作集思廣益。

不只是失智症長者,音樂工作坊也可以為智能障礙或是特殊兒童減緩症狀。而改變是雙向的:工作坊和社區計畫,讓音樂家走出表演廳;有別於聚光燈打下來,從台上看不清楚觀眾的演奏氛圍,音樂家走進學校、照護中心,每週即興演奏的方式與觀眾接近,改善人們的生活。

透過即興,讓參與更自在

七月十一日工作坊這日,踏入排練室,樂團椅在中央圍成一圈,參加工作坊的成員們都有樂器演奏或藝術相關經驗,包括專業音樂家如國家交響樂團的李宜錦及解瑄兩位首席、已在照護機構內進行音樂相關活動的老師,和有著職能治療專業的年輕學員。曼徹斯特室內樂團講師——樂團社區計畫總監Lucy Geddes,以及長笛首席Amina Cunningham先以輕快的歌曲破冰,認識大家,接著邀請大家從圓圈中央挑選樂器一起即興合奏。即使沒有樂譜,樂聲也十分和諧。

「為什麼是即興,而非看譜演奏?」音樂家解瑄從英國參訪的經驗中了解,看譜演奏容易使現場成為一個音樂會,主要活動成了「演奏」與「觀賞」。即興演奏,則讓現場的參與者都有機會加入,融入其中。這對於受西方古典音樂訓練的音樂家來說,不見得是人人都有的技能。同時,解瑄也觀察到,即使是專業音樂家,在帶領工作坊時,也不會只用自己最擅長的樂器,人聲、電子琴與鋼琴,或是各種節奏樂器,都是可以自由發揮的材料,廣泛地涉獵各種樂器特色,會讓主持工作坊更得心應手。

和諧的樂音來自彼此的協調,而如果是失智症的人聽了,會有同樣的感覺嗎?兩位講師解釋,合奏一如其他方式的溝通,未受過訓練的失智症患者,會需要更久的時間來消化吸收,而若病情惡化,帶領操作的音樂活動必須更基本。即使基本如敲擊樂器、拍手跺腳,都是溝通方式的一種。帶領的音樂家也不見得需要用大家都熟悉的歌,以免讓參與者產生會一直聽到認識的歌的期待。而即興的好處也就在此,這樣可以避免因為某些人不喜歡特定的歌而無法融入。

講師也解釋與失智症患者相處上的常見狀況,幫助學員理解實務操作:例如患者可能在過程中生氣、大聲敲打樂器,可能是需要透過這個方式來發洩怒氣。在即興合奏中,受過音樂的演奏者會留意其他人的眼神跟動作,但失智症患者可能自顧自地在聲音中徜徉,整體演奏聽起來不見得和諧。同時,失去秩序感也可能是失智症的症狀之一,帶領者可以讓他們自己選擇樂器,協助他們專注。

雖說是工作坊的「帶領者」,但音樂家和藝術家不見得總是扮演「領導者」的角色,更多時候是回應房間中所發生的事情。在即興演奏中永遠留意如何能讓別人參與演奏。講師也提醒:「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最重要的,之後才是產生音樂。」換言之,在即興演奏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參與,而非演奏好音樂。

實際互動,透過操作樂器喚起身體記憶

上午在國家音樂廳排練室的工作坊結束後,下午學員們前往位於萬華的台北市私立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聖若瑟中心是國內第一家專責型失智症照顧中心,提供長者住宿或日間照顧等不同類型的服務。進門時,所有的訪客皆需量體溫、消毒手部,顯示對疾病管制的嚴謹。工作坊開始時,長者們在照護者及講師的帶領下走進教室裡,看見西方面孔的兩位講師,有的長者略顯訝異,有的則是開心地直說她們漂亮可愛。講師們一一與他們握手寒暄聊天,引導長者們圍著圈圈坐下,選擇樂器,並在照護者及講師的引導下玩樂器、互動。

一位長者拿起搖鈴,唱起〈丟丟銅仔〉,同時在教室裡繞起圈子,還念念有詞地說著自己的故事,猜想是樂器讓他想起了熟悉的歌曲;旁觀的另一位長者則不斷笑他「哪滴做師公咧」(台語,作法事)。在各種樂器叮叮噹噹的聲音中,或許有長者想起了更多,藉由操作樂器,身體喚起某些回憶,或許跟某一段人生、或是過去的工作有關。

正在想這樣的活動會如何結束呢,講師走回電子琴旁,唱起道別歌,提示「說再見的時間到了,謝謝你們的音樂」。收拾好樂器,長者們在照護員的引導下離開教室,講師邀請學員討論對於音樂工作坊的觀察與心得。對帶領者而言,現場的狀況不見得一如預期,必須視長者的個別狀況調整,有的參加者需要更密切的互動。有的儘管內心是高興的,但表情十分嚴肅。貼身照顧長者的照護者,則是過程中的好夥伴,協助了解不同個案的情形。

對於一般人來說,在音樂工作坊中回應帶領者的指示是很容易的,失智症患者卻可能需要每週一次、長達十五週的時間來熟悉,進而回應。如何將這些現場經驗轉換為證據支持的科學研究?究竟音樂與大腦之間的聯結反應是什麼?深感長期追蹤研究的必要性,曼徹斯特室內樂團、曼徹斯特大學及英國的經濟與社會研究委員會(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ESRC)共同支持Robyn Dowlen的博士研究,以三年的時間觀察研究,探索創意與藝術對失智症患者生活的改變。

音樂照護,需要更長遠的規劃經營

若說「養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讓一整個村子安心終老,也絕非一個孩子所能獨力達成的任務。從曼徹斯特的經驗看來,政策和補助支持、需求與人力資源整合、學術研究的分析,皆是在執行相關計畫時需要考量的面向。曼徹斯特室內樂團的音樂工作坊經驗,除了在英國扎根,也與日本的相關機構合作。回頭看,在台灣的社會脈絡下,如何能讓樂齡音樂工作坊永續經營?尤其是在機構照護之外,仍有許多失智長者仰賴親人,外傭的在宅照護。放眼長期規劃,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郭玟岑提出透過田野調查,了解實際需求,加上科技輔助,將相關經驗「模組化」的構想。為期十多天的工作坊、公開講座等活動,也預期將激盪出更多的想法。

有著藝術相伴,老後的路也許並非康莊大道,卻也可以少點崎嶇,更加優雅吧。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