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卜杜拉《相互保證》(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Yavuz Gallery)(台北當代藝術館 提供)
藝@展覽

潛行當代世界的烏鬼幻形

「烏鬼」一詞常見於民間傳說,除了十六、七世紀被指稱為東南亞區域的原住民和奴工,也作為對外來者等非我族類的代名詞,台灣也有不少以「烏鬼」為名的地點。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烏鬼」,即藉由台灣與東南亞的鬼魅傳說,探討傳說背後的歷史、種族、殖民與殺戮議題。

「烏鬼」一詞常見於民間傳說,除了十六、七世紀被指稱為東南亞區域的原住民和奴工,也作為對外來者等非我族類的代名詞,台灣也有不少以「烏鬼」為名的地點。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烏鬼」,即藉由台灣與東南亞的鬼魅傳說,探討傳說背後的歷史、種族、殖民與殺戮議題。

烏鬼

即日起~4/14  台北當代藝術館

INFO  02-25523721

在泰國的阿克拉蘇、柬埔寨的阿普、菲律賓的馬納南加爾等地,有著相似的鬼怪傳說:一個能將器官從軀體分離的幽靈,雖然傳說的內容略異,其共同的特徵是幽靈有一顆自由浮動的頭,且會留下自己的痕跡。「烏鬼」展出以此傳說創作的作品,藉此說明東南亞部分區域具有相似的文化特徵,在漂浮的幽靈頭部下方,投影柬埔寨一對男性戀人的三段故事:他們在金邊的鑽石島相遇、在同志酒吧相識和在日資的購物中心約會,勾勒當地經濟結構劇變的現況。

從鬼魅傳說談對異己的恐懼

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烏鬼」,藉由台灣與東南亞的鬼魅傳說,探討傳說背後的歷史、種族、殖民與殺戮議題,由新加坡的黃漢沖與台灣的黃香凝策展,十個國家、共廿二位(組)藝術家參展。

「烏鬼」一詞常見於民間傳說,除了十六、七世紀被指稱為東南亞區域的原住民和奴工,也作為對外來者等非我族類的代名詞,台灣也有不少以「烏鬼」為名的地點,如台南的烏鬼井、烏鬼渡、烏鬼埕,高雄的烏鬼埔,屏東小琉球的烏鬼洞等,這些「烏鬼」指的是三、四百年前被西班牙、荷蘭等殖民者,從東南亞帶到台灣當奴隸或傭兵的黑奴,而以「烏鬼」為名的地點,傳說是當年囚禁和埋葬黑奴、或是被拋棄黑奴的躲藏之地。

十八世紀的《台灣志略》提到:「烏鬼,番國名,紅毛奴也。其人遍體純黑,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如平地。」將異族鬼魅化或妖魔化,以掩飾內在對於非我族類的恐懼,以此延伸,便成了對外來者的身影不斷變異、幻化成魅的過程,猶如殖民的闇影,以及潛在而延續的帝國邏輯和傾向。

參展的作品中,諾爾貝托.羅爾丹(Norberto Roldan)以《卡提普南》與《民主》兩件仿宗教旗幟的掛毯裝置,重探菲律賓對抗西班牙殖民的革命歷史,旗幟上的圖徽、紋飾、字樣等均擷取傳統天主教儀式外衣的圖樣,再加入菲律賓起義的符號,「卡普提南」是十九世紀在馬尼拉成立的革命團體,《民主》則喚起在菲律賓提倡社會主義的德洛斯雷耶斯被監禁與流放的歷史。

人們對於異教徒、LGBT的恐懼,也與對烏鬼的懼怕如出一轍。第七代澳大利亞穆斯林、擁有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血統的阿卜杜拉(Abdul Abdullah),創作多關注「他者」的經歷,展出「婚禮」系列回應外界對穆斯林的刻板討論:影像背景是典型的東南亞馬來族穆斯林婚禮大廳場景,不過,一對新人的臉部卻被巴拉克拉瓦式的頭套掩蓋,而今,巴拉克拉瓦被視為恐怖主義的象徵。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